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例高三考生考试焦虑咨询案例报告

2017-04-26熊淑薇

医学信息 2017年8期
关键词:合理情绪疗法考试焦虑

熊淑薇

摘要:本文是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1例高三考生考试焦虑问题进行心理咨询的案例报告。求助者涂某,男,17岁,因高考压力产生焦虑不安、失眠等症状,通过测试和症状了解,诊断为考试焦虑的一般心理问题。经过合理情绪疗法,改变了求助者的考试焦虑症状,达到了咨询目标。

关键词:考试焦虑;合理情绪疗法;案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涂某,男,汉族,17岁,发育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某高中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好,自我要求严格,性格内向,精神面貌一般。求助者家庭情况:父母亲是农民,家庭经济较差,家人对他寄予较高期望。经询问调查,父母兄姐身体健康,家疾中无精神疾病史。

1.2主诉与个人陈述 主诉:学习状态不佳,听到考试就不由得紧张,睡眠不好。个人陈述:还有1个月就要进行高考了,我有从未有过的紧迫感。父母对我期望很高,他们都是农民培养我读书不容易,不考取对不起他们;而且在村里我读书好是有名的,如没考上,我无脸见江东父老;想到这些我就会胸口发紧。我每天都想,一定要抓紧时间,做好最后冲刺,一定要考取名牌大学。可越这样想我越紧张,学习时注意力不能集中,最近学习效率下降,有二次小考都没考好,照这样下去,大学是考不上了。近期为此焦虑不安,并有失眠现象。很想恢复到以前的学习状态,希望咨询师能帮助我。

1.3咨询师观察和他人的反应 咨询师观察:求助衣着整齐,举止得体,讲话条理清楚,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有求助的要求,但情绪低落;在谈及目前的学习状态与高考,表现出明显的烦恼和焦虑。

1.4心理测验结果与分析 ①选择的心理测验工具:《焦虑自评量表》(SAS);②測验结果:《焦虑自评量表》:粗分45分,标准分56分,属轻度焦虑。

2 诊断和鉴别诊断

2.1诊断结果 考试焦虑的一般心理问题。

2.2诊断依据 ①求助者在高考压力前,存在紧张焦虑情绪,表现明显。②求助者表现出紧张焦虑症状,但能坚持学习。从严重程度标准看,无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从病程标准看,病程1个月。③有自知力,智能完整。

2.3鉴别诊断

2.3.1与精神疾病相鉴别 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3.2与抑郁症相鉴别 求助者虽有情绪低落,但不是主要症状,没有自罪自责、兴趣缺乏、自杀意念等症状,因此可以排除抑郁症。

2.3.3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仅限于考试,反应内容未泛化,未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2个月。

3 问题原因分析

3.1生物学原因 求助者男性,17岁,既往健康,无躯体疾病,可以排除躯体的原因。

3.2社会学原因 ①考前气氛紧张,面临高考压力;②自小学习成绩好,父母寄予很高期望;③缺乏社会支持:与老师、家长、同学无沟通。

3.3心理原因 ①求助者自我要求严格,追求完美;②存在不良认知,认为未考取名牌大学对不起家长,在乡人面前失颜面,考不上大学就一切都完了。

4 心理咨询

4.1咨询目标的确立 咨询目标依据具体、可行、积极、双方可接受、属于心理学范畴、可以评估及多层次统一的原则,结合求助者的实际与求助者及家属共同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①近期目标或具体目标:稳定心态,面临高考不再出现紧张焦虑,能安心复习,缓解失眠现象。②长期目标或最终目标:改变不良认知,强化自身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其行为和社会适应能力。

4.2制定咨询方案 ①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本案例采用合理情绪疗法。本案例求助者不能适应高考压力,存在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和糟糕至极的非理性信念,外在表现为焦虑不安。运用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20世纪50年代首创的合理情绪疗法,这种理论强调情绪来源于个体的想法和观念,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变情绪[1]。合理情绪疗法正是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辩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信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行为上的问题,促进求助者心理的健康和人格的发展,最终使其达到自我完善[2]。该疗法布置家庭作业很重要。②双方的权利和义务。③咨询次数、时间与收费。

4.3咨询过程具体咨询过程

4.3.1第一次咨询 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4.3.1.1任务 了解基本情况,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探求改变意愿;收集资料,进行心理测量,找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商定咨询目标与咨询方案,向求助者解说ABC理论。

4.3.1.2方法 在咨询开始时,充分尊重求助者,用开放性的提问收集求助者的详细资料;通过倾听、共情、无条件地积极关注,让求助者尽情倾诉,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并完成心理测验[3]。向求助者解说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使求助者认识到A、B、C的关系,并能结合自己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

4.3.1.3过程 完成咨询记录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有关事项,强调保密原则。通过平等、认真负责与真诚关注的交流与求助者建立积极的同盟关系,取得求助者的信任与配合[4]。

4.3.2第二次咨询 心理帮助的领悟阶段。

4.3.2.1任务 继续加深咨询关系,帮助求助者领悟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使求助者真正理解并认识到,引起其情绪因扰的并不是高考的压力,而是他对高考的看法、评价等认识内容,是不合理的信念引起了情绪困扰。并帮助求助者进一步寻找并确认不合理的信念,作进一步分析。

4.3.2.2方法 根据以往的谈话,找出求助者的A、B、C,并对B进行分析。

猜你喜欢

合理情绪疗法考试焦虑
害怕英语考试的女孩
考试成绩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考试焦虑影响的实验研究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团体心理辅导对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