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呵护“心”的健康

2017-04-22武淑云徐秋波

中国德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沙盘辅导心理健康

武淑云+徐秋波

“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智慧成长奠基”是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的办学宗旨。多年来,学校扎实推进德育工作,尤其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经过不断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培养了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了学生可持续发展。

提高心育能力

学校要求辅导教师要掌握一定的辅导技巧和方法,这样,在对学生的辅导过程中,才能用合理的辅导方式化解学生的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辅导老师要懂“心”。

学校专门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在校长领导下,以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和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司其职。学校采取梯度培训制,着力建设了三支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培育了一支综合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稳定的专兼职心理教师队伍。第一梯度是校级心理辅导老师。学校选派他们率先外出“取经”,积极参加省、市骨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由他们把有关的知识及最新信息带回来,传授给全校教师,并要求他们结合学习成果上公开汇报课,作专题辅导讲座,以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目前,学校已有一位老师获得劳动部颁发的心理咨询师二级证书,另有六位教师通过了市级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取得合格证书。第二梯度是具有较强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能力的班主任队伍。通过定期举办德育研讨会和每周的班主任例会,有计划地组织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更好地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第三梯度是对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辅导及教师自身健康心理辅导,主要是以外聘专家讲座、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后的汇报为主。每学期初,学校都会安排骨干心理教师进行一次讲座,或关于教师减压,或关于班级心理辅导。同时,邀请省、市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来校讲座,弥补辅导教师专业的不足,逐渐提升全体教师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辅导水平。

拓宽心育渠道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

学校隔周开设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三至六年级由专职教师任教,一至二年级由班主任老师任教。为了扎扎实实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材施教、因人辅导。通过把目标分解到学段,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创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教材——《心灵滋养》。

在开设、上好心理健康课的同时,学校还要求教师在各科备课时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素材,使学生处处能感受到真、善、美,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例如,语文课,深入挖掘人物形象中含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诸如意志品质、生活态度、价值观和人生观等,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行有机渗透,达到育人育心的目的;思品课,抓好心理疏导的教育;数学课,研究重点是观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英语课,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使之敢于表现自我,增强学生群体交往意识、发展能力和个性;音乐、美术等课程,多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给他们以美的熏陶。

学校还将德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学校的“校节”活动,如体育节、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等,融德育、科技、心理等教育于一体,这一系列的活动的开展无不蕴含着对学生健康品质的培养。班队干部竞选、班级公约的共同制定、对学生考试前后的辅导、典型人物的宣传、学生中的共性心理问题和个案跟踪研究、班级“悄悄话信箱”的建立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品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重视心理疏导

“心理疏导”的工作重点在于“疏”和“导”,也就是要把预防放在第一位,防患于未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心灵的成长,因此,学校把重点放在了爱护学生成长之“心”上。

学校投资近30万元重新改造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设施先进齐全,配有音乐放松椅、心理测评软件平台、团体心理沙盘等传统硬件设施,同时配备“智能互动宣泄系统”以替代传统击打,引导学生将压抑合理发泄。除此之外,“中心”还配备了心理涂鸦墙、留言板,增强“中心”与学生的互动,“中心”已经成为师生“心灵休憩”的“绿色港湾”。

同时,学校修缮了校园文化墙,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营造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学生在学校里愉快地学习和生活,释放积极乐观的能量,同伴之间互相感染,形成浓厚的文化气息。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定期开展心理辅导讲座,针对学生在不同时期容易发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和需求,从人际、学习、情绪、亲子、自我意识等方面开展系统讲座。心理沙盘是一种非常科学实用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身心治疗技术,对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都能起到调节作用。学校率先在全区开始个体沙盘游戏技术的引入,先后购进三个沙盘以及2,000多件沙具,孩子们通过制作心灵花园,讲述花园的故事,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教师以此来判断孩子的内心状态,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例如,通过比赛的小车被大苹果挡路,看出一个一年级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对环境变化的不适以及内心的紧张、迷茫和疲劳;通过二战中的荒漠,看出孩子母爱的缺失;从动物的大迁徙、寻找水源以及掉队的小斑马中,看出孩子人际关系的紧张;从决斗的恐龙看出孩子内心的冲突和注意力的缺失等。辅导老师把孩子们在沙盘中反映出的心理问题、情绪问题进行归类,并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开展一些相应的活动和讲座,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

深化课题研究

“十二五”期间,按照市级主导课题《中小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的要求,学校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以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为导向,以探索积极心理教育的策略和路径为载体,以全面提高师生心理素质和品质为目标,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了良好成效。学校采取行动研究的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的研究,使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中,让每个学生的心灵都能够悦纳阳光。

在研究的过程中,学校发现沙盘技术的引入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非常有效。因此课题组在“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的引领下,大力开展体验式团队心理沙盘的研究,积极探索体验式团体心理沙盘技术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首先,学校加强对实验教师的专业培训。2016年,学校选派部分心理教师参加了长春市中小学教师体验式团队心理沙盘的培训,系统地学习了沙盘疗法的理论知识,了解了沙盘治疗师的职业规范,掌握了沙盘疗法的相关技术,为开展此项工作奠定了基础。

其次,学校利用心理课在三至六年级中进行体验式团体沙盘的课堂体验。课题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结合24种积极心理品质确定了各年级团体沙盘的主题,制定了整体课时计划,深入课堂实践研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学校还特别重视家校共同体建设,定期组织家长、教师、亲子进行团体沙盘体验,形成合力,积极探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心理疏导。

学校不断创新方式,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2014年,学校被评为长春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色学校,并多次承办市级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的现场展示交流活动。我们追求的是心灵的健康,给学生以心灵的滋养,使之不断成长、积极向上,这是我们教育者的最高愿景——让校园洒满灿烂的阳光。

【武淑云,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校长;徐秋波,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德育主任】

猜你喜欢

沙盘辅导心理健康
奇妙的沙盘游戏
登鹳雀楼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沙盘活动设计、实施和反思——以武夷山一中沙盘活动开展为例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拒绝入侵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