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级供电企业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2017-04-26李进红

财经界·学术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内控管理企业管理电力企业

李进红

摘要:自2008年国家正式颁布并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来,电力企业逐步开展并完善自身的内控控制建设已经成为了当前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内部控制管理活动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企业科学管理方法,加强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建设与实践,成为了当前电力企业加强管理、实现企业增收节支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本文结合电力企业内部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针对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优化这一问题展开了探索与讨论。

关键词:电力企业 内部控制 内控管理 企业管理

一、电力企业与企业内控管理建设

近年来,我国全社会的用电总量呈现出平稳发展并缓慢增长的态势。2015年,国家能源局统计显示全国社会用电量重点达到了5.5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5%。电力企业作为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提供能源供应的基础型产业,受到国家近年宏观经济形势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影响,电力企业要积极响应并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战略部署,就要加强企业自身改革与发展的方向。目前电力企业受到了国家经济政策,包括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工业转型升级和工业生产下行等原因的影响,电力企业逐步向着电能利用效率提升和电力消费结构优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转换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不断建立健全企业的现代化经营理念与管理制度,是当前电力企业向着市场经济竞争主体不断发展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益的根本任务和长远目标。内部控制管理作为电力企业现代化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优化当前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保障企业科学化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活动和企业内控环境能够起到遏制和避免电力企业经济活动中时有出现的违规招投标、违规利益输送、资金管理不到位、缺乏竞争意识、制度流于形式、考核指标不科学、款项的越权审批、违反现金使用规定的现金支付等严重危害电力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问题。因此,电力企业加强自身的内控管理建設,是规避和防范复杂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经营风险和(企业自身)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也是关系到当前电力企业经营成败和保障国家电力与有效供应的关键。

二、电力企业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有待完善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目前电力公司内部控制管理中的基础性问题在于有的电力企业仍缺少一个有效、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也存在即便制订了内控制度,但内控制度设计和运行缺乏有效性的客观情况。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性主要体现在当前有些电力企业的内控制度由于照搬照抄上级企业或者其他行业的制度而形成了自身企业内控制度不成体系、缺乏全局观念和制度治理破碎的现象。这就导致了企业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环节中基本处于架空的状态,虽然有了内控管理的形式,却缺乏必要的实施保证。这种现象导致了目前企业中内控管理受到了限制,电力企业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内部人控制”的管理情况,企业管理者权利集中导致的滥用职权现象依旧存在,从而造成了(你)内控管理失效的现象。

(二)内部控制管理的执行难以得到落实

根据目前的电力企业内控管理与控制的内容,企业内部控制活动主要包括经济活动授权批准、财务信息的独立验证、内控效果的绩效考核、内控执行的评价监督和内控岗位的职责分离等。但是,这些内部控制与管理活动在实际的应用和执行过程中不乏存在不彻底、不到位以及内控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不合理,且职责不清、缺乏独立性的现状。例如,某电力企业中,虽然建立了相关的内部控制与管理制度,但是在基层员工中依旧存在对制度学习不到位,对内控制度认识不清,学习不到位的情况在电力企业基层员工中占到了70%以上,甚至有的员工对企业推行的内部控制的管理概念知之甚少,这种情况导致了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在落实上形同虚设,无法起到有效地降低电力企业经营风险的作用。

(三)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监督与评价体系

目前,导致电力企业内部管理工作实效的重要原因还在于企业内控监督与评价体系的缺失问题。当前,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与管理工作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制定并完善相应的监督与约束机制。但是,目前一些电力企业的实际经营现状中,虽然初步建立起了一些监督管理机制,但是企业的监管和内控工作存在一定的职能上的较差,同时有缺乏必要的沟通,导致了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工作的目标过于狭窄,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难以得到及时的上报与纠正。

三、电力企业内控管理的改进与优化

(一)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文化环境,优化内控管理背景

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企业内控管理贯彻执行的必要基础。内控管理要想做到同企业的管理经营目标和整体战略计划向统一,就要做到深入到企业文化环境中,更大地发挥内部管理中的软控制效果。同时,还要持续改善目前供电企业内部控制大背景环境中存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机构设置不合理、人员不专业、内控目标定位不科学,脱离实际、职责不清等问题。例如,某供电企业A在内部控制管理建设活动课过程当中,就通过成立专门的内控组织结构,并通过划分相应的办公场所、抽调目前企业内部的业务骨干成员组成内部控制队伍,奠定了内部控制制度的组织环境基础。同时,企业通过组织内部控制知识竞赛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教育和培训活动,实现了供电企业结合实际、自我学习自我积累和探索创新相结合的有效的内部控制环境体系。供电建立良好的电力企业文化环境,提高企业内部职员团队中整体的内控意识和内控素养是发挥内部控制意识和管理效力的重要基础。

(二)强化内部控制活动在管理中的落实

目前,随着国家发改委对输配电价改革信息发布,电力企业告别垄断后的转型发展成为了当前电力企业的重要发展目标之一。因此,加强内控管理活动,不断促进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同电力企业实际的结合才能促使电力企业在复杂的电力供应建设项目中避免会计信息失真、企业经济秩序混乱的问题出现。例如,供电企业可以通过定期召开企业工作例行会议,在会议中通过通报工作情况等形式,明确内部控制制度执行责任和落实情况等,并将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落实到岗位和个人,并结合供电企业当前的业绩考核制度等相应的督导机制,保障内控制度和内容有序地进行并取得相应的成效。因此,不断落实电力企业的内部管理活动,将内控管理范围拓展到企业财会、资产、供应链、产业链以及企业职员等各个方面,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机制,才能保证内控管理在电力企业决策、财务管理、收付款项等方面开展实时、有效的监督管理与控制活动。

(三)实行电力企业风险管理同内部控制相结合的管理办法

目前,大部分电力企业已经引入并开始使用国家电网公司的风险控制与管理信息平台,电力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和风险管理体系都在逐渐走向成熟。因此,为了实现电力企业“十三五”计划后的转型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当前电力企业的内部风险评估与控制机制成为了当前电力企业内控管理中的重点问题。电力企业要在国家风控信息系统的接触上,将风险管理与控制工作同自身实际的生产发展向结合,及时对企业内控管理中暴露的生产经营上的问题和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采取必要、有效的措施,将企业风险控制在企业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同时,要做好电力企业风险控制工作和企业风险发生的调查、分析与评价工作,不断创造“人人懂内控,人人讲风险”的电力企业内控风险控制环境,不断推进内部控制建设基础上电力企业全体员工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水平,为电力企业下一步的经营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并为建立和完善更加有效的风险预警与控制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审计中介机构对供电企业的审计监督作用

为了保证电力企业内控管理工作的真实有效,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内部与外部监督机制是实现企业内控管理的有效保障。首先,企业要在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专门监督机构,实现对企业内部控制具体内容、管理行为和岗位职责的内部监督控制和管理,督促电力企业高层管理者自觉遵守内控制度,降低电力企业内部出现营私舞弊和贪腐事件发生的概率。其次,为了切实加强电力企业内控管理工作的效力,逐步建立和健全企业外部监督与管理机制。通过社会财政、审计、税务等各个部门分工合作和及时有效的横向信息流通,确保电力企业外部监督机制发挥最大的效果。

四、结束语

目前,我国电力企業在国家供电稳步发展和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着发展上的重大机遇和挑战。现代经济环境中以市场为导向的高效、节能、清洁、可持续的电力产业发展要求对电力企业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考验。因此,不断加强电力企业内控管理能力成为决定当前电力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主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成败的关键。正确认识电力企业内控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方法的改进,能够将电力企业现阶段的战略发展目标同企业科学管理机制有效地结合起来,不断提升电力企业在未来市场中的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张彩萍.完善供电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路径分析[J].低碳世界,2016

[2]赵炯.新常态下电力企业如何借助内部控制提升竞争力[J].财会学习,2016

[3]迟晓燕.试论如何加强县级供电企业内部控制[J].财经界(学术版),2016

猜你喜欢

内控管理企业管理电力企业
电力企业成本精益化管理提升研究
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措施和策略
电力企业管理的创新途径分析
关于集团预算及内控管理的思考
浅谈电力施工企业内控管理的重要性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液晶生产企业客户管理新概念探究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其对管理的意义
企业建立健全会计内控制度的重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