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

2017-04-27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渗液压疮输液

冯 丽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急诊科,四川 成都 610041)

两种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

冯 丽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急诊科,四川 成都 610041)

目的 探究两种小儿静脉留置针不同固定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6年2月~2016年11月治疗接受留置针输液小儿患者206例,按随机原则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103例)采用常规固定方法,观察组(103例)采用改进留置针固定方法。分析两组采用不同的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对于患儿输液留置针保留时间和渗液、堵管、脱管等事件发生率及局部皮肤发生压疮情况。结果 观察组输液采用改进后留置针固定方法其留置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延长,堵管、脱管、渗液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压疮,观察组I度、Ⅱ度压疮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进后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有效延长了留置针时间,对于堵管、脱管、渗液的控制具有良好作用,降低了皮肤局部压疮的发生,减轻了痛苦,有利于患儿积极配合治疗的进行。

静脉输液;留置针;固定方法;效果

静脉留置针是目前临床输液治疗的常用工具,尤其是在儿童输液治疗中,避免了患儿多次反复静脉穿刺产生的抵触感、恐惧感,方便各种急、危重患儿的抢救用药和临床治疗用药、营养供给等[1]。但是留置针为一种侵入性操作,置管成功后,患儿由于依从性较差,易烦躁不安、哭闹常导致留置针固定不好出现针头滚动出现渗液、滑脱、堵塞或是针柄挤压皮肤造成局部皮肤缺血导致皮肤局部压疮的形成等问题,影响患儿的治疗的顺利进行,因此良好的静脉留置针固定对于保证患儿有效的静脉用药治疗十分关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科206例输液患儿,营养状况均良好,男106例,女100例,年龄为3个月~5岁,其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48例,肺部感染87例,小儿腹泻61例,病毒性脑炎10例。两组患儿的年龄、病情等临床资料等方面对于本实验研究结果无明显影响,具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置管成功后,应用3M透明敷贴揭掉衬底,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周围进行直接覆盖固定,对透明敷贴进行按压、塑形,使留置针更好的固定,使留置针、透明敷贴与皮肤充分接触,避免水汽的积聚,在透明敷贴的便签上记录时间,并将标签贴于敷料边缘,再用3M医用纸胶带微孔透气型胶布外用胶带围绕并固定留置针和贴膜,U形固定贴膜外的留置针延长管。

观察组:消毒穿刺部位,置管成功后,在留置针针柄处垫拆散无菌棉球,减轻对患儿局部皮肤的挤压。然后用3M透明敷贴对留置针进行固定,操作如上,直接在外周缠上3M自粘式弹力绷带一周,在近1周处在其中上三分之一处撕开一小口,将留置针接头处穿过撕口,以可插入两指头松紧为准,按下自粘式弹力绷带粘贴固定。

1.3 观察指标

①出现输液液体滴入不畅,推注封管液有阻力或推不动现象为堵管;穿刺针头部分或全部露出皮肤为脱管;局部皮肤出现肿胀,可伴有疼痛为渗液。②压疮程度评估标准参照美国压疮协会制定准则:局部皮肤出现红斑但完整为I度;损害累及皮肤表皮或真皮,皮肤损伤呈擦伤、水泡或是火山口状为Ⅱ度;损伤累及皮下组织,伴有较深创面损伤,但未累及筋膜组织为Ⅲ度;损伤累及肌层、骨骼、结缔组织等为Ⅳ度。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分析两组不良现象发生情况。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出现的不良现象情况 [n(%)]

2.2 分析两组出现局部压疮严重程度及发生率情况

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局部压疮,观察组患儿压疮均发生于输液接头处,对照组压疮22例发生于针柄处,11例发生在输液针接头下方。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出现压疮严重程度及发生率 [n(%)]

3 讨 论

静脉留置针的固定是静脉输液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步骤[2],传统采用直接透明敷贴,粘贴性虽然较强,但透气性较差,当局部出现渗液时,贴膜易发生自行脱落而出现脱管等现象,且患儿治疗依从性较差,出现哭闹、烦躁不安时,更易发生留置针的脱落或液体的外渗透,留置针天数明显缩短,严重影响患儿的一系列治疗。

观察组改进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后,将弹力绷带完全包裹留置针,有效防止由于患儿烦躁等对于留置针的撕扯,避免了留置针意外的拔出、移位滑动出现渗液,保持了输液管通畅,明显延长输液时间,这与研究结果相同,观察组在堵管、脱管、渗液等方面,相比对照组,发生率明显降低,且留置天数明显有延长,P<0.05。另外使得输液接头处不与皮肤直接接触,而是隔着弹力绷带棉垫,缓冲了输液器对于局部皮肤的直接挤压作用,且穿刺后的针柄也不与皮肤直接作用,综合有效避免了输液器与皮肤摩擦,有效降低局部压疮的发生,且输液贴棉垫质地柔软、透气性好,能较快散出固定部位的潮气和热量的产生,对避免压疮有一定作用。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观察组压疮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

总之,改良后的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对于患儿静脉输液治疗具有优势,在预防不良事件发生方面具有良好改进效果,提高了患儿治疗安全性,值得推广。

[1] 卢燕芳.浅谈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S2):118.

[2] 陈 琳.外周浅静脉留置针两种不同固定方法的留置效果比较[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6):74-75.

本文编辑:王雨辰

R472

B

ISSN.2095-8242.2017.02.1111.02

猜你喜欢

渗液压疮输液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腹腔引流管管口渗液应对方法的研究进展
自制式弹力绷带在重度水肿患者股静脉拔管后渗出中的应用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PICC穿刺点渗液的护理体会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防漏膏在PICC置管术渗液中的应用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