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严重脓毒症患儿行连续血液净化的护理

2017-04-25陈克娇陈清秀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7期
关键词:滤器脓毒症管路

陈克娇 陈清秀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PICU,江苏 南京 210008)

严重脓毒症患儿行连续血液净化的护理

陈克娇 陈清秀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PICU,江苏 南京 210008)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儿童严重脓毒症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01月-2016年0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PICU进行CBP治疗的严重脓毒症患儿18例。在充分抗休克、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基础上进行CBP,比较行CBP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18例患者炎症反应得到一定控制,2例患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2例因家属放弃治疗死亡,其余14例病情好转后转入普通病房。结论 连续血液净化治疗严重脓毒症患儿时,有效科学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减少相关并发症。

严重脓毒血症; 连续血液净化; 护理

Severe sepsis;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Nursing

脓毒症(Sepsis)是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脓毒症时,炎性介质瀑布式释放,导致组织和器官功能不同程度损伤。严重者可引起微循环障碍,甚至进展为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严重威胁患儿生命。这是PICU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亦是当今危重病医学所面临的难题之一。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又称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所有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和溶质治疗方式的总称[1],能有效降低炎症介质浓度,减轻炎性反应,阻断病程向MODS发展[2]。近年来,CBP技术在国内儿童严重脓毒症中的应用逐步发展,提高了严重脓毒症患儿的存活率[3],相应的护理技术也取得了进展。我们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PICU 18例严重脓毒症患儿进行CBP,现将治疗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01月-2016年0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PICU进行CBP治疗的严重脓毒症患儿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2月~8岁。体重4.5~28 kg。所选病例均符合《2012年国际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中严重脓毒症的诊断标准。 原发病包括重症肺炎14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3例,急性重症胰腺炎1例。

1.2 治疗方法 在充分抗休克、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基础上进行CBP。使用Prima flex血液净化机,在颈静脉/股静脉处以单针双腔置管方式建立血液净化通路。治疗模式为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我们设置的血流速度一般是婴幼儿20~40 mL/min,体质量小于20 kg儿童50~75 mL/min,体质量大于20 kg儿童75~100 mL/min。透析液流量同置换液流量,20~35 mL/(kg·h),透析液与置换液量比为1∶1或根据治疗目的是清除小分子还是清除中大分子为主进行调整。抗凝方式为普通肝素抗凝,维持剂量根据凝血功能适时调整,治疗时间每次12~24 h。

1.3 监测指标 CBP治疗后每隔一天检测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指标。收集并分析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的数据。 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 结果

1.4.1 CBP治疗对炎症指标影响 见表1。

时间CRP/mg·L-1PCT/mg·mL-1TNF-α/μg·L-1治疗前 151.2±21.630.7±5.3210.3±29.7治疗后第3天101.5±22.712.8±2.5110.3±24.7

时间CRP/mg·L-1PCT/mg·mL-1TNF-α/μg·L-1治疗后第7天 49.7±12.23.1±1.262.6±17.3治疗后第14天18.6±4.30.8±0.3-F362.308415.827381.402P<0.01<0.01<0.01

1.4.2 临床转归 经上述治疗,2例患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2例因家属放弃治疗死亡,其余14例感染得到控制,病情好转后转入普通病房。

2 护理

2.1 消毒与隔离 血液体外循环可成为细菌感染的重要因素,细菌易从取样口、管路与滤器的连接处、测压管与压力传感器连接点侵入,更换置换液及留置双腔导管时亦容易出现污染。18例患儿CBP均在单人间进行,设置床边隔离,护理前后用流动水洗手或速干消毒液揉搓双手[4]。全面做好病房消毒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置换液现配现用,按医嘱正确应用抗生素,分子量小易被CVVH清除的药物,应及时调整给药剂量及时间,保证有效浓度,从而实现患儿无插管处感染。注意导管穿刺处皮肤情况,有无红肿热痛及脓性分泌物,置管处敷料是否清洁干燥,每日更换威尔膜贴,每周更换3 M透明敷料。一般碘酊消毒后予75%酒精脱碘,自然待干,予3 M透明敷料或威尔膜贴覆盖。本组1例患儿股静脉置管穿刺处出现脓点,予拔管,导管末端行细菌培养,未检出阳性结果。拔出导管时,动作应轻柔缓慢,施力均匀,避免伤及血管壁,拔除管后局部按压10~15 min,并采用无菌敷料覆盖24~48 h。

2.2 抗凝的预防和护理 做好抗凝工作可以防止血液净化管路和滤器凝血,提高血液净化效果,减轻经济负担。在进行CBP前需对患儿凝血功能、出血倾向进行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抗凝剂。对无出血倾向性的患儿,选择普通肝素抗凝,对于有严重出血倾向患儿,可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亦可采用无肝素抗凝[5]。治疗过程中,应每2 h监测1次患儿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根据结果调整抗凝剂剂量。密切观察管道及滤器情况,监测血液净化机输出压、输入压、跨膜压、滤器压和压力下降值等参数。及时发现凝血征兆,滤器两端血液分布是否均匀,滤器纤维颜色有无变深,管路内有无血液分层。本组有6例患儿共发生12例次滤器凝血,5例次经加大抗凝剂量及生理盐水冲洗管道后继续治疗,7例次因无法改善被迫下机更换管道。此外需要注意患儿皮肤黏膜及双腔导管穿刺处情况,如有出血点提示抗凝过度,应及时通知医师调整抗凝剂量,必要时应用止血剂及鱼精蛋白对抗。

2.3 监测容量平衡 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是CBP的一个重要治疗目标。治疗时需使用大量置换液,如果液体配置不严格,容量平衡失控,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严重的体液潴留可导致病死率升高,过度超滤脱水则可引起有效血容量不足。应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患儿神志、生命体征等变化,必要时持续监测中心静脉压[6],根据病情及化验结果调整置换液的输入量、超滤量。本组有5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经减慢泵速、降低超滤量、输注白蛋白、血浆等处理后,血压渐恢复正常。

2.4 维持血管通路的畅通 维持血管通路的通畅是保证CBP治疗有效运转的关键。由于患儿不合作、躁动等原因,须保持患儿良好体位,可用约束带约束四肢,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防止因吸痰、翻身等操作引起管路折叠、扭曲、脱落,应妥善固定管路,确保整个管路连接密闭完好以保证充足的血流量。同时需严防空气栓塞形成。当空气报警时提示空气进入管路,机器保护性的停止血泵,夹闭静脉回路。此时应首先查找空气来源:各种连接头连接不密闭;更换置换液袋时,未排净残留空气;动脉血流量不足,空气从动脉管路进入;置换液在加热时产生气体等。需要根据空气来源及空气量的多少,正确、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2.5 体温调节 CBP引出血液形成体外循环,热量散发,且置换液温度低于体温,常导致患儿体温过低,可能不利于其恢复[7]。体温过低患者可使用升温毯、加盖被子保暖,调节血液净化机血液回输端加温器温度。将置换液温度设置为高于正常体温1~2 ℃,避免出现低体温。高热者予药物降温及降温毯、冰袋物理降温,及时更换汗湿的衣物及被服,保持患儿舒适。本组18例患儿在治疗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体温下降。体温较上机前下降0.7~2.5 ℃,平均下降1.2 ℃。5例体温低于36 ℃,其中3例调高加温器温度后能够升至正常体温,2例使用升温毯后体温回升。

2.6 营养支持 危重患者常需要禁食,且处于高代谢状态,而CBP在清除炎症介质及代谢产物的同时也清除了部分营养成分,有效的营养支持有利于器官功能恢复[8]。因此,在给予CBP的同时必须补充足够的营养和热量,无法经口进食的患儿予鼻饲牛奶。同时密切观察患儿有无腹泻、腹胀、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常用置换液中并无蛋白质成分,CBP应用时由于血浆蛋白丢失过多,须及时补充。本组有5例患儿白蛋白过低,予输注白蛋白后恢复到正常值。

2.7 病情监测 严重脓毒血症患儿生命体征不稳定,CBP治疗应从低血流低超滤速度开始,待血流动力学稳定后逐渐调整至治疗速度。治疗过程中应持续心电监护,监测患儿生命体征、中心静脉压、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记录每小时出入量,及时调整脱水速度。定时监测血电解质、肝肾功能、血气分析,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监测血糖,及时作出相应处理。18例患儿均出现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钾、低血钙,予对症处理后可恢复。11例出现高血糖,5例低血糖,及时发现并处理后改善。

3 小结

发生严重脓毒症时,常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病情危重。连续性血液净化可快速、有效清除体内炎性介质[9],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稳态,保护脏器功能。为进一步治疗赢得了时间[10]。 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CBP操作技术,严格无菌操作,保障机器正常运转,做好抗凝和管道管理,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并进行相应处置,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儿康复。

[1] 王质刚.血液净化学[M].3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562.

[2] Galvagno SM Jr,Hong CM,Lissauer ME,et a1.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for the dosing and adjustment of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J].J Crit Care,2013,28(6):1019-1026.

[3] 封志纯,宋国维.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儿童严重脓毒症的专家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2012,50(9):678-681.

[4] 祁芳园 林浙兵 李之诉.创伤弧菌脓毒症早期连续血液净化技术的应用与护理[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6,9(1):72-74.

[5] 马丽丽,许红梅.无肝素抗凝与低分子肝素抗凝对有出血倾向的危重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影响的Meta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23):2119-2124.

[6] 耿同会 李同妙 胡春燕,等.持续中心静脉压监测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34):4194-4195.

[7] 葛世伟,刘云,何先弟.低温对创伤患者生理功能影响的新认识[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276(11):93-97.

[8] Gao HM,,Yao JL,Lu L,et al.Clinical study of 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 classification in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in patients under intensive care[J].Chin Crit Care Med,2014,26 (4) :214-218.

[9] 程汝兰,张洪福.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病相关指标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5,27(2):221-223.

[10]于湘友,李娜.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疗效分析[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1,27(4):235.

陈克娇(1988-),女,江苏南京,本科,护师,研究方向:儿科临床重症护理

陈清秀,E-mail:1090917246@qq.com

R473.72,R725.5

B

10.16821/j.cnki.hsjx.2017.07.020

2016-09-19)

猜你喜欢

滤器脓毒症管路
困难滤器回收策略
基于水质变化的供热采暖管路设计
血清IL-6、APC、CRP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液压管路系统随机振动下疲劳分析
硅钢轧制过程中乳化液流量控制解耦研究及应用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花粉过滤器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Aegisy型可回收性下腔静脉滤器的动物实验研究
美航天服漏水或因管路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