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65例临床特点分析

2017-04-03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471000贾玉枝张国强许俊钢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20期
关键词:病史空洞抗结核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471000)贾玉枝 张国强 许俊钢

肺结核和糖尿病均为我国常见的慢性病。我国是全球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是全国十大死亡元凶之一。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患病人数逐年增高并有年龄年轻化的趋势。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两者相互影响,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现将我院近期65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05 月在洛阳市中心医院感染科住院,初次诊断为肺结核且合并糖尿病的患者65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23例,最小年龄28岁,最大年龄67岁,平均年龄(48.94±8.350)岁。

1.2 诊断标准 糖尿病的诊断按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空腹血浆葡萄糖≥7.0mmol/L或随机血浆葡萄糖≥11.1mmol/L或OGIT试验2h血糖>11.1mmol/L。符合上述标准之一者,在次日复诊时仍符合者确诊。肺结核病的诊断标准按2000年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指定的《结核病诊断和治疗指南》。在排除原发型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及其他肺外结核。痰菌涂片阳性或培养阳性和(或) X线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病变,抗结核药物治疗后肺部X线表现好转,符合两者之一即可确诊肺结核。治疗上给予异烟肼(INH,H),利福平(RFP,R),乙胺丁醇(EMB,E),吡嗪酰胺(PZA,Z)四联抗结核治疗。

2 临床分析结果

2.1 第一症状分析:无症状,体检发现者4例(6.2%),咳嗽、咳痰25例(38.5%),咯血或痰中带血5例(7.7%),盗汗8例(12.3%),体重下降5例(7.7%),酮症酸中毒2例(3.0%),发热13 例(20%),胸闷3例(4.6%)。

2.2 合并基础疾病分析:高血压10例(15.3%),冠心病12例(18.4%),慢性阻塞性肺病31 例(47.7%),肺癌2例(3%),支气管扩张3例(4.6%),支气管哮喘4例(6.2%),乙型病毒性肝炎3例(4.6%),肾功能不全2例(3%)。

2.3 检验情况分析 血常规 白细胞>10.0×109/L30例(46.2%),血红蛋白<100g/L45例(69.2%),血红蛋白<90g/L36例(55.4%),血红蛋白<80g/L27例(41.5%),痰抗酸染色阳性40例(61.5%),结核抗体阳性20例(30.8%),痰TB-DNA阳性50例(76.9%),血沉>50mm/h55例(84.6%),糖化血红蛋白>8%46例(70.7%),糖化血红蛋白>9%37例(56.9%),糖化血红蛋白>10% 28例(43.1%)。

2.4 影像学情况分析 病变呈多个肺叶或肺段分布,以渗出性病变为主15例(23%),干酪浸润病灶为主27例(41.5%)。增殖病灶为主11例 (16.9%),伴空洞者42例(64.6%),其中,单发空洞18例(27.7%),多发空洞24例(36.9%)。

2.5 糖尿病病史 发现糖尿病病史>10年35例(53.8%),病史>5年39例(60%),病史>3年45例(69.2%),病史>1年52例(80%),病史<1年5例(7.7%),住院发现糖尿病8例(12.3%)。

2.6 定期随访,治疗6月后对疗效不佳20例患者行耐药检测,18例(24.6%)出现耐药发生,单耐异烟肼7例(10.8%),单耐利福平9例(13.8%),单耐乙胺丁醇6例(9.2%),耐异烟肼+利福平5例(7.7%)。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由于免疫力下降,糖、脂代谢的紊乱,比普通人更容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1],据有关报道大约为正常人的4~8倍[2]。而糖尿病患者感染肺结核后,糖尿病需控制饮食却使患者营养素缺乏,肺结核需增加多种营养来提高机体免疫力,这就是肺结核与2型糖尿病之间相互促进恶化的因果关系[3][4],因此临床表现多变,二者相互影响,致使病情复杂。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导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血糖及组织内糖增高,甘油三脂、胆固醇等游离脂肪酸增加,血液黏度增加,微循环障碍,组织血液供应减少,机体的防御功能减弱,影响了局部组织对感染的反应。持久的高糖环境有利于结核菌的生长繁殖,尤其在呼吸道。糖尿病代谢紊乱导致肝脏转化维生素A功能下降,致使呼吸道黏膜上皮完整性受损,防御功能下降,这些变化为结核杆菌感染提供有利环境条件,也是诱发结核病的主要原因。

总结相关文献发现,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常见症状为咳嗽、咳痰、发热、盗汗、咯血,也有部分患者完全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临床中常见部分男性患者由于长期吸烟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出现肺结核引起咳嗽时误认为是长期吸烟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就诊时肺部病变重,出现空洞。咳嗽症状时间越长,空洞越大,痰菌阳性率越高。实际工作中,对于肺结核治疗过程中未能达到预期疗效,甚至病变范围扩大等情况,均应考虑是否存在合并糖尿病的可能[5]。

和抗生素的应用会产生耐药一样,抗结核药物的应用也会产生耐药问题。耐药结核病的流行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6]。根据《全国结核病耐药基线调查报告(2007~2008年)》结果,全国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总耐多药率为8.32%,其中初治肺结核总耐多药率为5.71%,复治肺结核总耐多药率为25.64%[7]。总广泛耐药率为0.68%,其中初治肺结核为0.47%,复治肺结核为2.06%。肺结核治疗过程发生耐药,其原因有药物因素、还有非药物因素如细菌的滞留性、宿主因素、社会因素、医源性因素。实际工作中,除外其他因素,糖尿病也是主要的宿主因素。

对每一个糖尿病患者都应进行肺结核病的初筛,对每一个肺结核患者都应实行糖尿病的检测。注意以下几点:①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查肺部X线片,并且非典型的影像学表现更为多见。②糖尿病患者若出现呼吸道症状,结核中毒症状,或血糖控制较好却又出现长期的血糖波动时,应警惕肺结核的发生,应常规行X线胸片,反复查痰抗酸杆菌,细菌学检查。③对于肺结核患者,若治疗效果不佳,应警惕并发糖尿病的可能,在肺结核中应常规筛查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以避免漏诊,从而提高抗结核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病史空洞抗结核
免疫功能和SAA、MMP-9、MMP-14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临床评估
通过规范化培训提高住院医师病史采集能力的对照研究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锻造过程中大截面塑料模具钢中空洞缺陷的闭合行为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深度学习的甲状腺病史结构化研究与实现
空洞的眼神
医生未准确书写病史 该当何责
贵州夏枯草的抗结核化学成分研究
链霉菌CPCC 203702中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