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一种腹痛,叫急腹症

2017-04-12李清晨主治医师编辑春苗设计侯宇

妈妈宝宝 2017年8期
关键词:同意书肠套叠穿孔

文/李清晨 主治医师 编辑/春苗 设计/侯宇

哭闹、打挺、不吃饭,小宝宝这是怎么了?妈妈心急如焚,爸爸手忙脚乱,一番纠结之后,抱到医院,才知道是患了急腹症。小儿急腹症的原因很多,而宝宝表达腹痛的唯一方式就是哭闹,那么家长如何才能及时发现宝宝的不适呢?我们来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吧。

不可忽视的小儿腹痛

如果说发热是小儿内科最常见的就诊原因,那么腹痛则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急诊情况了。对于门诊医生来说,首要的问题是判定腹痛的性质,区分这种腹痛是否需要住院。很多时候孩子说不清楚自己的感受,所以需要医生准确地判断。

哭闹是宝宝腹痛的第一信号

宝宝表达腹痛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哭闹。问题是,哭闹不具有特异性,饥饿、困倦、疼痛等不良刺激都可以导致婴儿的哭闹。深更半夜,仅仅因为小儿哭闹就来医院挂急诊外科的家长不在少数,有一次我经过查体问诊(当然是问患儿父母),最后得出结论:孩子哭是因为奶奶回家了,这对父母根本不会照顾孩子。

多数哭闹都是生理性的,比如宝宝饿了、尿了、过冷、过热、姿势不舒服等因素均可能引起哭闹。但是,如果能基本排除这些因素,且患儿在哭闹的同时还伴有脸色苍白、呕吐、精神状态渐进性变差,甚至血便,那就必须要到医院来处理了。

有些腹痛可能只是因为患儿没有及时排便,经过开塞露灌肠排便之后可以立刻缓解,哭闹停止。但那种需要外科手术干预的“急腹症”可就没那么简单了,诊治不及时是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的。

常见外科急腹症

外科急腹症不是一个具体的病,而是一组发病急、变化快、需要紧急处理或手术的急性腹痛性疾病。可引起小儿急腹症的疾病很多,下面我们仅以临床较为常见的足以致命的肠套叠和阑尾炎为例,来说明一下小儿急腹症的特点、危害及诊治过程,希望对年轻的父母们能有所帮助。

1 肠套 叠

阵发性哭闹,妈妈要警惕

肠套叠系一部分肠管套入相邻的肠管之中,如不治疗常可导致患儿的死亡。发病早期最典型的表现是阵发性的腹痛和呕吐,腹痛规律性发作,患儿因腹痛突然发作出现阵发性哭闹、屈腿、面色苍白,每次发作数分钟,之后腹痛缓解,患儿安静或入睡,约数十分钟后再发作,如此反复。这期间可伴有呕吐,呕吐物可含有乳块或食物残渣,更严重的情况甚至可有粪便样液体,出现这种情况时,通常已不是早期了。

除腹痛、呕吐之外,另一个重要的症状就是果酱样黏液血便,是由于肠壁血管破裂出血而导致的。以笔者的经验,多是远离城市的偏远地区的患儿有这种情况,在城市的患儿通常不会耽误到出现血便才来就诊,此前的腹痛(可能表现为哭闹)和呕吐足以引起家长的警惕了。

哪些宝宝是易患人群

肠套叠以1岁以内尤其是4~10个月婴儿最为多见,这个时期是发病高峰期,5岁以后发病罕见,男女之比为2:1到3:1,男孩明显多于女孩,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3~5月份发病最多。

这种病是婴儿期的一种特有疾病,很多家长都非常奇怪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会得肠套叠,我也只能遗憾地据实以告:肠套叠的发病原因至今尚不清楚,除个别情况有解剖学异常的因素以外,多数病例找不到明确的病因……这等于说,想采取什么措施让自己的孩子免于肠套叠这种危险,根本没有可操作性。

因此,与其纠结肠套叠的发病原因,还不如了解一些肠套叠的基本知识,一旦出现也好识别。事实上,由于部分肠套叠在充气复位之后仍有复发的可能,有些家长在第一次发病的时候就大致掌握了肠套叠的特点,以至于第二次刚一到门诊就提示医生,孩子可能是肠套叠。类似的情况我遇到过好几次,查腹部超声,果不其然,印证了家长的判断,真是久病成医的典范。

治疗及时是关键

婴儿肠套叠在建国初期均采用手术治疗,当时的手术死亡率高达20%~30%。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发病早期多数病例可以通过非手术疗法治愈(空气压力灌肠法和钡灌肠水压复位法),但延误到病情严重就不得不手术处理了。

2 阑尾炎

宝宝也会长阑尾炎

说到阑尾炎这个词,好多家长第一反应是:怎么小孩子也有阑尾炎呢?小孩子当然也有阑尾炎,因为孩子也有阑尾。实际情况是,由于小儿无法准确表达腹痛的情况,阑尾炎的误诊远比成人多得多。通常患儿年龄越小,延迟诊断的可能性越大,甚至常常在穿孔之后才确诊。笔者在儿童医院工作之前,接触的阑尾炎都是成人患者,来到儿童医院再处理阑尾炎这个疾病时,非常明显地感觉到,小儿阑尾炎化脓及穿孔的比例远远高于成人。

手术治疗是根本

阑尾炎引起的腹痛不同于肠套叠,通常会渐进性加重,外科医生结合查体、血细胞分析及腹部彩超可作出诊断。对于小儿阑尾炎来说,一经确诊,首选手术治疗,只有极个别情况才适于保守治疗,很多糊涂虫家长在手术的问题上犹豫不决,其实遭殃的是孩子。即使外行也能想通,急性阑尾炎早期显然要比已经化脓坏疽,甚至穿孔腹膜炎的情况容易处理多了。更为关键的是,当阑尾炎已经合并化脓穿孔,即使手术顺利,术后并发症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

手术同意书并不可怕

最后说一下手术同意书的问题,任何一次手术之前,医生都会同患者签一个手术同意书。很多人对这个同意书有误会,认为里面列举的情况太过恐怖,有夸大之嫌。其实,凡是被外科医生写进手术同意书中的并发症及不良后果,没有一个是不曾发生过的,只是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手术的安全性已大大提高。最关键的问题是,即使存在这些风险,手术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不做手术将要面对的风险远比做手术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严重得多。尤其对于小儿来说,当阑尾已经化脓穿孔,合并弥漫性腹膜炎时,做手术是唯一方法,希望家长不要拒绝。

猜你喜欢

同意书肠套叠穿孔
进ICU为什么要签那么多字
MSCT对成人小肠套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知情同意管理现状
继发性肠套叠诊疗体会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孔”景象
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效果研究
老年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治疗分析
关系很好
儿童大肠套叠与小肠套叠的超声影像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