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习作指导 提升言语表现力

2017-04-12朱晓燕

山西教育·教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写作方法选材习作

朱晓燕

大多数小学生不喜欢写作,这也是目前困扰小学语文教师的一大问题。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如语文教材编排重阅读轻写作,作文教学时间不足,作文指导研究不够等等。笔者在作文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强化习作指导,努力提高作文教学效益,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的不断提升。

一、相机点拨写作方法

学生对写作有畏难情绪,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不知道怎样写,其实就是缺少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如何向学生巧妙地传授写作方法,在阅读教学中相机点拨是上策。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不能截然分开,应该互为补充、相得益彰。选入语文教材的文本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也是学生练习写作的优秀范本。教师不能忽视这一写作的“富矿”,要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关注文本独特的言语表达形式,多揣摩文本“怎么写的”和“为什么这样写”,获得写作方法的启迪,进而再通过多种形式的语用练习,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学写作,构建言语图式,迁移运用,不断提升学生的言语表现力。

《云雀的心愿》这篇童话写了云雀妈妈带小云雀来到沙漠、大河、森林三个地方,通过他们的对话突出了森林对于环境的重要性。这篇童话有两大写作特色。一是作者运用了反复的手法来叙述故事,三个场景的叙述结构是相似的,首先写景,然后写云雀母子的对话。二是对话的描写。其中提示语的描写很有特色,有的提示语在前,有的在后,还有的省略了。提示语有的出现了“说”字,有的则把“说”字替换为人物说话的语气、动作等。我引导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发现这篇童话的两大写作特色,习得“反复”和“写好提示语”的写作方法,让学生续写童话“他们飞呀飞,飞到……”由于有了写作前的方法指导,学生写起来不再是一头雾水,他们模仿写作方法,联系实际生活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巧妙地糅合进童话故事框架中,实现了言语和精神的和谐共振。

教学《黄河的主人》第二课时,我引导学生开展比较阅读,辨析矛盾,聚焦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明白作者写黄河的险恶、“我”的胆战心惊、乘客的从容、羊皮筏子的轻,其实是从侧面烘托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和机敏。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选择一位最敬佩的人,学习运用侧面烘托的写作方法来写一篇文章,通过实践真正掌握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

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习写作的素材比比皆是,需要语文教师认真研读教材,找出具有核心教学价值的教学内容,通过仿写、改写、扩写等方法,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一课一得,日积月累,这样就能逐步提升学生书面表达的规范和质量。

二、认真做好作前指导

指导学生写作,作前指导很关键。不会选择作文素材是小学生害怕作文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受传统作文选材评价标准“思想积极,内容健康”的影响,一些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材时过于追求“高大上”和“有意义”,忽视了生活中许多真实、鲜活、灵动、有趣的小故事、小画面和小情绪。日记是捕捉这些素材的最好载体。我指导学生每天写班级生活日记,把目光投向身边的人、事、景和情。经过一段时间的习作练习,《午睡众生相》《排队》《愤怒》《妈妈来接我了》《本子失踪记》《位置争夺战》《今天,我进步了》等一大批充满着生活气息的鲜活素材流淌在了学生的笔端。写日记,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选材能力,更能培养其语言运用能力。

除了采用日记等自由作文形式进行选材等写作练习外,教师还要上好作文指导课。作文指导课不能千篇一律,只说些“注重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之类的陈词滥调,对学生写作并没有切实帮助。教师要结合作文题目和学生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在《我喜欢的一种美味》作文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阅读范文《鸭血粉丝汤》,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相机渗透“围绕中心选材”和“题目要有个性”的写作方法指导,然后引导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编写本次习作的提纲。最后,再出示一个《炒鸡蛋》的精彩片段,引导学生感悟写法,运用习得的“调动多种感官”和“写出独特体验”的写作方法,重点写最能表现自己喜欢美味的一个自然段,突出美味的色、香、味、形。由于写作前指导细致,学生有写作方法可以运用,有范文可以参照,写作的难度降低了,习作的质量提升了。

三、扎实开展作后评改

好作文是修改出来的。学生的作文草稿如同瓷器的胚胎,需要经过多次淬炼,方能光彩照人。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改作文,已是不争的事实。其原因至少有:一是缺乏明确的量化习作评价标准;二是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要求过高,让学生望而生畏;三是评改作文缺少学生的深度参与。

如果没有固定的、可量化的作文评价标准,教师和学生批改作文就没有了参照和依据。因此,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习作的基本要求,我从“立意选材、结构安排、语言运用、文字标点”四个方面来评价学生的习作是否根据题目及中心选取适当材料;是否结构完整、意思连贯;是否正确使用词语且文笔流畅;是否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和有无错别字。为了更具可操作性,我把四个方面的评价标准量化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我指导学生围绕这个作文评价量表,在大声把作文读三遍的基础上,先自己修改自己写的作文,班级学生总体至少要达到合格要求。在自改作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小组合作互相改作文,引导他们围绕量表圈点批注,学习别人的优点,指出习作存在的问题。最后,我在学生自改和互改的基础上,认真通读全班所有学生的作文草稿,发现具有共性和个性的优缺点,写好作文批阅记录,设计作文讲评课,为整体提升学生作文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作文讲评课是提升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一环,是师生共同评议作文的过程。我的作文讲评课的设计流程一般是这样的:首先,全体共同欣赏本次作文过程中发现的精彩句子,教师或学生即时点评。其次,出示本次作文出现的两三个典型问题,师生共同讨论修改。最后是专题训练,让学生进行二次写作。例如,在执教《下雨了》作文讲评课时,首先围绕“描写生动形象”和“写出独特感受”两个方面,从学生习作中精心挑选了十个精彩句子,让学生读一读、品一品,这样做既激发了小作者的成功感,也给其他学生再次修改习作做了很好的示范引领。接着,和学生一起关注本次写景练习存在的两个共性问题——“开头长、顺序乱”,引导学生经过思考交流,找到写景作文的两个关键路径:选好画面和按顺序写。最后,让学生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共同讨论修改一篇有问题的习作。有了以上三个环节的讲评指导,学生对自己作文的优缺点了然于胸,相当于二次创作的再次自改就有了很大的提升空间,无论是文章结构的组织,还是语言文字的润色都有明显进步。

学生非常渴望自己的习作得到别人的关注和欣赏。为此,每周我都从学生的日记和命题作文中挑选十多篇佳作,编印班级作文小报,发给本班学生、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让学生享受作品发表的荣耀和自豪,从而激励学生以更加认真的态度投入到写作当中。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教师加强过程指导,做作文教学的有心人,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其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写作方法选材习作
把握课文特点,习得写作方法
研究性论文摘要的写作方法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网络新闻写作方法与技巧刍议
英语写作方法浅谈
习作展示
作文选材中的要与不要
实木门窗的选材应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