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核心价值观落实的微文化路径探析

2017-04-11张筱荣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大学生

郭 超,张筱荣

(1.皖南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2.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1;3.安徽中医药 大学药学院,合肥 230012)

高校核心价值观落实的微文化路径探析

郭 超1,2,张筱荣2,3

(1.皖南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2.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1;3.安徽中医药 大学药学院,合肥 230012)

当高校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遇上微文化,既面临延伸时空、转变理念、改进方法、革新形式等新的机遇,也面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力遭受冲击、厚重感被消解、系统性被解构、认同度弱化等新的挑战。在机遇和挑战面前,探索行之有效的微文化路径是高校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选择。用好“微媒体”,占领“微阵地”;打造“微课堂”,加强“微教育”;借用“微话语”,学会“微叙事”;渗入“微生活”,满足“微需要”;加强“微协同”,净化“微环境”是当前的致思方向和着力重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文化;大学生;落实

伴随人类社会阔步走进微时代,微文化以摧朽拉枯之势席卷而来,正在深刻改变国人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当代大学生是微时代的“弄潮儿”和“生力军”,各种微文化媒介与他们形影不离,各种微文化产品备受他们青睐,“微文化生存”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新常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置身于微文化场域,深入分析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的新机遇、新挑战,探寻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的微文化路径,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微文化的意涵审视与特征管窥

自2009年以降,微博、微信等“微媒介”异军突起,微电影、微小说等“微产品”层出不穷,微支付、微社交等“微运用”迅猛推广,微广告、微工作、微情感等以“微××”命名的新事物不断涌现,在此推动下,“微文化热”持续升温。何谓微文化?理论界众说纷纭,尚未形成共识。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一是“现象说”,认为微文化是“以现代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在短时间、细容量、小渠道中传播的,注重个体与微观的观念模式和行为方式的精神现象。”[1]二是“总和说”,认为微文化是“人们凭借微媒介为载体来传播和获取信息,在通过利用其工具和手段来进行学习、工作、沟通及娱乐等活动中形成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意识形态的总和。”[2]三是“特征说”,认为微文化是“以微媒体为载体,以碎片化、赛博化、去中心化为特征,被人们冠以“微某某”之名的文化形态。”[3]这三种观点各有千秋,但是都有瑕疵。“现象说”突出了微文化的“精神属性”但忽视了其“物质属性”,广义上的文化应该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有机体,微文化亦是如此。“总和说”抓住了微文化的核心内容,但是微文化不仅仅蕴含在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当中,而且还体现在人们的话语表达、情感沟通、心理心态、道德伦理等诸多方面。“特征说”揭示了微文化的基本特质,但是对微文化特质的概括是不全面的,而且这种内涵界定方式显然不符合“种差+属”的一般定义方法。根据对现有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我们认为应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微文化。广义上的微文化,指的是人们通过微媒介、微运用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微观层面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狭义上的微文化,指的是以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支撑,以微媒介为载体,以“微某某”为表现形态,以便捷高效、即时互动为传播方式,以关注个体、崇微尚简为价值取向的精神文化样态。

由于微文化还处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形成成熟的体系,内隐的特质并未充分外显出来,我们很难精确揭示微文化的本质,无法系统描述微文化的特征,暂时只能从“一斑”窥视“全貌”。微文化的主要特征有:一是微文化传播的即时性和裂变性。与传统媒体相比,微媒体信息传播的速度极快,传播的效率极高,可以实现同步直播,“不在场”的受众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最新的信息。从“元信息源”传播出去的信息,经过多个层级“次信息源”的转发,会迅速产生“裂变效应”,“一对一”、“一对多”的传统信息传播模式被彻底颠覆,取而代之的是交互式、裂变式的“1-N-N”信息传播模式。二是微文化主体的匿名性和草根性。广大微民是微文化的主体,他们栖身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可以将自己的真实身份隐藏起来,以致于“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条狗”,相聊甚欢的双方可能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在虚拟、自由、开放的网络空间中,“人人平等”并不是口号,绝对的权威不复存在,人的自主性、平等性得到充分体现,昔日的社会草根群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话语权,逐渐从文化舞台的“幕后”走向“前台”,成为微文化生产、传播、消费的“主角”。三是微文化内容的碎微化和世俗化。在无“微”不至、以“微”取胜的微时代,人们惜字如金,总希望用最少的时间、最短的文字,乃至一张图片、一个符号来表达自我,向外界传递的往往是片段性、零碎性的信息。与此同时,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养成了快餐化、碎片化阅读习惯,对长篇大论、鸿篇巨制失去了兴趣,反而倾心于碎微性的文学影视作品,迷恋于“段子文化”、“热词文化”。从内容来看,碎片化信息更多涉及的是个体的世俗生活,人们通过微媒体常常表达的是繁碎琐事,乐意接受的是与自己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东西。四是微文化思维的感性化和表层化。在视觉文化泛滥、“眼球经济”昌盛、“标题党”活跃的微时代,人们缺乏“深度注意力”,容易被新奇、独特的文字、图片、音像所俘虏,很多时候凭借的不是理性而是感性进行判别和取舍,倾情现象的直观而忽视本质的洞识,对问题的思考不全面、不深刻。五是微文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和祛魅化。在微文化时代,各种非主流、非核心的价值观通过微媒体大肆渗透和蔓延,受其影响,人们发起了“去中心化”和“价值祛魅”运动,企图挑战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解构传统价值体系,建构新型的“无中心”的价值观体系。

二、高校核心价值观落实的微文化境遇

当高校核心价值观落实工作与微文化不期而遇,可以说是良机多多、困难重重,“机”与“危”共生并存。在微文化时代,高校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底面临哪些新机遇、新挑战,需要我们认真加以剖析。

(一)高校核心价值观落实的新机遇

1.有助于延伸核心价值观落实的时空。在微文化时代,信息的传播和接受具有超时空性的特点,即人们可以超越时间、空间的束缚,随时随地发布和获取信息。课堂是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然而由于时空限制,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是有限的,教师无法在短暂的时间里面将所有问题讲透、讲清,对大学生正面引导的常态性、持久性难以保证。发挥微媒体超时空性的优势,利用微媒体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可以延伸课堂教学的场域,构建课内与课外、网上与网下、线上与线下有机统一的教育教学模式,让大学生时时处处接受正确价值观的“洗礼”,而且有利于促进优质资源的共享,让大学生“同上一堂网络课”,提高“精彩一课”的受益面。

2.有助于转变核心价值观落实的理念。一是实现由“独白”向“对话”的转变。长期以来,高校价值观教育过分突出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整个教育过程变成了教育者的“独角戏”,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不够频繁和深入。在交互性极强的微空间,教育双方沟通的渠道更广,联系的方式更加灵活和便捷,相关信息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为开展深入对话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二是实现由“粗放”向“精细”的转变。面对个性迥异的大学生,高校价值观教育往往采取大班授课的方式进行“一锅煮”,教育内容大同小异,教育手段单一粗暴,使得教育效果不佳。“微而又微、细而又细”微文化观念,有助于引导高校的价值观教育着眼微处和细节,细分教育对象,细化教育方略,细究教育内容,细抓教育环节,做到因材施教、精细育人。三是实现“显性”向“隐性”的转变。微文化内容大多关涉的是生活琐事、新闻八卦等,看似不掺杂任何价值观,其实大学生发布、转发、关注、评论每一条信息,都不可能做到绝对的“价值无涉”,必然内隐着特定的价值倾向和诉求。因此,倘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妙地嵌入到微文化形态中去,就能使大学生在悄无声息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

3.有助于改进核心价值观落实的方法。微文化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改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提供了契机,主要体现在:一是有助于改进理论灌输的方法。由于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以及对他们内在需求的了解,以往一厢情愿、照本宣科、“大水漫灌”式的生硬说教难以深入学生内心。利用微媒体,教师能够与大学生进行平等对话、深入交流,在“知人”、“度势”的基础上做到因人而“灌”、因需而“灌”、顺势而“灌”,变“硬灌”为“巧灌”、“漫灌”为“滴灌”。二是有助于改进无形渗透的方法。意图过于明显、手段过于直接、方式过于简单的价值观教育常常会激化大学生的反感、抵触心理,故而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间接教育和隐性渗透。“微生活”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基本的、普遍的生活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微生活”,比如渗透到微文学作品的创作和赏析、微媒介素养的养成与提高、微公益活动的策划与参与,等等,都有助于在无形中引导大学生学习、领悟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有助于改进榜样引领的方法。在微文化时代,草根榜样层出不穷,尽管身份卑微,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是这样的榜样可亲、可敬、可信、可学,他们的微言微行能够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学会从小处、细处关爱他人,奉献社会,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日常行动中。

4.有助于革新核心价值观落实的形式。微文化的产生、发展与互联网的发展是密不可分,反过来,“微文化热”带动了网络空间的扩大和功能的提升。当网络、手机、电脑成为高校师生别样的“身体器官”,这就使得高校不仅可以通过“面对面”的形式,也可以通过“键对键”的形式落实核心价值观,而“新媒体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熔声、光、电、化于一炉”[4],为在“键对键”中革新价值观落实的形式提供了技术支撑。在微文化场域,微课堂的教育、微文学的熏陶、微影视的感化、微故事的叙事、微榜样的激励、微话题的讨论、微爱心的传递等,都能够丰富和创新核心价值观落实的形式。此外,微文化的平民化、生活化、趣味化的色彩浓厚,亲和力和吸引力较强,无疑为革新核心价值观落实的形式奠定了内在基础。

(二)高校核心价值观落实的新挑战

1.冲击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力。由于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开放性、低廉性,代表不同社会制度、政党派别、阶级阶层、利益群体的价值观通过微媒介、微平台大肆传播,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微文化生态。有学者将微文化生态划分为“三个地带”,即红色地带、黑色地带、灰色地带。[5]在黑色地带和灰色地带中,西方敌对势力和别有用心之人肆无忌惮地散布“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马克思主义无用论”、“社会主义终结论”等不当言论,恶意攻击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宪政主义、民粹主义、现代新儒学、“普世价值”等不良社会思潮在网络空间日益泛滥,“劣币驱逐良币”的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危机日渐加剧。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去中心化”是微文化的突出特征之一,当核心价值观遭遇“去中心化”的挑战,价值观多元主义、虚无主义、相对主义就会兴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力、感召力、吸引力必然会大大降低,“以一统多”的困难也会随之增加。

2.消解核心价值观的厚重感。党的十八大报告用12个词24个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高度概括,看似简明扼要,其实每个层面的内容是非常深厚的,每个字词的内涵是十分厚重的。然而,微文化背景下的碎微化传播、快餐化阅读、浅层化思维、泛娱乐化嗜好,极大地冲击和瓦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厚重感。在微文化时代,很多青年大学生很难静心阅读篇幅冗长、语言严肃、理论深厚、逻辑严谨的“大部头”,反而钟情“短、平、快”式的快餐文化,逐渐养成了“浅阅读”、“浅学习”、“浅注意”、“浅思考”的不良习惯,使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是肤浅的、表面的。除此以外,在全民狂欢、娱乐至上的微时代,庸俗、低俗、媚俗文化泛滥成灾,当正确的价值标准被颠倒,理智的价值选择被质疑,积极的价值追求被讽刺,崇高的价值行为被恶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厚重感势必遭到消解。

3.解构核心价值观的系统性。一是微文化的碎片化对核心价值观系统性的解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套结构完整、内涵丰厚、逻辑严密的价值观体系,需要人们从整体上加以把握。然而,“一些别有用心者常常从完整叙事中截取吸引眼球的只言片语进行大肆宣传。”[6]加上微文化时代片段化、碎片化的表达方式、叙事方式、阅读方式,不利于大学生准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全貌”,系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二是微文化价值取向个体化对核心价值观系统性的解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国家、社会、个体三个层面的内容,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然而,微文化内蕴“个体本位”的价值取向,更多聚焦和关注的是个体的生存状态和利益诉求,不利于引导大学生从国家、社会的视角审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微文化主体“两面性”对核心价值观系统性的解构。“两面性”指的是微民“戴着面具”穿梭于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表里不一,知行脱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应将“知”与“行”统一起来,但是一些微民“说一套做一套”,严重背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合一的要求。

4.弱化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当代中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弊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价值行为背离了核心价值观。然而,不良社会现象和负面信息经过“加工”和“包装”,通过微媒体的裂变式传播,能够迅速产生“涟漪效应”,诱发“群体极化”,进而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后果,比如丑化党员干部的形象、贬损政府的公信力、渲染“相对剥夺感”等。更为严重的是,各类谣言信息在微空间广泛传播,歪曲事实,颠倒是非,蛊惑人心。面对被无限放大的负面新闻、失真的谣言信息,由于缺乏理性思维和辨识能力,很多大学生容易被欺骗、迷惑和利用,丧失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现代化建设的信心以及对党和国家的信任,那么党和国家倡导的核心价值观自然而然就很难赢得大学生的认同和信奉。

三、微文化视域下高校核心价值观落实的路径选择

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需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在微时代境遇下,高校理当坚持贴近时代、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原则,努力探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文化路径。

1.用好“微媒体”,占领“微阵地”。根据《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3.2%,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3%。调查还显示,79.6%的网民最常使用的APP是微信。[7]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们无时不“网”,“机”不离手,是典型的“微博控”、“微信迷”、“低头族”、“拇指党”。西方国家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领先的科学技术,通过微媒体向大学生输送资产阶级价值观,鼓吹西方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政治制度,诋毁、攻击、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微空间的博弈、较量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假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去抢占“微阵地”,非马克思主义、非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就会趁虚而入。为此,高校应该主动出击,占据网络平台制高点,充分发挥微媒体宣传、诠释、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势,在微空间唱响传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具体到实践操作层面,高校可以围绕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和主旨,打造特色鲜明、富含亲和力和吸引力的官方微博、微信,开发专题宣传教育的APP,搭建讨论交流的网络论坛、贴吧,力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思潮,引导大学生在比较、鉴别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

2.打造“微课堂”,加强“微教育”。生活在崇微尚简的微时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明显变化,他们对内容枯燥、形式单调、时间漫长、空间封闭的传统课堂教学越来越没有兴趣,转而青睐“微课堂”教育教学。所谓“微课堂”教学,指的是在网络平台实施的,以短小精炼的“微视频”为载体,集课件、教案、案例、习题等多种教学资源于一身,融线上授课与线下辅导为一体,运用多种形式在短时间内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教学活动。与传统课堂相比,“微课堂”具有教学时间短暂、教学环境开放、教学设计巧妙、教学内容精致、教学形式多样、教学互动便捷等特点和优势,能够有效克服学生注意力分散、学习兴趣冷淡、教学氛围沉闷、师生互动缺乏、教学时空受限等弊端。高校应该激励广大教师积极开展“微课堂”教学活动,合理取舍和精心设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化宏为微,面向大学生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高校教师要综合运用启发式、探究式、专题式、案例式、问题式、情境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及声色俱现、图文并茂的教学形式,提升“微课堂”价值观教育效果,确保大学生专心听课、乐意接受、切实受益。

3.借用“微话语”,学会“微叙事”。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首先就要解决“入耳”的问题。如何让大学生愿意听、听得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摆在理论宣传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难题。如果一味套用书面语言、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单纯依靠理论说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无法“入耳”的,需要我们转换话语体系,运用叙事的方式说理。在微文化年代,宏观叙事逐渐让位于微小叙事,我们应该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妥当利用短小精炼、健康积极的网络热词、俏皮话、流行语进行“叙事”,清除话语障碍,拉近心理距离。要广泛搜集有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辟观点、精彩评论、典型案例、真实故事,善于将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长故事”改编为“短故事”,将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的“大道理”转化为“小道理”,用微言大义晓之以理、用凡人善举动之以情。要结合身边人、身边事创造和叙说故事,鼓励各式各样的“最美人物”深入大学生中间讲述“最美故事”,在现身说法中感化人心。

4.渗入“微生活”,满足“微需要”。习近平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8]“微生活”是当代大学生惯常的生活形态,要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知和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微生活”。一方面,要根据大学生“微生活”的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元素渗透到微小说、微漫画、微电影、微视频、微评论、微公益中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大学生的网络阅读、学习、消费、交友、娱乐,帮助他们培养健康文明的网络生活方式和理性平和的网络心态。另一方面,要密切关注和跟踪大学生的“微动态”,认真了解他们在微媒体、微平台流露出来的所思、所惑、所急、所需,对于表面看起来微乎其微、无关紧要的思想症结、情感纠葛、心理困苦、价值迷茫,绝不能掉以轻心,而要及时给予思想关怀、情感抚慰、心理疏导、价值引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满足他们健康成长、茁壮成才的需要。

5.加强“微协同”,净化“微环境”。“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9]人的正确价值观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良好教育和环境熏陶的产物,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价值观的塑造。由于“把关人”失守,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网络道德规范的制约力不强,微民的媒介素养不高,“微环境”污染严重,乱象丛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产生了诸多不良后果,亟需加强“微生态”治理,营造优良的“微环境”。净化“微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依靠高校的一己之力是根本行不通的,需要多方力量齐抓共管,通力合作,形成强大的“微协同”合力。各级党委和政府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和治理,坚持“依法治网”与“以德治网”相结合,综合运用行政、法律、道德手段,营造风清气正、健康和谐的“微环境”,使那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立的思想信息难觅藏身之地和渗透空间。移动互联网公司、新媒体运行商和从业人员、公众号、门户网站等,要有社会良知和职业操守,坚决抵制和清除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言论,不制造、不散布虚假信息。“网络红人”、“网络大V”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多向大学生传播“正能量”。另外,高校还要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不断提升媒介素养,做一个遵法纪、有道德、讲文明的现代“微民”。

[1]于安龙,刘文佳.微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4,(11):107-111.

[2]童登峰,韩弥明.“微文化”:自由与规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99-103.

[3]唐平秋,李勇图.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参与的现实审视与思考[J].教学与研究,2015,(5):91-97.

[4]刘邵宏.新媒体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N].光明日报,2014-07-02(13).

[5]张春美,陈继锋.微文化生态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67-71.

[6]张筱荣,王习胜.“微时代”背景下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4):52-57.

[7]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7-01-22](2017-02-20)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701/t20170122_66437.htm.

[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65.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72-173.

(责任编辑:孙书平)

An Analysis of the Micro Cultural Path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re Values of Universities

GUO Chao1, ZHANG Xiao-rong2

( 1. School of Marxism, Wannan Medical College,Wuhu 241002, China; 2. School of Marxism,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1, China; 3. School of Pharmacy, 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efei 230012, China )

Whe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universities meets the micro culture, it faces not only the opportunityies from the extension of space and time, the change of ideas, the improvement of methods and new forms of innovation, but also the new challenges of the shock to the leading forc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the digestion of the importance, the deconstruction of systematicness and the weakening of recognition. Therefore, it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implement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using the micro culture. To make good use of the micro media, occupy the micro position, create micro classroom, strengthen the micro education, and use micro discourse, learn micro narrative, as well as enjoy twitter Life, meet the micro need and strengthen the micro collaborative, purify the micro environment are current striving direction and focus.

socialist core values; micro culture; college students; implementation

2017-03-1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微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研究(16JDSZ2004)、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微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路径研究(AHSKQ2015D01)、全国高校学生工作重点课题“微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与践行路径研究(LX2016Z006)、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一般项目”(gxyq2017021)

郭超(1984-),男,湖南常宁人,讲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张筱荣(1980-),男,安徽无为人,副教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研究。

G41

A

1008-7605(2017)04-0062-06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大学生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