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2017-04-26成华

医学信息 2017年8期
关键词:疗效

成华

摘要:目的 研究复方胃蛋白酶散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作用。方法 临床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儿37例,治疗组19例,观察组18例,治疗组给予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观察组给予饮食治疗以及腹痛时临时给予解痉剂治疗,4 w为1个疗程,随访6个月。结果 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84.21%;观察组显效5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66.67%,两组比较H=4.11,P<0.05,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优于观察组。结论 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复方胃蛋白酶散;疗效

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是一组以反复发作的餐后饱、早饱、厌食、嗳气、恶心、呕吐、上腹痛、上腹烧灼感、或反酸为主要表现而经各项检查排除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的一组常见临床症候群[1]。在临床中,患儿往往表述为腹痛、恶心、呕吐,大便常规检查无明显阳性表现。而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疾病、功能性肠道疾病、功能性腹痛症状有重叠现象[2]。该病在儿童患病率较高,顾红英等[3]在苏州儿童的流行病学调查中患病率达8%,张岩伟等[4]对喀什维吾尔族儿童的调查中,患病率达27.04%,是基层儿科最常见的儿童消化道疾病之一,就诊率高。张忠良等[5]发现,功能性消化不良对儿童体质量、身高发育均有一定影响,尤其以学龄前儿童明显。因此,该病在近年来逐渐引起儿科临床医生的关注和重视。本研究对近2年来在我院门诊诊断为功能性腹痛的患儿采取使用复方胃蛋白酶散口服治疗的方法,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与临床表现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门诊反复腹痛的患儿37例,符合儿童FD诊断标准,对于≥4岁的儿童,参考罗马Ⅲ标准[1]。其中男15例,女22例,年龄2~11岁。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男7例,女12例;观察组18例,男8例,女10例。两组临床资料相似,具有可比性。复方胃蛋白酶散由亚宝药业大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4022760,国家药品标准[编号:WS-10001-(HD-0840)-2002],生产批号20120711。主要成分为胃蛋白酶、白术(土炒)、山药、鸡内金、山楂。其组份为:每1 g含蛋白酶活力不得少于32单位。

两组患儿均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和腹部不适,伴或不伴恶心、呕吐,病程持续2个月以上,符合儿童FD的诊断标准[1]。腹痛部位在中上腹及脐周,较大的患儿可描述腹痛性质,多为胀痛、隐痛和阵发性、痉挛性疼痛,部分患儿可自行缓解。发作期间,部分患儿有食欲下降现象,但症状频率与排便频率和粪便性状的改变无关。发作间期患儿饮食活动均无异常。体格检查发现,发育正常,中上腹及脐周压痛,或腹部无固定压痛。所有患儿均行血、尿、便常规及大便隐血检查正常。腹部B超检查提示9例儿童有肠道轻度胀气,5例肠系膜淋巴结有轻度肿大,其余均无异常。有3例患儿做了肠系膜上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未见异常。2例年长儿做胃镜检查未发现异常,22例做脑电图检查未见异常。

1.2方法

1.2.1观察组 给予饮食治疗,即控制零食,忌辛辣及油腻食品,给予易消化饮食,腹痛发作时给予山莨菪碱解痉治疗。

1.2.2治疗组 在饮食治疗的基础上,予复方胃蛋白酶散3 g,2次/d(3岁以上),1.5 g,2次/d(3岁以下),4 w为1个疗程,随访6个月,观察腹痛缓解情况。

1.3疗效判定 6个月内腹痛完全缓解为显效;腹痛发生率下降50%为有效;腹痛发生率仍大于50%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84.21%;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66.67%。两组比较,H=4.11,P<0.05,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观察组,见表1。

3 讨论

小儿腹痛是儿科门诊常见的就诊原因,因其反复发作并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容易引起家长紧张和焦虑,并多次就诊。近年来,随着儿科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逐步提高,门诊诊断该病的比例有所上升。FD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多认为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如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内脏高敏感性,胃酸分泌异常、HP感染、精神心理因素等。但因儿童对检查配合度较差,尤其缺乏特异性检查,所以临床多根据症状采取排除性诊断。顾晓斌等认为胃肠电图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主要表现为,餐后主频功率升高减小,餐后正常节律百分比下降,主频与主功率均下降,尤以远端胃窦处明显,节律紊乱以节律不齐、胃电过缓为主。儿童胃肠电图检查能很好的分析胃肠电活动及异常模式,为临床胃肠动力紊乱、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功能性胃肠疾病提供良好的研究和诊断依据[6]。秦海荣等研究发现儿童功能性在发性腹痛患儿血浆中胃动素、P物质较正常健康儿童增高[7]。但该项试验临床尚未能广泛开展。目前功能性消化不良多采用促胃动力治疗、抗抑郁治疗、抗HP治疗以及饮食治疗。促胃动力药物多潘立酮是一种选择性外周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能增强胃蠕动和食管下部括约肌张力,其促动力作用仅限于胃,可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胃轻瘫,朱巧女[8]用多潘立酮联合乳酶生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由于婴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全,可能引起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近几年来,多潘立酮在心血管方面的的严重副作用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可以导致多种心律失常[9],目前在欧洲已被限制使用,仅建议用来治疗恶心和呕吐,不再用来缓解腹胀和胃部不适等症状[10]。何炳勇等发现典型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儿童具有驯服温顺和内向人格倾向,抗抑郁药物治疗在成人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疗效,但目前尚未有在儿童使用该类药物的报道,建议对于儿童仍采取心理干预治疗。HP感染是功能性消化不良致病因素之一[11],我院对HP检查主要采取C14呼气试验和胃镜检查2种方法,因C14呼气试验家长对其有放射性的排斥,临床几乎不能开展,而胃镜检查儿童接受度差尚不能广泛开展,如能开展更安全可行的HP检测,不失为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又开辟了一种好的路径。目前该病缺乏标准的治疗手段,临床主要以经验性对症治疗为主。复方胃蛋白酶散为胃蛋白酶及中药白术(土炒)、山药、鸡内金、山楂的复合制剂,副作用小,患儿及家属接受度好,故作者尝试在患者中使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中国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和治疗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2012,50(6):423-424.

[2]杨云生,彭丽华.功能性胃肠病罗马诊断标准与研究现状[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3(6):541-543.

[3]顾红英,杨占山,武庆斌,等.苏州市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流行病学及与HP感染相关性研究[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2,22(1):115-118.

[4]张岩伟,尉佳林,张雯.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流行病学调查[J].临床军医杂志,2012,40(2).

[5]张忠良,周亚萍,陈建,等.功能性胃肠病对3~6岁儿童体格发育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7):975-977.

[6]顾晓斌,黄晓群,王成喜.小儿腹痛的胃肠电图诊断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04(7X):82-83.

[7]秦海荣,张镁硒.儿童功能性再发性腹痛血浆胃动素、P物质的变化研究[J].中國医疗前沿月刊,2011,06(1):10-11.

[8]朱巧女.多潘立酮联合乳酶生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11(8):157-159.

[9]张庆,陈世耀.多潘立酮致心脏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5(2):98-101.

[10]多潘立酮在欧洲遭遇限用,或导致严重心脏不良反应[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2):40.

[11]任建丽,刘建.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相关性疾病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3,19(7):1253-1255.

编辑/王海静

猜你喜欢

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无症状型心肌缺血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痈的疗效观察
脐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
旋转DSA指导下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的疗效观察
破裂腹主动脉瘤的腔内修复术与开放手术疗效比较
止嗽散联合阿斯美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