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管理中风险因素分类探析

2017-04-06李森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32期
关键词:风险因素体育教学风险管理

李森

摘 要:体育在高校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肩负着为社会培养综合性人才的任务。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风险因素众多,容易导致学生受伤,是高校教学需要重点控制的问题。以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体育教学风险的控制有着独特的见解和策略,就当下高校在体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解决策略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關键词:高校;体育教学;风险因素;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32.074

体育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人才培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体育涉及到身体健康甚至是国民经济的发展,在高校体育教学开展中,由于项目自身特点,锻炼者的动作不到位等问题均可导致学生受伤,体育运动的风险大量存在。要加强高校体育管理,就要了解其风险因素,并且从设施、教学方法和理念上进行改变。

1 高校体育管理的风险因素分类

高校体育管理的风险因素主要为物质因素、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体育安全风险无处不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不合理、教学设施的不全面等因素均会造成体育管理风险。

1.1 体育管理中的物质因素

物质因素在于体育场的设施安全性上,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多数高校的体育设施能够达到基本的安全需求。但大学扩展严重,学生的数量急速增加,呈现出设备不足的现状,一些设备还存在安全隐患。运动场馆不足是潜在的安全因素之一,缺乏相关配套设施,在场地的安排上未能做出合理的规划。在施工上,由于监管不严,造成设备在某些细节上存在不合格现象。对于体育场地的教学安排不合理则是教师造成的主要安全隐患,当然,只要学校的基本条件达到要求,这一问题基本不会发生。最后,我们说体育器材是教学的必需品,体育器材在设计上和使用上的不合理将造成运动员的受伤。体育虽属于统一教学、统一管理,但对于器材的管理则存在重视程度不足问题,使用一段时间器材就很容易出现问题。

1.2 体育活动中人为因素

学生是体育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学生的运动能力和方法将影响教学和管理。人为因素是造成高校体育教学效率低下的重要因素,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教师的理念。学生对体育的看法等问题均存在。人为因素是可控因素,体育教师是改革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对于体育的看法,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体育观。同时,人为因素的造成还包括教师和其他体育工作者。要改变高校体育管理中的风险因素状态,首要问题在于确保体育教学的合理性。在学生时代,体育虽作为大多数人的爱好,很多学生并未掌握正确的要领,对体育项目的认识也存在不足,直接造成了体育安全风险增多。在很多既定课程中,未必符合学生的兴趣特点,课时少也很难让一些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尤其是在游泳这类课程中,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学生的自救意识差,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1.3 体育教师的素质影响

体育教师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经验、提供专业的动作指导,还要负责体育学生的安全,教师一方面要合理维持课堂教学秩序,一方面要将其控制在正常的范围之内。但现代教师在改革过程中发展缓慢,忘记动作示范很可能导致学生受伤。教师的素质影响了起是否能够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也能够对其采取保护措施。在长久的教学中,个人身体上的疾病很难被教师发展,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学风险的发现。

1.4 体育活动所处的环境因素

体育教学环境氛围校内和校外两种,在发展过程中,体育环境确保了体育的顺利进行,但体育环境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比如空气的问题。体育造成的风险会带来学习态度的不积极,在教学中,危险因素还具有不可预见性,危险因素并不完全是我们可以想象的影响因素,而可能是与环境等其他条件相关联的影响因素。在所处环境中,如果设计不合理则会造成紧急救援不解释。教师要对教育场馆进行管理和监督,要确保学生的安全。当然,环境对于高校体育管理的影响远不止这些。体育管理风险还受到周边环境、交通的影响。外来人口过多就会导致当地学校存在安全隐患。最后,在体育教学中,还具有一些不可预测因素,如自然年因素。对这部分因素,教师要做到合理安排体育教学时间,一旦出现天气变化立即终止体育活动。对于不可避免事故要制定应急方案,要做到最小程度的伤害,从而确保体育锻炼或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2 加强高校体育管理中的风险因素管理策略

2.1 提高体育安全风险管理意识

从整体上讲,体育教学的风险因素主要来自于不认真,隐私意识管理尤为重要。高校要建立专门的安全防护小组,进行培训和相关风险因素分析,使广大的体育管理人员能够认识到这一点。最后:安全防范意识不是一纸文书,当然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只有提高体育的安全风险意识,才能确保体育教学的安全。因此要给予更多的重视。并且,要针对体育项目的开展来对其风险进行评估,始终将安全问题放在体育课堂教学的首位,找到安全隐患的处理措施。

2.2 加强体育教师综合素质

作为体育教学的执行者与引导者,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将决定最终的教学结果。现代教育理念要求体育教师不仅要具有专业的知识和标准的动作示范能力,还要真正做到高度负责,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想问题,去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也能够借此来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体育风险无处不在,只有树立正确的思想,才能减少体育教学中的安全事故。

2.3 加强高校体育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

要满足高校体育教学的基本需求,还应从设备的增加和完善入手。一方面,要为广大的在校生提供足够的体育设施,满足教学和课后体育锻炼的要求。一方面,要加大对体育设施的维护力度,及时维修或更换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教师要熟悉设备使用流程,时刻以“安全第一”的理念出发进行教学。此外,对于环境建设的监管也是高校的主要任务,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要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并通过积极努力,以实现制定的目标。在一些偏离市区的学校中,要加强校外人员的管理。对高校而言,还要加强体育以外的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以便于更好的保证学生的安全。

2.4 加强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自我保护能力

要确保体育管理风险,核心问题还在于要确保大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自我保护能力。在体育运动中,教师应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正确的运动姿势和理念,而且要教给学生较多的安全法则。学生不仅要注意自身的安全,还要在运动中注意队友的安全。在发生安全事故之前做好预防,在事故发生时能够急中生智。教学中,除了技能教学外,可以增加突发事件的处理教学,增强学生是安全防范意识,在任何条件下都能确保自身安全。

3 总结

体育教学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因此,现代体育强调终身教学,然而体育运动难免会存在安全隐患,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学中加强管理,对风险进行预判,并且通过教师指导,学生意识提高等多种方式来加强管理,降低风险,确保体育运动安全。高校体育风险管理任重而道远,需要全体师生以及整个教育部门共同的努力,从思想上,方法上以及教学内容上实施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实现良好的体育风险管理,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观。

参考文献

[1]黄晓灵,黄菁,叶春等.学校体育安全事故的现状及成因——以重庆市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04).

[2]王子朴,孙学明.我国学校体育生命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J].体育学刊,2012,(05).

[3]王菁,于善旭.体育伤害事故阻滞学校体育正常开展久治不果的致因与治理[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05).

[4]李洪川,许晓明,张雪霞等.对近20年国家出台学校体育法规政策的梳理与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09).

猜你喜欢

风险因素体育教学风险管理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户外俱乐部活动的风险因素识别与分析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