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永久起搏器导线断裂患者的护理体会

2017-04-01马发钰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8期
关键词:起搏器导线出院

马发钰

(四川省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四川 西昌 615000)

一例永久起搏器导线断裂患者的护理体会

马发钰

(四川省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四川 西昌 615000)

起搏器导线断裂;护理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作为治疗缓慢心律失常的重要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对挽救缓慢心律失常和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生命、提高其生存质量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植入起搏器若引起并发症,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增加住院天数及费用等。如何尽量避免并发症,是心内科医护人员必须重视和思考的问题。导线断裂的并发症也有文献报道,我科于2016年10月收治了我院首例起搏器导线断裂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5岁,退休工人,入院前5+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胸闷不适伴恶心来我院诊治,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结果:心房纤颤,慢心室率,长R-R间期,予以人工心脏永久起搏器(VVI)植入治疗,术后患者恢复好。自诉院外坚持健身,有左肩关节长期活动史。本次入院前1天,感症状复发伴乏力,自测脉搏35次/min,无心悸、黑矇及意识障碍,来我院就诊。入院查体:体温36.50C,脉搏3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7/83 mmHg。主要阳性体征:心界向左扩大,心率45次/min,心律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快慢不一。起搏器程控:电池寿命>5年,阻抗1020欧,调整起搏输出电压、频率无反应。心电图:起搏感知功能不良。X线胸正侧位片:导线断裂。入院诊断:心律失常-慢心室率、房颤、起搏器术后导线断裂。治疗方案:重新安置起搏器。

2 护 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患者本次入院,恐惧心理较重,经检查诊断为起搏器导线断裂,恐惧焦虑心理加重,担心起搏器导线断裂在心脏内会引起各种并发症,因此,责任护士及护士长反复多次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和适宜的沟通渠道,根据病人情况选择合适的交流方式,如手势、写字、卡片、肢体语言等,提高沟通效率,知晓患者需求[1]。心理干预:①耐心讲解导线断裂不会带来其他并发症,让其能正确面对现实。②讲解重新安置心脏起搏器的必要性及重要性。③介绍手术方法及安全性。④强调安置起搏器后注意事项。⑤告知术前心理状况对手术预后的影响。通过干预,减轻患者恐惧焦虑心理,以积极心态接受手术。 、

2.1.2 患者准备

协助患者做好血、尿、便常规及出凝血时间、电解质、肝肾功能、X线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双侧颈、胸部、腋下、双腹股沟常规备皮,评估手术部位皮肤完整性,有无结痂、瘢痕、皮疹。做好抗生素皮试。指导练习床上大小便。保证充足睡眠。术晨吃五成饱,避免饮用牛奶、豆浆等易引起腹胀的食物。功能手留置导管针,术前半小时静滴抗生素。

2.2 术中护理

协助医生安置临时起搏器,设置参数。重新安置永久起搏器时,配合测试各项起搏参数如感知、阈值、阻抗,配合处理囊袋。

2.3 术后护理

2.3.1 伤口护理

采用无菌敷料包扎,用我科自制的固定带压迫伤口。安全送回病房,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固定带是否固定正确等。术后使用抗生素3天,预防伤口感染。

2.3.2 病情观察

立即做心电图、持续心电监护3天,注意心率、心律的变化,起搏信号有无脱落,起搏器感知及起搏是否正常,患者对起搏器有无不适等。

2.3.3 并发症观察

永久起搏器术后常见并发症有电极脱位、血气胸、囊袋血肿、囊袋感染等。加强观察,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注重患者心理反应,避免因二次手术带来的心理压力,促进康复。

2.4 出院护理

2.4.1 出院准备服务

出院准备服务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照护模式,为延续照护的一部分,在台湾地区已成功运用,我国大陆地区尚未真正开展[2]。针对该患者,提前做好心理疏导及出院指导,并反复强调。

2.4.2 出院指导

①妥善保存起搏器植入卡(起搏器及电极型号、日期、起搏阈值、频率等),以备急救时用。②强调术后早期靠近起搏器的手臂只能进行轻微的活动,避免伸展、提举和突然的提拉活动,以后逐渐增加活动,6周后正常运动,但应避免用力过度或幅度过大的动作,如打网球、举重物等。不要抚摸、移动植入皮下的起搏器,尽量避免起搏器受到打击与撞击。③某些电能或磁场可能会干扰起搏器的正常工作,远离大型电器设备、工业发动机、无线电发射塔、磁场、商场或机场的一些安检设施、医疗机构的磁共振、放疗机、手术电凝刀等设施。家用电器一般不会干扰起搏器,移动电话距离起搏器15 cm,对其干扰作用很小,拨打和接听时采用对侧。④定期随访,术后1、3、6个月分别随访1次,以后每半年随访1次,告知起搏器的使用年限,预计快到电池耗竭时间的最后半年改为每个月1次。

2.5 延续护理

多项研究表明,心内科疾病患者无论是在自身疾病认识、用药指导方面,还是在疾病的自我管理等方面的延续护理需求均较强[3]。通过该患者发生此状况,我们应更重视健康宣教及延伸服务,多种随访方式如电话、短信、微信,专人定期询问情况、指导活动、督促定期来院检查等。

3 结 语

永久起搏器植入手术虽已很成熟,但对患者来说还是很陌生,也充满好奇和恐惧。手术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术者的技术,还取决于专科护理水平,也取决于患者的配合。因此护理人员应以患者为中心,作好术前、术中、术后、出院指导及延续护理,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动态、连续的护理服务。从该患者出现起搏器导线断裂,追问病史,喜爱运动,且运动幅度较大,而电极线是安装在锁骨及第一肋骨间,骨头经常摩擦易导致电极线断裂。因此,分析起搏器导线断裂的原因,反思健康教育的方式、力度、效果,因而采取多渠道、多方式强化出院指导及延续护理,加强宣教力度,提高患者依从性,注重宣教效果。在今后的工作中,尽量避免不该发生的问题发生,提高其生存质量,真正体现优质护理服务内涵。

[1] 张伟英,叶文琴.心脏术后精神障碍的研究现状[J].护理研究,2013,8(27):2310-2312.

[2] 秦素萍,高雅琨,高 静,等.脑卒中患者在出院准备计划与居家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1):1337-1342.

[3] 郑一梅,高玲玲.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护理工作指南[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1月第一版:268-270.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5

A

ISSN.2096-2479.2017.28.124.02

猜你喜欢

起搏器导线出院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东华大学研发出可体内吸收型蚕丝导线
单导线防震锤复位装置方案设计
起搏器置入术术中预防感染的护理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1000kV紧凑型输电线路导线排列方式优化
第五回 痊愈出院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