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母乳喂养率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康复的效果观察

2017-04-26李雯

医学信息 2017年8期
关键词:血清胆红素新生儿黄疸母乳喂养

李雯

摘要:目的 研究母乳喂养率对新生儿黄疸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新生儿黄疸按母乳喂养率高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两组的住院天数和出院时血清胆红素下降比率。结果 对照组在住院天数明显少于观察组,并且对照组的血清胆红素下降比率高于观察组。结论 提高母乳喂养率可以缩短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住院时间,降低黄疸指数。

关键词:母乳喂养;新生儿黄疸;血清胆红素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出生后,胆红素(大部分为未结合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其原因有很多,重者可至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产生胆红素脑病,引起死亡或严重后遗症,故应加强对新生儿黄疸的检测和观察,及时治疗,加强护理[1]。对新生儿黄疸进行适时、有效的干预,可减少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是国内外医学界多年努力的方向,我国在2001年也公布了黄疸干预推荐方案[2]。目前蓝光照射治疗(光疗)是降低血清未結合胆红素,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有效方法,但并非对所以患儿均有效[3]。

母乳是新生儿理想的食物,母乳喂养的益处已得到临床的广泛认可,可以提高婴儿免疫力,提供营养,促进发育,保护牙齿,减少肠道喂养不耐受,减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有利于母婴间的情感联系。也可以预防母亲产后出血,降低女性癌的危险性[4]。但是住院患儿母婴分室导致很多患儿喝不上母乳,而是喝新生儿奶粉。国外许多学者的研究发现“奶量是影响母乳喂养的主要因素”,很多剖腹产产妇术后伤口疼痛、留置导尿管等因素,使产妇对母乳喂养信心不足,导致泌乳延迟[5]。1989年4月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主办的母乳喂养定义会上确定了按母乳喂养不同水平分成以下六类:①纯母乳喂养:除母乳外不喂其他任何食物和饮料,甚至不喂水。但是允许婴儿服用滴剂和糖浆(维生素、矿物质和药物)。②几乎纯母乳喂养:除母乳外,还给婴儿吃维生素、水、果汁,但不超过1~2次/d,不超过1~2口/次。③高比例母乳喂养:指母乳占全部婴儿食品的80%及以上。④中等比例母乳喂养:指母乳占全部婴儿食品的20%~79%。⑤低比例母乳喂养:指母乳占全部婴儿食品的20%以下。⑥象征性母乳喂养:指几乎不提供热量的母乳喂养[5]。我院新生儿科作为国内首批爱婴医院,于2013年8月1日成立国内第二家,华东地区首家母乳库,有接收患儿母亲和捐赠的母乳的母乳库,有专业的母乳喂养团队为产妇提供床旁宣传、鼓励并指导母亲正确地泌乳,可以为住院患儿持续提供母乳。本次调查了母乳喂养率高低对新生儿黄疸康复的影响作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4月~2016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黄疸100例,按母乳喂养率高低将患儿分为两组,中等比例母乳喂养率的为对照组,低比例母乳喂养率的为观察组,两组患儿在胎龄、性别、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入排标准 ①入选标准:胎龄在37 w以上,出生体重在2.5~4kg,入院日龄在7 d内,治疗前血总胆红素大于256.5μmol/ L,Apgar评分均大于8分。②排除标准:早产儿、过期产儿或入院日龄大于7 d;明确ABO溶血性黄疸;明显有感染表现者;胆道闭锁等遗传性疾病。

1.3方法 所有黄疸患儿确诊入院后,明确没有溶血性黄疸及感染后,给予双面蓝光照射,并给予妈咪爱[7](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2次/d,1包/次,分别于9点和15点随母乳或足月儿奶服用。挑选平均照射蓝光6~8 h/d的患儿。注意观察患儿一般情况,每4 h测1次体温,观察喂养情况,保证奶量摄入,观察大小便次数、量、及性质,做好相应的护理。对对照组家长加强母乳喂养的宣教,使得对照组的家长送的母乳多于观察组,按母乳喂养率高低将患儿分为两组,中等比例母乳喂养率的为对照组,低比例母乳喂养率的为观察组,两组患儿在胎龄、性别、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光疗前后用毛细玻璃管采集足跟血,使用离心机分离血清,使用胆红素测定仪检测血清胆红素浓度,采血及送血过程中注意避光(日光、蓝光),血标本立即检测。

1.4效果评定 在入院时和光疗结束8 h使用胆红素测定仪检测血清胆红素浓度,若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205.2 μmol/ L,予继续蓝光治疗,若血清胆红素浓度低于205.2 μmol/ L,一般情况良好,即可出院。

1.5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新生儿母乳喂养率是(53±7)%,属于中等比例母乳喂养,住院天数(2.3±0.5)d,血清胆红素下降比率为(32±5)%,而观察组新生儿母乳喂养率是(14±6)%,属于低比例母乳喂养,住院天数(3.1±0.6)d,血清胆红素下降比率为(26±6)%,见表1。

3 结论

本次临床研究调查表明提高母乳喂养率不仅仅降低了血清胆红素值,也加快了患儿出院的时间,从而使患儿及早回归家庭,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缓解父母的焦虑,也有利于新生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并且能减少不良反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母乳中90%的碳水化合物为乙型乳糖,其不仅有利于脑的发育,还可促进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生长,刺激肠蠕动,加速胎便的排出,减少胆红素重吸收[8]。导致黄疸的病因很多,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及早干预预防,能有效减少核黄疸的发生。蓝光治疗已经得到国内外充分肯定,我院新生儿科在治疗黄疸方面结合蓝光治疗和妈咪爱喂养,同时加强母乳喂养的宣教,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率,加强护理。在不远的将来,作者将在此基础上研究母乳对新生儿其他疾病的影响以及如何切实提高母乳喂养率,收集更多的样本,继续研究,找到更详细的理论依据,为提高新生儿疾病康复率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崔焱.儿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7-130.

[2]《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学组.全国新生儿黄疸与感染学术研讨会纪要(附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J].中华儿科杂志,2001,39(3):184.

[3]陈坚,蔡智勇,孙伟红,等.足月新生儿黄疸光疗效果的影响因素[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31(3):483-485.

[4]聂含竹,李文平,田丽萍.早期母乳喂养护理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4):2251-2254.

[5]孙东钻,高全聪.不同喂养方式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J].中国医疗前沿,2009,4(11):95.

[6]刘萍,许凤莲.我国母乳喂养定义、分类和母乳喂养率的变迁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8):3927-3931.

[7]闫春梅,陆伏娟.不同治疗方案对新生儿黄疸的疗效[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5,37(11):1358-1360.

[8]刘静.新生儿黄疸与母乳喂养关系探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 8(4):18-19.

编辑/成森

猜你喜欢

血清胆红素新生儿黄疸母乳喂养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LED冷光源与常规蓝光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对比
中药退黄汤颗粒剂与传统饮片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冠心病患者检测血清胆红素、尿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作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