APP下载

小学科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2017-05-09金彬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黑板科学探究

金彬

问题是小学生思考的推动力,教师通过设置问题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因问题的跨度过大而让学生不知所措,还有利于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让学生的科学思维、探究能力得到培养。当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提问的艺术,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以“问”促“学”的效果。

一、问题设置随着提问顺序而灵活改变

通常情况下,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教师提问的顺序基本都是组织、激发、反应的方式,偶尔也会有其他的变化。按照组织——激发——反应的顺序,在开始阶段,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向学生提出开放性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对此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再导向下一个仅仅通过回忆或简单推论就可以给出回答的问题。这种提问方式就更讲究問题的灵活多变,当提出问题后,教师还需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大胆推测问题,对学生提出的猜想给予肯定,并且还可以举出类似的案例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再把问题逐步缩小,划分为若干个简单的小问题,让学生很容易就能解答出来,这也逐渐培养学生解决科学问题的思维,由大化小、由难变易。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根据提问的顺序而灵活变化,还需要照顾到学生的反应,若学生感觉问题较为困难,则需要及时调整提问的方式,切忌因问题的跳跃性过大而让学生无法跟上正常的教学节奏。

例如,在《光的反射》这节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简单的提问展开课前导入。教师:“同学们,我们在前面的课程中学习到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那么,你们可以看看教室外面灿烂的阳光,而为什么在黑板上看不到呢?你们能想出办法怎样将太阳光引入到黑板吗?”学生们通过一番激烈的讨论,纷纷回答,有学生说:“可以用镜子将太阳光反射到黑板上。”教师接着问:“那怎样使用镜子才能反射到黑板上呢?”学生接着回答:“站在教室外面,找个有太阳光的位置,调整镜子的方向,就可以将太阳光反射到黑板上。”教师:“那你们就去教室外面试试吧。”学生都非常积极地跑到教室外面进行试验。通过这种问题导入,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一些简单的问题组织学生思考,其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二、提问要有启发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在给学生提出问题时显得很直白,让学生觉得无所适从,有时提出的问题意义不大,很难激发学生的思维,聚集学生的注意力,也难以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地自主探究,从而影响到最终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考虑到所提出问题的价值,根据学习目标抓住教学的重难点,并且还需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让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自主探究。通过提问来增强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式,但是,教师一定要重视问题的目的性和针对性,难度也要适中,若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过于频繁,学生则会感觉到厌烦。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教师要注意问题的启发性,所设计出的问题要充满探究性和启发性,准确把握提问的时机,进而能够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引导学生积极地探究。尤其是在重难点处,教师要提问进行启发,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让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思考方法。

例如,在学习《昼夜交替现象》这节课程时,其重难点内容为昼夜更替的成因,为了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教师就可以设置问题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首先,教师可以设计游戏情境,向学生提问:“人从你左边出现,又在你右边消失,又在你左边出现,试想一下你和这个人是怎样运动才会产生这样的现象的?还想一想有没有其他的几种情况呢?”当学生们经过一番讨论后,教师就运用投影仪和地球仪来演示昼夜交替的现象,并继续提问:“根据你们在生活中看到的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想一想地球仪会按照什么方向转动呢?”接着,教师就引导学生亲手开展实验,模拟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并找到昼夜交替的成因,由教师做总结。通过这样的提问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运用实验进行模拟,也加深了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提问要开放式、多样化,突破常规,发散思维

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发散学生的科学思维,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重视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采取开放化、多样化的提问方式,也就是所提出的问题的结论与答案并不是固定的,并且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也是多种的,这样就能够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加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所以,教师首先要从自身出发,摆脱传统思维的影响,尽量避免封闭式提问,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提出开放式问题,并且引导学生大胆地调动自己的大脑,对问题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研究,还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此外,教师还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尤其是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大胆交流,培养学生勇于思考、敢于质疑、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在学习《我们周围空气》这节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按照下述提问的方式展开教学,以此来发散学生的思维:“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但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同学们有没有什么方法来证明空气是存在的呢?我们经常听到空气可以压缩,那你们回想一下,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的是压缩空气呢?在生活中,你所见到的哪些行为活动对空气质量有不良影响?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空气、保护环境呢?”教师所设计的问题都是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这让学生非常熟悉,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且问题的答案也是非常灵活的,能够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回答这些问题,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作者单位: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黑板科学探究
擦黑板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长在黑板上的诗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晓黑板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