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17-04-26陈红琴

医学信息 2017年8期
关键词:应用研究

陈红琴

摘要:目的 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年我院外科护理人员46名为研究对象,所有护理人员均予以层级护理管理。比较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前后外科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后外科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0.05);实施后科室护理满意度为93.6%,明显高于实施前的81.7%,差异显著(P<0.05)。结论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外科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提升护理满意度,为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医护关系创造了有利条件,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外科护理管理;应用研究

外科护理是医院护理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其护理对象主要为围术期患者,具有工作复杂、风险大等特点。如何有效运用现有护理资源、分配人力资源、减少护患纠纷是目前护理管理工作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1]。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是适应现代化护理需求而发展的一种新型护理管理模式,通过分层管理护理人员,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调动各级人员工作积极性,满足不同层次患者需求,为连续性护理工作的安全性提供条件[2]。本研究在我院外科中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后,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年我院外科护理人员46名,以2015年4月为分界点,即2014年4月~2015年4月为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前,2015年4月~2016年4月为实施后。年龄23~40岁,平均年龄(31.4±2.5)岁;工作年限2~16年,平均年限(7.2±2.4)年;主管护师3例,护师17例,护士26例;中专7例、大专29例、本科10例。另随机抽取科室16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实施前82例,实施后78例,实施前后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实施前外科护理管理仅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层级护理管理具体措施如下:①层级分组:按照护理人员工作年限、工作经验、日常护理质量,结合外科护理需求,对护理人员进行分级。如工作年限<3年为助理护士;工作年限>3年为责任护士;工作年限>5年为护师;工作年限>10年为护士长。②分配职责:护士长负责统筹科室整体护理工作,协调与其他科室的护理工作;护师辅助护士长开展工作,负责监督指导科室护理工作,把控护理质量;帮助责任护士开展健康宣教工作,协助其制定体现患者个体差异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尤其是危重患者;定时查房,掌握护理情况;在护师的指导下,责任护士展开具体的护理工作,深入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加强健康宣讲;助理护士在责任护士的引导下,完成基础护理工作,尽可能满足患者生活中需求。③质量控制:由护士长定期组织会议,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征求不同意见,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案。定期组织理论考试与操作测评,加强人文护理及业务知识培训,进行年度考核。

1.3观察指标 护理质量:根据外科科室护理工作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包括健康宣教、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操作技术等维度,各维度均采用百分制进行评估,分值越高,护理质量越高。护理安全质量: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水平、健康宣教等进行评估,共包括25个项目,总分100分,85以上为满意,60~85分为一般,60分以下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护理质量 实施后护理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护理满意度 实施前满意36例,一般31例,不满意15例,满意度81.7%;实施后满意45例,一般28例,不满意5例,满意度93.6%。实施后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护理前(χ2=5.160,P<0.05)。

3 讨论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目标是以患者为中心,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者需求。科室护理模式与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等具有直接的关系[3]。管理是确保护理措施落实到位的基础,通过对护理人员工作的合理安排,有助于充分利用医疗资源,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上进心,从而促进护理团队综合素质的提升。

外科是体现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科室之一,而护理质量在提升科室整体医疗水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能够影响到患者切身利益[4]。因此,本研究为改善我院外科护理质量,促进医疗水平的提高,运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外科护理工作进行管理。研究显示,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后健康宣教、基礎护理、病房管理等护理质量均明显高于实施前,此外,实施后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表明层级护理管理模式不仅能够确保护理人员充沛的精力,激发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还可有效满足患者需求,进而获得更高的护理满意度。这归因于层级护理管理通过对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进行合理分工,体现个体差异,满足工作需要,从而实现细致周到的护理服务[5-6]。在该模式下,充分发挥以老带新的优势,帮助资历较浅护士快速成长,提升自我综合素质,同时有助于资历较深的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的指导作用,确保护理措施顺利实施,避免护理差错或意外事件的发生[7]。通过优化护理人员管理,可最大限度的发挥人力资源最大效益,提高工作效率;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及考核制度,不断总结护理工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促进护理管理模式的不断进步,完善,为护理质量的提升与护理满意度的改善提供有力保障[8]。另外,合理公正的绩效考核制度,可调动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加强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高。

综上所述,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可显著增强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提升自我成就感,确保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从而有效缓解医护、护患关系,改善外科整体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朱娜,马洪,詹旭蕾.层级质量控制在外科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6,36(10):71-72.

[2]怡萍.护士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z1):32-34.

[3]任莹.层级管理对手术室管理效能和护理质量的影响[J].西南国防医药,2016,26(5):574-57.

[4]扎西卓玛,胡跃萍,付培湘,等.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管理对骨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5):426-428.

[5]胡艳丽,党真,魏万宏,等.护士层级管理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15):1197-1200.

[6]杜易芳,王晓春.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220-222.

[7]赵勇,宋威,游栋.护士分层级管理在胸外科监护病房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z1):240-241.

[8]马嫦梅,宋志英.层级护理管理对普外科手术患者手术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8):2177-2179.

编辑/钱洪飞

猜你喜欢

应用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空域分类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