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网络政治话语权的调查与思考

2017-04-11夏自军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话语权话语权力

夏自军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 哲学科社教研部,郑州 450052)

青年网络政治话语权的调查与思考

夏自军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 哲学科社教研部,郑州 450052)

当代青年思维敏捷、思想活跃,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维权意识和民主意识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网络政治话语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家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网络政治话语权具有丰富的内涵、本质和特征。通过对网络利用力、政治话语识别力、政治话语分析力、政治话语传播力、政治话语创新力的实证调查和分析,青年网络政治话语权在进一步提升的同时,也存在着网络政治话语的权利与义务失衡、网络政治话语的权力与责任失衡的现象。因此,增强青年网络政治话语权,要优化青年网络政治话语的环境条件,增强青年网络政治话语设置自觉,参与青年网络政治话语主动对话,明确青年网络政治话语的责任义务。

青年;网络政治话语权利;网络政治话语权力

增强青年网络政治话语权,是保障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权和表达权并最终提升青年网络政治素养的关键所在。随着我国网络大国地位的确立和网络政治的开放透明,青年参与网络政治的热情不断高涨。然而,青年参与网络政治的状况良莠不齐,一旦青年网络政治话语权被滥用,就会变成脱缰野马,直接威胁网络政治安全和网络信息良性发展,进而威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对青年网络政治话语权进行辩证、客观、公正地分析,增强青年网络政治话语权,其价值日益凸显,意义重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网络政治话语权的涵义、本质和特征

(一)青年网络政治话语权的涵义

“话语”是一个舶来品,最初运用于语言学领域,后扩展到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其他领域。法国哲学家、思想家米歇尔·福柯首次提出“话语即权力”[1]的著名命题,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则从文化领导权的视角提出了“话语权”的合法性问题,福柯的“话语权力”和葛兰西的“领导权”[2]奠定了当今话语权研究的理论基础。

关于话语权的涵义,国内外专家学者各执一词,众说纷纭。大致说来,国外专家学者多从“权力”的角度来定义“话语权”。米歇尔·福柯在就任法兰西学院教授的就职演说《话语的秩序》中将话语与权力结合起来。他认为,任何话语都是权力的产物,话语与权力密不可分,话语权具有强烈的排他性,一旦形成便有自己特定场域空间和意义世界。另一位法国思想家皮埃尔·布尔迪厄认为,话语权是一种象征性权力,也是一种隐性权力,社会中任何权力的运作,都离不开话语的使用和运作技巧。可见,与硬权力、具有刚性特质的世俗权力不同,话语权是一种软权力,其隐藏在知识和理性中的柔性特质极大地消解了人们的逆反心理和敌对心理。

我国多数学者则从“权利”的角度对“话语权”进行阐释。南京大学陈堂发教授认为,话语权是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言说与表达的民主政治权利,是社会在尊重自然权利和崇尚理性法则之下私权利对抗公权力的状态。[3]中国教育报总编刘华蓉认为,话语权是公民参与公共事务和国家事务发表意见的权利,是一种参与权和表达权的体现。[4]中国人民大学郑保卫教授认为:话语权是公民运用媒体对其关心的国家事务、社会事务以及各种社会现象提出建议和发表意见的权利,是公民的一项不可让与和剥夺的民主权利。[5]

事实上,话语权具有话语权利和话语权力双重内涵。话语权利是社会公众与生俱来的说话权、发言权和表达权,强调的是话语资格和自由;话语权力则是社会公众彰显话语的身份资格、竞争冲突、支配控制和传播影响的能力,强调的是在排斥异己语言和扩散同质话语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影响力和控制力。公民不仅有说话、发言和表达的权利,还应保证话语表达的效果、力量和影响,达到让人倾听的目的。对于公民的话语权利,只要遵循法律法规、道德和他人隐私的背景下都是不可限制、剥夺和侵犯的;而对于公民的话语权力,则需要从国家宏观层面来构建保证公民拥有一种说话的有效社会环境、体制机制。

由此,话语权可定义为:在一定的时空环境下,能够产生一定的现实影响力的参与权和表达权。一定的时空环境能够保证话语的有效性,产生一定的现实影响力,是话语权力的体现;而参与权和表达权则是话语权利的应有之义。

理解了“话语权”的涵义,那么阐释“网络政治话语权”就可迎刃而解。所谓“网络政治话语权”,就是指在一定的网络空间环境下,能够对政治现象和问题产生现实影响力的参与权和表达权。网络政治话语权有三层递进涵义:对相关政治现象和问题说话的权能、对相关政治现象和问题说话的权利以及权利获得后带来的现实话语权力。权能是权利能够实现的现实可能性,权利是权能现实化的结果。例如,当网络政治话语权被滥用受到政府管制时,权能层面受到威胁;一旦政府放松对网络政治话语权的管制,权能就转化为权利,即网民就享有网络政治的参与权和表达权。然而,网络政治话语权利的获得只是虚拟的权利,拥有网络政治话语权利不一定都能够带来网络政治话语权力,真实的网络政治话语权力则需要客观的良性网络环境和主观的现实努力才能获得。

(二)网络政治话语权的本质

从以上分析看,网络政治话语权既包括网络政治话语权利,又包括网络政治话语权力。网络政治话语权利与网络政治话语权力二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网络政治话语权力来源于网络政治话语权利,网络政治话语权力的产生必须以网络政治话语权利的获得为前提。也就是说,先有网络政治话语权利,然后才有网络政治话语权力。一个人连网络政治话语权利都没有,何谈具有网络政治话语权力。同时,获得的网络政治话语权力反过来又可以更好地维护网络政治话语权利。但是,相对于网络政治话语权利,网络政治话语权力是工具、手段,而不是目的,网络政治话语权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网络政治话语权利等政治权益。可见,网络政治话语权的实质是一种政治权利和政治利益,本质就是一种“政治权益表达权”。

(三)网络政治话语权的特征

与传统媒介政治话语权不同,网络政治话语权具有一些显著特征。

1.话语权主体的平等性。网络政治话语权的获得是以网络为平台,而网络的匿名性、虚拟性等特征,使网络政治话语权主体具有平等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身份是平等的。凡是上网的网民,不论地位尊卑、财富多寡、文化高低、声望大小,都可以成为网络政治话语权的主体,网络面前人人平等;二是机会是平等的。凡是上网的网民,只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不侵犯别人隐私的前提下,都平等的享有政治话语权的机会。

2.话语权客体的敏感性。网络政治话语的客体是网民感兴趣并参与讨论的议题。这些议题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其中最为突出、影响最大的还是关乎意识形态、反腐倡廉、国家安全、网络问政、政务公开等重大敏感问题的事件。由这些敏感事件激发的议题往往是争论激烈的,甚至含有偏激的和不理性的成分。但网络政治话语更能反映真实的舆情民意,影响也更大,往往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美国利用强大的网络话语攻势西化、分化我国图谋从来不会停止,这种图谋与国内随声附和的杂音、噪音相呼应,我们的网络政治话语权的被动局面未能得到根本扭转。因此,我们除了在网络上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同时,还要反映不同层面的政治利益和需求,彰显每个个体的网络政治话语权,更要揭露国内外敌对势力故意设置网络政治话语的险恶用心,坚决反击西化、分化我国的网络言行。

3.话语权平台的多元性。网络政治话语权的平台是网站及其各类传播形态。首先是政府网站。如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政府网等八大国家级重点新闻网站以及北京千龙网、上海东方网等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其次,是商业网站。如网络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提供的诸如新浪、网易、搜狐等主流门户网站。再次是民间网站。我们在加强网络政治话语权平台建设时,既要用好传统媒体又要瞄准新兴媒体业态前沿,以确保我们的话语权载体不断占据技术制高点。第四就是各类网络传播形态,诸如BBS、NSN、 QQ等尤其是微博、微信、微博客的广泛应用,开辟了真正意义上个人化时代,最大程度上实现了话语权的平民回归,极度放大了相同声音覆盖范围和力度,形成了很多人的共同意志和集体行动,推动现实利益诉求的实现和满足。如何整合各类网站传播形态,打造强势网络话语平台,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4. 话语权传播的多向性。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新兴媒体具有分散、多点、互动、海量、无界等特点,为话语权的辐射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使得网民能够实现政治话语自主生产和多向传播。传统政治话语权“你说我听” 的单向传播方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人人既是传播者又是接受者”的双向互动和多向传播。任何一个信息发布者都可以依据全社会共享的第一手资料来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政治意愿,当受众看到这些报道、解释和评论时,马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言论进行信息反馈,信息发布者针对网友留言进行回复,这样传者和受者就在“自主发布信息—得到反馈—探讨交流”中不停地进行角色交换。这种信息传播的多向性,使传者和受者的话语权无疑会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二、青年网络政治话语权的现状

网络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新兴的手段,为青年网络政治话语权提供了全新的渠道和平台。新兴网络媒体的自由性、平等性、开放性、交互性、公共性和包容性激发了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热情,给予了青年张扬政治个性的空间,并以此来满足自己的政治话语权需求。由于受多样化的网络信息来源、多头管理的网络空间以及青年自身特点等多种因素制约,青年网络政治话语权的效用和质量大打折扣。青年网络政治话语权日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2016年5月至7月,课题组开展了对“青年网络政治话语权的现状”的调查研究。

本次问卷调查的总体情况:

总样本量:共发放调查问卷5300份,回收有效问卷4986份。

问卷类别:有效青年学生问卷2754份(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占23.9%,大学本科生占34.8%,专科及其以下学历占31.3%),有效社会青年问卷2232份。

调查范围:东、中、西部地区7个省(直辖市):上海、山东、河南、河北、北京、山西、陕西。

样本选取:每省(直辖市)选取3所大学(含一所职高),社会青年样本选取与当地青年大学生相匹配。

调查方式:匿名填写。

此外,课题组深入到部分高校、企事业单位对青年学生、工作人员进行立体式访谈、小组访谈和深度个案访谈,还面对面访谈5位传播学、社会心理学、法学等方面的专家。

通过对青年的网络利用力、政治话语识别力、分析力、传播力和创新力进行有效甄别和分析,课题组得出结论:随着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的广泛普及和青年参政议政意识的增强,青年网络政治话语权有不断提高的趋势。

(一)网络利用力

网络利用力是青年拥有网络政治话语权的先决条件。网络利用力如何,直接影响网络政治话语权的使用效果。调查问卷显示,54.5%的大学生、50.8%的社会青年上网时间每周增加1-6小时,27.4%的大学生、29.1%的社会青年选择每周增加7-12小时,13.7%的大学生、15.5%的社会青年选择每周增加13小时以上,仅有4.4%的大学生、4.6的社会青年选择上网时间减少或增加1小时之内;在问及“您获取政治信息和热点事件评论的最主要途径是什么?”有63.2%的青年选择“网络”获取政治信息和政治评论,选择“电视”占30.3%,而选择“报纸杂志”仅占6.5%;“会不会在网络上利用微博客发帖或发表言论”,有36.6%的青年认为“经常会发”,47.7%的认为“偶尔发一下”,仅有15.7%的选择“完全不发言”。这表明青年不仅上网时间不断增加,而且选择网络新兴媒体关心国内外大事的比例远高于传统媒体,更为重要的是绝大多数青年能自觉利用网络互动功能发表自己的政治观点、态度和意愿,而能否利用网络新媒体的互动功能是衡量网络利用力的最重要指标。

(二)政治话语识别力

政治话语识别力是青年掌握网络政治话语权的重要条件。如不能及时跟踪和全面掌握各种网络政治话语事件和话语信息,就必然缺乏能力和机会同各种社会思潮的对话、互动、争鸣,势必会失去网络政治话语权的主导性。近年来,网络上出现了一些新的或隐或现或晦或涩的且广为传播的热门网络话语。在调查中,“你见过一些网络热门话语并理解吗?”,16.4%的青年表示见过并且理解,41.6%的青年表示见过只理解一部分,38.3%的青年表示见过但不明白,而4.8%的青年表示完全没见过。这说明青年的话语识别力具有一定基础,但亟待进一步提升。只有识别各种网络话语及其反映的思想政治文化信息,青年才能主动掌握网络政治话语权。

(三)政治话语分析力

政治话语分析力是青年提升网络政治话语权的内在要求。青年不能囿于各种网络政治话语,而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刻分析网络政治话语,敏锐捕捉其利益主体、诉求内容、传播轨迹、背后意图、主要受众、影响深度等,为提升网络政治话语权创造条件。在我们的调查中:你如何看待美国提出的“网络自由论”,55.8%的青年选择美国利用网络霸权输出自己的意识形态,干涉他国网络主权,26.3%的青年选择这是一种进步,体现了自由民主平等思想,17.9%的青年选择完全不了解。这表明青年提升网络政治话语权有效抵御和防范西方敌对势力思想渗透和文化殖民的严峻性和重要性。青年如果不对这种网络政治话语进行深刻分析和解读,就不可能充分认识到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中国的政治图谋和网络政治话语背后的真实意图,就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沦为美国“网络自由”的代言人。

(四)政治话语传播力

政治话语传播力是青年彰显网络政治话语权的应有之义。青年只有对网络政治话语自主设置和主动传播,才能彰显网络政治话语权和话语能力。没有网络政治话语的自主设置权利,缺乏网络政治话语的主动传播能力,必然导致青年网络政治话语的“集体失声”。全国思想宣传部门和新闻舆论部门要主动抢占国内外网络政治话语阵地,提高青年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鼓励青年主动设置网络政治话语,并大力传播网络政治话语,避免网络政治话语的“集体失声”。问卷调查显示,72.4%的青年认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很有意义,18.5%的青年认为意义一般,仅有9.1%的青年认为没有意义。

(五)政治话语创新力

政治话语创新力是青年拥有网络政治话语权的核心要素。青年如果不能紧扣时代的脉搏,不能立足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和文化建设实践,就难以创新网络政治话语。不仅如此,青年还要把党的创新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网络政治话语中,以正确价值观为“魂”,以适合网络政治话语方式为“形”,创新网络政治话语的话语体系、思想内容、表达方式等。调查问卷表明,65.6%的青年对网络出现的新事件、新言论、新话语选择“有选择的加以使用”,12.7%的青年选择“一笑了之”,选择“模仿套用”和“没反应”的青年比例各占10.4%、11.3%。

伴随着青年网络政治话语自主、平等、理性参与和表达的同时,青年网络政治话语也容易表现出非理性、情绪化甚至极端化。这种网络政治话语权的滥用,导致网络政治谣言和流言的飞速散布,尤其是引发越来越多的重大群体事件,严重威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首先,青年网络政治话语的权利与义务失衡。权利与义务,是一对孪生兄弟,谁也离不开谁。有权利必有义务,权利与义务相互衔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青年在自由、平等地享受网络政治话语权的同时,必须承担对自己政治话语负责的义务,绝不是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地歪曲事实或谣言惑众。问卷调查显示,近九成的青年认为,近年来群体事件演化的拐点,就是由于网络谣言的疯狂传播;近八成的青年认为,正是由于缺乏传统媒体人的信息把关,才导致网络上的流言蜚语;在关于网络谣言之所以为社会大众所接受的原因分析中,近七成的青年表示,诱导因素在于传播者利用现实社会的某一事件,背景在于传播者的合理利益诉求无法得到满足而滋生的消极情绪,容易引起相同背景的社会成员的情感共鸣。可以说,由政治话语的权利滥用而导致的网络谣言,是青年网络政治话语的权利与义务失衡的一个显著标志。

其次,青年网络政治话语的权力与责任失衡。正如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一样,权力与责任也是不可分割的。青年在网络空间行使政治话语权利时,不能忘记自身承担的政治话语权力责任。权力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利党利国利民;运用得不好,误党误国误民。调查问卷表明,“你对网络政治话语的权力滥用可能导致的后果?”调查中,86.2%的青年选择政治话语的权力滥用是导致社会舆论危机的根源,73.8%的青年认为政治话语的权力滥用导致社会大众民意被操纵,76.5%的青年选择政治话语的权力滥用给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提供了便利途径。可以说,为一己之利或别有用心而蛊惑大众的网络情绪,是青年网络政治话语的权力与责任失衡的一个重要标志。这种政治话语的权力滥用,不仅严重恶化事态后果,也极大地降低了政府的权威和信誉,对此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三、增强青年网络政治话语权的进路

(一)优化青年网络政治话语的环境条件

增强青年网络政治话语权,首要的是塑造清朗网络环境。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这是增强青年网络政治话语权的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提出要加快网络立法进程,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努力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近年来,国家网信办持续开展“净网行动”、“剑网行动”、“护苗行动”等专项整治活动,有效遏制了网络乱象,净化了网络雾霾,发布“微信十条”、“账号十条”、“约谈十条”等约束和规范网站依法办网、文明办网,集中整治上网违反“九不准”、“七条底线”等违法违规信息,推动依法上网正向生长,改善网络舆论生态,汇聚网络正能量,为青年网络政治话语权提供了良好网络生态。

网络政治话语是以网络安全和网络信息化发展为基础,没有网络安全和信息发展的支撑,就不可能增强青年网络政治话语权。习近平指出,网络安全和网络信息化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要同步推进,并提出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加快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信息,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我国网络安全和网络发展虽取得重大进步,但在当下互联网格局中,从全球根服务器到顶级域名管理,美国都占据话语权。他们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优势和网络话语霸权,不断向我国输出西方价值观念,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严重威胁我国网络主权。因此,增强青年网络政治话语权,必须掌握网络核心技术,促进网络安全和网络信息化发展。

网络空间话语权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反应快、有深度、有远见、作风良的青年网络话语队伍,是增强其网络政治话语权的有力保障。互联网主要是年轻人的事业,要增强青年网络话语权,不仅要不拘一格降人才,还要提高话语队伍的媒介素养,使他们具有既掌握网络技术又遵循网络信息传播规律,既熟悉网络政治话语体系又善于扑捉网络热点事件的素能。这支队伍,政府民间要有,海外本土也要有,专业业余更要有,否则,国家政权就不能巩固。

当然,增强青年网络政治话语权,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大环境是前提。但具有这个前提,并不意味着就拥有网络政治话语权。话语权的大小强弱,与话语的影响力和引导力息息相关。增强青年网络政治话语权,还应从其它方面下功夫。

(二)增强青年网络政治话语设置自觉

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网络技术优势和网络话语霸权,不断抛出各种网络政治话语议题,兜售西方政治价值观,以达到西化、分化我国之图谋,如“中国威胁论”、“中国衰退论”、“网络自由论”、“普世价值论”、“人权至上论”、“文明冲突论”等。这些网络话语误导世界网络舆论,有损我国国际形象。面对西方网络政治话语的强势推销与渗透,我国网络政治话语权设置还处于守势和弱势。要改变这种落后局面,必须自觉主动地进行网络政治话语设置,并向广度和深度推进。

网络政治话语设置,要遵循内容重要、别人关切又对我有利的原则。例如,关于中国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问题,关于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史问题,关于“一国两制”问题,关于我国人权发展成就问题,关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的发展理念问题,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问题,关于我国解决南海和钓鱼岛的政策问题,关于我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问题等。这些问题对我重要又有利,国际社会也普遍关心,一旦向青年讲清楚,有利于增强青年网络政治话语的自觉与自信。

网络政治话语设置,要坚持以人为中心,一切围绕人、关注人、发展人、为了人,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大众,围绕大众重大关切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解决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忧、所患,提供有广度有深度又有价值的网络政治话语产品。网络政治话语设置又要善于贴近话语对象,特别是青年的社会背景、生理心理、政治阅历、疑惑所在、情感所需、利益所求和关注的兴奋点,才能碰撞火花,形成共鸣。另外,网络政治话语设置还要增强政治话语的说服力,讲清楚政治话语的法理依据、事实依据、情感依据;要增强政治话语的主动权,善于抢占话语先机,先声夺人、先入为主。只有这样,才能在多元网络话语中,不断增强青年网络政治话语的主动性,牢牢把握青年网络政治话语的主导权,全面提升青年网络政治话语的辐射力。

(三)参与青年网络政治话语主动对话

增强青年网络政治话语权,核心在于主动参与网络政治话语对话。缺乏对话的网络政治话语,是没有经过检验和锤炼的话语,就不可能凝聚青年的共识和精神力量。面对各种思想文化更加频繁的交流、交融、交锋,面对各种政治文化利益相互交织、错综复杂,面对多种西方思想文化的冲击,必须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主动参与网络政治话语对话。毛泽东曾指出:“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6]真善美与假恶丑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因此,增强青年网络政治话语权也需要主动参与对话,在各种错误思想文化的交融交锋中得到发展。

参与网络政治话语对话,需要密切关注网络政治话语动态,正面回应热点焦点问题,答疑解惑,合理化解争议,尤其是把握青年的利益诉求,让青年在各种网络话语议题中形成符合客观事实、符合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符合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的认识,防止因错误网络舆论诱导引发非理性、情绪化的行为,从而影响青年健康成长和社会稳定。

(四)明确青年网络政治话语的责任义务

增强青年网络政治话语权,关键在于明确青年网络政治话语的责任义务。当代青年思维敏捷、思想活跃,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维权意识和民主意识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网络政治话语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家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但青年由于自身的知识面和社会阅历的欠缺,在行使网络政治话语权时,难免会产生不成熟、不理智的想法和行为。因此,应进一步让青年人明确网络政治话语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增强政治责任感和政治义务感。

青年不仅要明确网络政治话语责任义务,还应该扩大知识面,全方面多层次地了解各种网络政治信息和政治事务,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当前的政治理论、政治形势和政治体制,增强自身的网络信息甄别能力和政治判断力,塑造政治责任感和政治义务感,并通过政治理论知识教育和正确参与社会活动,形成独立、正确的政治判断,提升政治话语素质和能力,避免被他人利用和操纵。

[1]汪安民,等.福柯的面孔[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125.

[2]潘西华.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65.

[3]陈堂发.媒介话语权[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1.

[4]刘华蓉.大众传媒与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6.

[5]贾奎林.谁在说话?[J].新闻爱好者,2007,(4):44-45.

[6]毛泽东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0.

(责任编辑:孙书平)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flection on the Power of Network Political Discourse for Youth

XIA Zi-Jun

(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Party School of CPC Zhengzhou Municipal Committee , Zhengzhou 450052, China )

Contemporary youth think quickly and are active in mind, as well as have strong patriotic spirit and the spirit of innovation. With further awareness of rights and democracy, to a certain extent, they promoted the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olitical civilization in China using their network political discourse. The network political discourse right has its rich connotation, ess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network utilization force, political discourse recognition force, pol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force, political discourse communication force, political discourse innovation force, further promotion of youth internet political discourse can be found, while the imbalance phenomenon of youth network political discours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and youth network political discourse power and responsibility can also be concerned. Therefore, to strengthen the youth internet political discourse right, we must optimize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f youth internet political discourse, enhancement of youth internet political discourse set consciously, participation of youth internet political discourse initiative dialogue, clear youth internet political discourse of responsibility obligation.

youth; network political discourse right; network political discourse power

2017-02-20

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社科联专项调研课题“维护青年网络政治话语权研究”(QSNYJ2016247)

夏自军(1971-),男,河南罗山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政治、行政管理与法律研究。

C913.5

A

1008-7605(2017)04-0047-06

猜你喜欢

话语权话语权力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中国如何争夺LNG市场话语权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社会共治”中的话语权争夺战
权力的网络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
唤醒沉睡的权力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