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HMGB-1和胃内pH值相关性的护理探讨

2017-04-13罗少云崔雯任丽萍

当代医学 2017年16期
关键词:性溃疡脑出血高血压

罗少云,崔雯,任丽萍

(1.新疆昌吉州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新疆昌吉831100;2.新疆昌吉州人民医院中医科,新疆昌吉831100)

--护理研究--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HMGB-1和胃内pH值相关性的护理探讨

罗少云1,崔雯1,任丽萍2

(1.新疆昌吉州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新疆昌吉831100;2.新疆昌吉州人民医院中医科,新疆昌吉831100)

目的测定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胃内pH值和血清HMGB-1相关性,为避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因颅内压强增加导致应激性溃疡提供临床护理新方法。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需检测探析血清HMGB-1和胃内pH值相关性,并对其进行相关的护理措施,而对照组患者不给于特殊处理,仅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以及血清HMGB-1和胃内pH值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生率20.6%(7/3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生率38.2%(13/ 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HMGB-1含量增加与胃内pH值呈现负相关。结论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其应激性溃疡发生率远远高于观察组,检测患者胃内pH值和血清HMGB-1指标变化有利于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有效促进后期护理工作的开展,降低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高血压脑出血;胃内pH值;血清HMGB-1;相关性;护理探讨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易引发应激性溃疡等常见并发症,且致死率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炎症反应是导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压强升高的重要的因素,其中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在机体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HMGB-1是一系列非组蛋白的核蛋白[1],相关研究显示,

HMGB-1含量增加与机体并发症密切相关,推测检测血清HMGB-1含量可作为诊断并发症的参考依据。本文旨在研究血清HMGB-1与胃内pH值的相关性,深入了解应激状态下胃黏膜发生病变的病因,从而为防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因颅内压强过大而引发应激性溃疡提供护理新方法,最大限度降低患者并发症出现率,促进患者早入康复出院。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新疆昌吉州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8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初次发病且从发病到入院治疗时间在24 h内,采用随机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其中观察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43~78岁,平均(51.4±3.16)岁;对照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45~80岁,平均(54.1±2.67)岁,所选患者均符合本次研究的标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经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同意,观察组患者通过检测研究血清中HMGB-1和胃内pH值相关性,并进行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而对照组患者不给予特殊处理,单纯给予常规护理。(1)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后24 h内以及第3、7、14天晨起空腹状态下配合护理人员完成采集2 mL外周静脉血工作,同时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完成胃内pH值检测工作。血样标本采集后迅速进行常温离心处理,离心转速为3 000 r/min,离心时间为10 min,静置分层后取上层清液保存在零下80℃温度下保存,等待检测,若血样标本因震荡或其他原因出现溶血现象则需要丢弃到指定回收站,并重新采集血样标本。(2)将胃管经由患者鼻孔插入胃部,吸取一定胃内容物后将25 mL生理盐水灌注胃内,然后密封胃管定期抽取胃液12 mL,摒弃前10 mL,保留后2 mL待检。

1.3 样本检测(1)检测血清HMGB-1:采用ELISA检测法测定患者血清HMGB-1水平[2],具体如下:根据标准参考物血清HMGB-1水平及其对应的OD数值,核算出标准曲线的直线回归方程式,然后利用该方程式以及样品的OD数值,核算出对应的样品血清HMGB-1水平,再将其乘以稀释倍数即可得到患者血清HMGB-1水平。(2)检测胃内pH值:在进行胃内pH值测定操作之前,要熟知胃张力计导管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嘱咐患者测定前禁食1 h。针对颅内压强过高患者,应采取一定的降压措施,避免在进行插管操作时引发并发症诸如脑疝等。具体测定方法如下:经鼻腔将PgCO2测定导管放入患者胃内,利用胃张力计导管的吸引管腔吸取胃液,每天3次,分别在早晨6点、中午11点和晚上10点进行该操作,持续检测7 d并注意观测患者胃内pH值变化情况。

1.4 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应激性溃疡后期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对患者的应激性溃疡进行护理,对其护理状况进行观察;观察组:根据患者胃内pH值和血清HMGB-1的具体情况,采取禁止患者饮食与饮水的方式,给予奥美拉挫(北京悦康药业国药准字H20033484)的静脉滴注,剂量为40 mg/次,2次/d,在患者睡前进行口服西咪替丁片(上海信谊天平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484),0.4/次,最后,对患者的胃管内部分时段进行冰盐水的注入,并对其护理情况进行详细观察。

1.5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清HMGB-1含量和胃内pH值情况并进行对比较;血清HMGB-1含量升高与胃内pH值呈负相关,反之则亦然。

1.6 统计学方法[3]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21.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通过检测分析血清HMGB-1含量和胃内pH值的相关性,发现血清HMGB-1含量升高,根据评价标准得出血清HMGB-1含量升高与胃内pH值呈负相关,且观察组34例患者中有7例出现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为20.6%;对照组患者未做特殊处理,其34例患者中有13例出现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为38.2%。两组患者应激性胃溃疡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由脑部小动脉或脑细血管破裂等因素引发的非外伤性、原发性的脑实质内出血,主要临床表现为基底节区出血、桥脑出血、小脑出血、脑室出血和脑叶出血,通常伴随血压显著上升、头痛难忍、呕吐、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等临床症状[4]。当机体处于由高血压脑出血引发颅内压强增高这一应激状态下,下丘脑和脑干等器官会释放大量神经递质引起胃液分泌量异常上升、胃黏膜血流量递减以及含胆汁的十二指肠液倒流,造成胃黏膜弥漫性溃疡或出血性胃炎,尽管胃酸不是造成应激性胃溃疡发生的首要因素,但胃酸过多会加速病情恶化[5]。通常情况下,一定量的胃液pH值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胃液酸度,检测胃内pH值可早期了解患者胃肠道内部血流变化和氧化情形,胃内pH值的大小可用于诊断患者胃黏膜血氧运输情况。因此,持续测定患者胃内pH值,可随时掌握患者胃黏膜血氧情况,可早期诊断患者是否出现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病症,也能在最短时间内给予患者护理干预,提高治疗有效率,从而防止患者由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发展恶化为上消化道出血。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连续检测患者胃内pH值,可及时有效发现患者胃黏膜缺氧、缺血症状及其病情程度,并在早期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后,可有效降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说明,炎症反应在由高血压脑出血引起的颅内压强升高机制中起着不可忽视的功用。HMGB-1广泛存在各类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中,能刺激并促进大量不同类型的炎性因子产生[6]。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组织的炎症反应多由颅内的血肿因子和红细胞代谢产物引起,最终造成脑水肿和神经功能缺损等症状[7]。血清中HMGB-1指标与患者脑组织炎症反应程度密切相关,且关乎着患者预后。HMGB-1与神经内分泌免疫活动的激活反应密切相关,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神经内分泌活动。胃黏膜上存在多种受体,诸如TLR4,而HMGB1信号传递可能会经由TLR4受体等,受体的活化可活化细胞核转录因子并进一步激活促炎症因子,导致炎症反应的发生,同时由HMGB1激活的细胞核转录因子可促进HMGB-1受体的表达,说明HMGB1可促进其分泌并加快其受体表达从而扩大炎症反应[8],因此检测HMGB-1水平有利于诊断患者并发症症状。

综上所述,测定分析患者血清HMGB-1指标与胃内pH值相关性,可深入了解机体应急状态下胃黏膜病变机理,从而为阻断由高血压脑出血颅内压强升高后引发的应激性溃疡提供临床护理新方向,可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利于患者恢复健康。

[1]杨红伟,王皓娟,孙晶,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HMGB-1与胃内pH值相关性的护理研究[J].医学信息,2013,11(18): 237.

[2]王芬.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探讨[J].大家健康,2014,36(8):289-290.

[3]刘翠花.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探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28(11):98.

[4]蔡丽娟.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护理探讨[J].中外医疗,2013,32(26):162-163.

[5]黄志红,叶丽雅,王勇,等.无头架硬通道置入术治疗高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观察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44 (24):2250-2252.

[6]江敬伟.高血压脑出血后内科保守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当代医学,2015,17(32):98-99.

[7]姚金荣.高血压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临床护理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29):116-117.

[8]亓剑凤.循证护理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规范化治疗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8):35-37.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6.083

猜你喜欢

性溃疡脑出血高血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全国高血压日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与治疗
ICU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与应激性溃疡的预防及护理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