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分析与预防措施

2017-04-03方徐生张春旭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预防措施胎盘出血量

方徐生,张春旭

(1.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同济医院,江苏 宿迁 223600;2.江苏省宿迁市沭阳仁慈医院,江苏 宿迁 223600)

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分析与预防措施

方徐生1,张春旭2

(1.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同济医院,江苏 宿迁 223600;2.江苏省宿迁市沭阳仁慈医院,江苏 宿迁 223600)

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中出血原因、治疗及预防对策。方法 选2014年5月~2016年10月我们接收且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60例,49例术中出血,回顾性分析临床出血原因、治疗方法,以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 49例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有:31例子宫收缩乏力、2例子宫畸形、5例子宫切口撕裂、10例胎盘因素、1例凝血功能异常;临床对患者予以静注缩宫素、宫腔填纱、B-lynch缝扎术、子宫动脉结扎、子宫切除、缝合切口裂伤等疗法治疗,有效率高达95.92%。结论 剖宫产术中出血危险因素较多,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所占比例相对高,临床对其予以针对性的治疗、预防措施,可确保术中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

剖宫产术;术中出血;预防措施

剖宫产术属于临床产科较常见的手术方法之一,随着剖宫产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尽管能帮助孕妇分娩,但也会伴发相应的并发症,如剖宫产术中出血,若临床未及时处理,则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因此,本次选49例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作研究对象,现将结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49例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21~40岁,年龄均值(27.5±0.6)岁;孕周36~40周,孕周均值(38.5±3.4)周;出血量520 ml~2500 ml,出血量均值(715±25.5)ml。

1.2 方法

临床均对160例剖宫产术产妇做硬膜外或是腰硬联合麻醉处理,术中出血治疗方法包括:静注缩宫素、宫腔填纱、B-lynch缝扎术、子宫动脉结扎、子宫切除、缝合切口裂伤等疗法,具体包括:第一,药物疗法:临床予以产妇行剖宫产术期间,如若产妇有出血迹象,医务人员应立即予以其常规药物止血治疗,待分娩结束后,予以其注射卡前列素250 ug,静脉滴注催产素20 IU;如果出血量较大,应在此基础上再予以患者注射卡前列素250 ug;第二,凝血疗法:如果产妇术中出血出血或伴发凝血障碍,应予以其凝血治疗,如血小板、冷沉淀、输血、采血、血浆、悬浮红细胞等方法;第三,如果产妇的出血量非常多,临床应予以其B-lynch缝扎止血、子宫动脉结扎止血、宫腔塞填纱布止血、子宫切除、缝合切口裂伤等方法治疗。

1.3 确诊标准

临床将行剖宫产术患者出血量超过500 ml,确诊为剖宫产术中出血[2]。

1.4 效果评估

临床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展开评估,发现患者治疗后出血量<500 ml,即显效;患者术中出血量介于500~550 ml,即有效;患者出现量≥550 ml,即无效。治疗有效率等于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例数(n)百分数(%)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分析49例患者术中出血原因

研究结果发现,入选的49例患者术中出血原因有:31例63.33%子宫收缩乏力、2例4.08%子宫畸形、5例10.20%子宫切口撕裂、10例20.41%胎盘因素、1例2.04%凝血功能异常。

2.2 分析49例患者术中出血量

49例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中:40例81.63%出血量500~1000 ml,6例12.24%出血量1001~2000 ml,3例6.12%出血量超过2000 ml。

2.3 分析49例患者的临床疗效

治疗后,入选的49例患者中:38例77.55%显效,9例18.37%有效,2例4.09%无效,治疗有效率95.92%(47/49)。

3 讨 论

3.1 剖宫产术中出血属于临床产科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且临床剖宫产手术的出血状况就很难避免。此次研究结果发现,行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较多,主要涉及: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子宫畸形、凝血功能异常、子宫切口撕裂等,其中,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63.33%所占比例相对高。

3.2 子宫收缩乏力出血原因很有可能与产妇羊水过多、分娩多胎或是巨大儿时子宫过于膨胀、子宫肌纤维水肿以及精神紧张术中予以产妇注射镇静麻醉剂等相关,如若出现此种状况,医务人员需密切查看产妇产程进展,以找准剖宫产最佳时机,以免延长第二产程再手术。同时在分娩出胎儿之后,医务人员可向患者宫体内注射缩宫素20 U,同时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缩宫素20 U。上述预防措施均可明显减少产妇剖宫产书中出血量。

3.3 胎盘因素是造成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术中出血的另一个危险因素,出血主要发生于患者胎盘由肌层进行强行拉出时,又或是剥离胎盘时胎盘小叶撕裂,胎盘早剥可激活外源性的凝血系统,从而伴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防治该病最安全、高效的疗法即尽早终止妊娠[3]。

3.4 子宫切口撕裂多数发生在麻醉效果不好时、疤痕子宫及第二产程停滞的孕妇行剖宫产术中,与子宫下段切口位置的选择过低、术者术中操作不当等有关。所以术者应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

3.5 子宫畸形、凝血功能异常等与孕妇自身有关,应加强产前检查。

以上治疗方法中,最安全、最有效的剖宫产术中止血方法即B-lynch缝扎止血术,最后的补救措施是子宫切除手术,但会使产妇丧失生育能力,为此,临床在予以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需熟练的掌握且了解此种手术方法。

综上所述,临床对产妇行剖宫产术过程中,剖宫产术中出血很难避免,伴发出血的危险因素很多,最常见的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等,因此,医务人员术前需做好各项手术准确,若术中产妇出血量较多且严重,需立即采取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以确保产妇、婴幼儿安全。

[1] 丁俊青.疤痕子宫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因素与预防[J].中外医疗,2015,21(23):190-191.

[2] 韩 丽,李 梅.再次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发生原因与预防策略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10(9):60-61.

[3] 潘燕萍.分析临床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J].医药前沿,2014,21(25):206.

R719.8

B

ISSN.2095-8803.2017.23.129.02

猜你喜欢

预防措施胎盘出血量
初春仔猪腹泄原因与预防措施
房建过程中电气安装中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核桃园自然灾害预防措施
机电设备故障维修及预防措施探讨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猪胎盘蛋白的分离鉴定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