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2010—2014年中国财政教育支出

2017-04-08刘林

财税月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问题与建议结构

刘林

摘 要 财政教育支出也称财政教育经费经费,是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的是政府在教育事务方面的财政支出。随着当今世界竞争的不断加剧,教育的发达程度、教育投入水平,逐步成为大国国际地位的评判标准。本文首先简单概述2010-2014年我国的财政教育支出总体情况,再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财政教育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最后给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教育支出;结构;问题与建议

一、2010-2014我国教育支出发展概况[1]

从上述表格中不难发现,随着我国经济总产量的不断发展,我国财政教育支出也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从10年的14607.06亿元增长至14年的26420.58亿元,涨幅接近80%,我国财政教育支出保持着在绝对数量上的高速增长。

细化教育支出,教育支出一般可划分为初级教育支出、中等教育支出、高等教育支出。

上述數据表明,在各级教育支出中,高等教育支出金额一直高于其他级别的教育支出,并且,普通小学教育支出以及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支出数额较小。从财政教育支出在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上的资源配置来看,由于初等教育的公共物品属性,使其社会收益率和私人收益率均高于高等教育,因此,国际普遍认为,对初等教育的投入应高于高等教育的投入。

二、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偏低

2012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占GDP比重首次超过4%,远不及发达国家财政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统计数据表明,当前世界各国财政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平均水平为7%,以欧美为代表经济发达国家的财政教育支出占到GDP的9%左右,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国家GDP占比也达到4.1%。而在12年之前,我国一直追求教育支出占GDP比重4%。

(二)财政教育支出结构的不平衡,三级教育经费投入比例不合理

为促进高学历人才的培养,我国大力扶持高等教育的发展,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相关数据表明,我国三级教育生均经费与人均GDP的比例为0.06:0.18:1.96。【3】但是,经济学家从各级教育的效益出发认为,发展中国国家教育财政经费在三级教育中的合理分配应该是1.5:1:0.6,而目前我国的初等教育的投入经费过低,而对大学教育的投入过高,造成对实际财政教育经费支出的使用效率低下。

三、针对上述数据分析得出的中国财政教育经费支出的问题,下面将给出一些对策进行解决

(一)加大教育支出投入力度,促进教育支出的稳步提高

优先保证财政支出对教育事业的支出,加大经济的发展力度,优化经济发展质量,提高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健全财政教育支出的监督机制,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

(二)扩宽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增加教育经费总支出

近年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一直维持在教育支出总量的80%左右,因此,增加财政教育支出成为增加教育总支出的关键。而政府公共财政能力是有限的,从根本上来说应该拓宽教育经费来源,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机制。例如:通过发行教育公债,筹集专用性资金用于发展教育事业

(三)促进教育支出结构改革,形成合理的三级教育支出结构

文章上述已阐述,我国的三级教育支出结果与我国发展中国家的客观现实不相符合,过分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对初等以及职业技术等学校投入过低。为解决这一缺陷,国家应该加大对三级教育的投入的相关调研工作,进一步了解初等教育对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加大对初等教育的扶持,把有限的教育经费更多投入到收益率较高的初等教育中去。

以上对中国财政教育经费支出的分析只是针对相应的数据而提出的,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还存在其他问题,如地区支出不合理、城乡二元支出差距过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影响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对于提高民族素质、巩固大国地位起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人才的竞争,逐步成为当今世界竞争的主流。随着我国财政教育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国民素质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效益进一步提高。同时,在财政教育中暴露的问题也必须引起国家的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年鉴

[2]2010-2014各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财政教育经费执行情况

[3]程瑞媛.我国财政支出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金融经济,2014

猜你喜欢

问题与建议结构
当型结构与直到型结构的应用
渠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问题分析与建议
发现“结构一样”,积累“基本图形”
关于中职美术教学的几点思考
物质结构规律归纳
强制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 遏制上市公司舞弊行为的可行性分析
挖掘对称结构,简化解题过程
半包围结构
汪曾祺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