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压联合调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效果及其药学研究

2017-04-26魏盈

医学信息 2017年8期
关键词:临床疗效

魏盈

摘要:目的 观察降压联合调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效果及其药学研究。方法 选择80例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单纯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降压药物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治疗组患者加用调脂药物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脂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5.0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降压联合调脂的方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将临床疗效进一步提升,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压,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关键词:降压联合调脂;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疗效;药学研究

高血压是一种由于多种病因引起的心血管综合征,随着其病情的不断发展,可造成心脏和血管功能、结构的改变,最终导致患者死亡[1],在临床上是十分常见的疾病。经研究发现,高血压常常伴随着高血脂,并且高血脂所引起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也是导致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治疗高血压時,倾向于降压药物与调脂药物相结合[2]。本文采用降压联合调脂的方式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治疗,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研究报告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80例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各有40例的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本次研究入院的所有患者,均与1999年WHO通过的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相符合,且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次实验。治疗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为43~75岁,,平均年龄(59.28±3.58)岁;病程为2~12年,平均病程(5.67±1.29)年。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为44~74岁,平均年龄(59.74±3.53)岁;病程为3~11年,平均病程(5.80±1.41)年。通过比较,未发现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分布、病程长短等基本资料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可比性高。

1.2方法

1.2.1对照组 患者单纯采用常规降压药物进行治疗,具体包括钙离子阻滞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拮抗剂等。本次研究所采用的药物为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具体方法为:给予患者缬沙坦胶囊(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824)口服,1 次/d,0.15 g/次;再给予其硝苯地平控释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80091)口服,1 次/d,10 mg/次。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患者加用他汀类降脂药物联合治疗,本次研究所选用的药物为辛伐他汀,具体方法为:给予患者辛伐他汀片(江苏黄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7793)于每日临睡前口服,1 次/d,20 mg/次。两组患者均需连续服药治疗3个月。

1.3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开始前和结束后,分别对患者肱动脉血压进行3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具体标准为[3]: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收缩压较治疗前至少降低20 mmHg,舒张压较治疗前至少降低10 mmHg;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不超过90 mmHg,且舒张压较治疗前至少降低10 mmHg;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血压水平未能达到以上标准。(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总有效率。

1.4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血脂各项指标水平进行测量,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

1.4统计学方法 为了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可运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应用(x±s)表示,并采用t对其进行比较;计数资料应用(%)表示,并采用 对其进行比较,若结果为P<0.05,则说明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的总有效率为85.0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比较两组患者血脂各项指标 治疗组患者血脂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上工作强度不断加大,工作压力不断加重,导致的当前人们的身体各项功能每况愈下,健康水平不容乐观。近年来,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发病人群的年龄逐渐年轻化,使其成为严重威胁社会安全的重大疾病之一,对其的临床治疗也已成为医学工作者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

有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血管内皮功能受到损伤是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发病机制,且高血压和高血脂也存在密切的联系,因此若要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持续性地有效控制,应该在降低血压的同时,积极改善患者动脉血管的弹性和降低患者体内胆固醇的水平。本次实验中,在给予患者降压药物的同时,联合应用他汀类调脂药物,可以有效地促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浓度与活性进一步降低,进而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受体的代偿性与活性以及三酰甘油的含量得到显著提升,为降压药物发挥血压控制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另外,它还有助于延缓动脉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达到抑制血管重塑的效果[4-5]。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采用降压药物和调脂药物联合治疗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0%,单纯采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患者血脂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取降压联合调脂方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有效地促使患者的血压进一步降低,而且有利于降低其体内的胆固醇含量,从而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管弹性和内皮功能,延缓血管粥样硬化,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曾恋.降压联合调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效果及药学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4(6):22-23.

[2]许晨,王智勇,张慧.降压联合调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效果及药学探讨[J].生物技术世界,2015(3):69-69.

[3]闫海.探讨降压联合调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及药学原理[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5):82-82.

[4]王辉.降压联合调脂治疗高血压病的效果及药学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0):99-100.

[5]罗惠灿,袁学文,龙娜.降压联合调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及药学探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04):487-489.

[6]勾瑞东.降压联合调脂治疗女性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及药学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6):67-67.

编辑/成森

猜你喜欢

临床疗效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研究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