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而常思 以思促学 且思且行

2017-05-09周明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常思反思性陶行知

周明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育应该是“教”、“学”、“做”的三者统一,但“做”又是整个教育的核心。教师只有拿“做”来“教”,学生只有拿“做”来“学”,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与“学”。反思性学习,是学生一种自主活动的体现,它是通过学生的“想学”、“坚持学”两种意愿来实现学习的跨越,因此如何通过“做”来“催发”学生的这两种意愿,指导学生学会反思性学习,让学生在检验自己的活动经历中激活智慧,重构知识,在多方面作用下,获取超出已有信息范围之外的更多其他信息。

一、于“做”中“教”,学而常思

1.借力认知冲突,唤醒反思意识。让思考尚不成熟的学生学会反思,首先要让他们形成反思意识,养成反思的习惯,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才会逐渐做到“学而常思”。意识与习惯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教师要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借力”认知冲突,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学会对自己的思维活动进行质疑、思考和审视,让他们去经历一个从自我否定到主动思考,再自我肯定的过程,并从这个过程中“唤醒”反思意识。例如: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学习商不变的规律,为了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发现商不变的规律,设计了“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归纳结论-完善结论”的活动主线,先引导学生按要求填表,并通过观察初步发现表中被除数和除数都发生了变化,但商没有变化的现象,进而引起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愿望。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逐步发现并概括出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规律,从而提出猜想;再通过举例,发现所举的例子都符合前面提出的猜想,说明猜想是正确的;接着,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发现结论中应补充说明“0除外”,并通过讨论和交流,体会这个补充说明的必要性与合理性。这样学生理解更加深刻。

2.搭建实践平台,创造反思机会。一切活动都无法脱离实践而进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以“做”为“教”与“学”的中心,对于反思性学习,教师应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提供和创造更多反思机会,让他们在自我监控与自我认识中对知识进行内化与整理。如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当计算公式被成功推导出之后,教师可以请大家回顾一下刚才的推导过程,是否可以帮老师解决两个疑惑:“一个平行四边形一定是由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拼成的吗?”“三角形面积一定等于平行四边形的一半面积吗?”用实践活动引导着学生一步步地“回头看”,每一次的反思都是为解决问题而服务,在这个过程中难点被突破,重点被掌握。

二、从“做”中“学”,以思促学

当学生尝到了反思性学习的“甜头”,明确了“为什么要反思”,那么“怎样反思”成为摆在学生面前的一个问题。陶行知教学思想认为,让学生从“做”中学,让他们亲历“做”的过程,尝试着在“做”中独立解决问题,才能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质”的提高。

1.遇到重点时学会研究。研究重点,可以帮助学生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如在异分母的分数加减法学习中,组织学生对计算方法进行探究时:为什么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不能够直接进行相加?为什么在计算前需要先通分?是让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再一次进行体验,加快对一定要通分算理的理解,更深入接触到知识的本质。

2.碰到难点时学会琢磨。一些难点知识虽然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但只要通过适当的引导,这些难点内容反而会帮助他们找准新知的“生长点”。如学习如何计算梯形面积时,推导面积公式为本节难点,所以学习时可以先让学生对“割补法”和“拼组法”进行回顾,然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多种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方法,最后将这些方法交给其他小组进行验证,对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再推导,再验证,最终得出正确答案,难点不攻自破。

3.发生错误时学会反思。苏联教育家卢那察尔斯基说过:“犯错误乃是取得进步所必须交付的学费”,可见没有错误就没有进步。在学习中,犯错误无可避免,但要引導他们对“引发错误的原因在哪里?”进行反思,探寻根源,并找到正确方法,就会帮助他们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进步。如用24根一米长的小棒围一个长方形羊圈,问有几种不同的围法?哪种围法面积最大?有的学生在一一列举之前忘了先除以2,要先求出一个长和一个宽:24÷2=12(米),找到产生错误原因之后,学生就会掌握如何在面对问题时首先考虑它的现实情况,再进行解题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必须立足于“做”,但亦不能将“做”简单理解为“只有实践”,而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教”、“学”、“做”“思”有机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可以在一个反思空间中,对自己学习过程、思维过程进行自我调整,实现知识的完整建构。

【作者单位:苏州市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澄阳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常思反思性陶行知
权重常思“浮名轻”
仲夏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破绽百出的叙述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静坐常思自己过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