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剖宫产全身麻醉中的应用

2017-04-26杨建英

医学信息 2017年8期
关键词:瑞芬太尼丙泊酚芬太尼

杨建英

摘要:目的 研究剖宫产产妇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纳入92例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剖宫产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6例。其中46例产妇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作为芬太尼组;另46例产妇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作为瑞芬太尼组。观察两组产妇血流动力学情况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T0、T1及T4时期,两组血流动力学无差异,P>0.05;T2-T3时期观察组HR、MA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对剖宫产产妇全麻时血流动力影响较小,新生儿结局较好,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 丙泊酚;芬太尼;瑞芬太尼;剖宫产;麻醉

剖宫产是临床上产科常见手术,在产妇实施剖宫产手术时需要对产妇进行麻醉,通常采用硬膜外麻醉。但部分产妇由于肌肉松弛效果较差,或存在硬膜外麻醉禁忌症的产妇,则需要采用全身麻醉[1]。本文对我院采用静脉麻醉的剖宫产产妇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以及芬太尼进行对比,观察瑞芬太尼对剖宫产的麻醉效果和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92例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剖宫产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剖宫产手术指征的产妇;②不适合进行椎管内麻醉的产妇;③均为单胎产妇。排除标准:①排除麻醉禁忌症产妇;②排除妊娠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等)的产妇。所有产妇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28.2±4.5)岁。体质量52~84kg,平均体质量(63.8±5.4)kg。观察组产妇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28.9±4.6)岁。体质量51~86kg,平均体质量(63.5±5.2)kg。两组产妇上述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均无差异,P>0.05。

1.2方法 所有产妇术前禁饮禁食12 h,术中给予心电监测以及吸氧,开放静脉通路。观察组产妇给予1.0 ug/kg瑞芬太尼、1.5 mg/kg丙泊酚以及0.8 mg/kg阿曲库胺静脉推注,面罩给氧3 min后气管插管并给予丙泊酚、瑞芬太尼把控泵入维持麻醉。对照组产妇给予1.0~2.0 ug/kg芬太尼、1.5 mg/kg丙泊酚以及0.8 mg/kg阿曲库胺静脉推注,面罩给氧3 min后气管插管,丙泊酚把控泵入以及间断静脉推注芬太尼维持麻醉。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术前(T0)、麻醉诱导时(T1)、诱导后3 min(T2)、胎儿分娩时(T3)以及手术结束后(T4)血流动力学情况及新生儿结局。血流动力学情况观察心率(HR)以及平均动脉压(MAP)。采用新生儿阿普加(Apgar)评分评估新生儿结局,满分10分,正常:>7分;轻度窒息:4~7分;重度窒息:<4分[2]。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流动力学情况 T0、T1及T4时期,两组血流动力学无差异,P>0.05;T2~T3时期观察组HR、MA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新生儿结局 观察组新生儿窒息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剖宫产手术麻醉需要保证产妇安全和不抑制子宫收缩的前提下,对新生儿不造成影响,因此临床上多采用椎管内麻醉,从而减少麻醉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3]。但部分产妇由于凝血功能障碍、脊柱畸形、感染、穿刺困難等原因导致不能进行椎管内麻醉,在椎管内无法实施时一般采用全身麻醉进行替代[4]。如何选择全身麻醉的麻醉药物,减少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丙泊酚是一种快速、短效镇静麻醉亚武,具有脂溶性高,可透过胎盘屏障的特点[5]。在产妇应用丙泊酚后,丙泊酚可迅速通过胎盘进行降解,其中有50%以上的药物由肝脏代谢,因此进入胎儿体内的药物浓度十分低,对胎儿影响很小[6]。因此全身麻醉时一般采用丙泊酚进行。瑞芬太尼是一种阿片类受体激动剂,起效快,不受肝脏代谢影响[7]。研究显示[8],瑞芬太尼与芬太尼镇痛效果相似,但副作用小。在小剂量辅助镇痛时不会造成呼吸抑制,而半衰期极短的特点使其在胎儿体内也能迅速代谢,对胎儿造成影响较小。因此本文对我院剖宫产全身麻醉的患者进行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以及芬太尼进行麻醉,结果显示,T0、T1及T4时期,两组血流动力学无差异,P>0.05;T2~T3时期观察组HR、MA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瑞芬太尼麻醉时对产妇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对产妇造成影响较小。而在新生儿的观察中发现,观察组新生儿窒息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提示瑞芬太尼在胎儿体内代谢更迅速,对胎儿造成影响极小,与目前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对剖宫产产妇全麻时血流动力影响较小,新生儿结局较好,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清兵,路超.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麻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4,23(4):383-385.

[2]王朝辉,徐世琴,冯善武,等.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联合无正压通气诱导技术在5分钟剖宫产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6,32(8):745-747.

[3]张琳,张加强,耿红芳,等.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对剖宫产新生儿的影响[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20(5):67-69.

[4]郑彬武,吕品,邱念,等.瑞芬太尼在血小板减少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5,44(16):2258-2259.

[5]甘务琼,陈敬祥,唐培佳,等.全身麻醉在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妇剖宫产手术的应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31(2):299-301.

[6]路璐,张振华,曾征兵,等.不同剂量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剖宫产手术对母体与胎儿娩出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4,31(5):990-992.

[7]陈景亮.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对新生儿及产妇的影响比较[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43(10):59-61.

[8]戚晓雷.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10):1692-1693.

编辑/雷华

猜你喜欢

瑞芬太尼丙泊酚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小儿先天性唇腭裂修补术的麻醉临床分析
麻醉药物联合应用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效果比较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丙泊酚预防MECT术后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