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管切开手术后并发症防治与护理分析

2017-04-01珏,邓芹*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9期
关键词:预防性套管气管

何 珏,邓 芹*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外科,湖北 武汉 430000)

气管切开手术后并发症防治与护理分析

何 珏,邓 芹*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外科,湖北 武汉 430000)

目的分析气管切开手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方案。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2日~2017年5月22日我科因呼吸衰竭难以脱机的120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气管切开手术后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气管切开;并发症;防治;护理

气管切开常用于临床急救工作中,能够避免患者发生窒息性死亡,快速改善通气情况,挽救患者生命安全。气管切开主要是指从患者颈部正中位置开通的一道通气道路,并在气管内插入套管,从而保证呼吸通畅,虽然利用价值性较高,但危险性较高,且对操作者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要高,容易在术后引起较多并发症,对此需加强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从而改善预后,提高气管切开利用价值性[1]。本文旨在探索预防性护理在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气管选取2016年5月22日~2017年5月22日我科因呼吸衰竭难以脱机的120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入选标准:(1)患者均顺利完成气管切开手术;(2)患者均无先天性气管畸形、障碍;(3)患者均了解、知情、同意本次实验。

观察组平均年龄(33.48±4.86)岁,男34例,女26例;手术病因:5例气管结核,7例胸腹受到重创,20例重症颅脑外伤,28例喉头水肿。

对照组平均年龄(33.52±4.74)岁,男35例,女25例;手术病因:6例气管结核,6例胸腹受到重创,21例重症颅脑外伤,27例喉头水肿。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加强患者晨间护理、用药护理、心理疏导等。

观察组采用预防性护理,主要措施如下。

(1)出血预防和护理:由于术中吸痰操作不当、止血不彻底,容易引起术中出血,导致气管损伤。而为了避免以上事件发生,需尽可能选择柔软、细小的吸痰管,且保持动作轻柔,禁止大幅度转动、提拉,若术后敷料中出现少量血迹均为正常现象,无需过多干预,但呼吸道或敷料中出现新鲜血液,需立即处理,且报告医生,确定诱因后,立即实施相应的止血措施。

(2)感染的预防和护理:由于手术属于创伤性操作,容易引起患者在术后出现生理功能和免疫功能的下降现象,造成脏器功能损伤,再加上气管套管与外界处于相通状态,容易引起伤口感染或肺部感染。因此需加强吸痰操作,以免痰液聚集,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分泌物堆积,且在操作过程中,保持动作轻柔,保持无菌操作,且缓慢退出。而为了降低感染率,需加强气管套管的消毒,注意清洁呼吸道,对于已并发感染现象患者,需加强抗生素的使用[2]。

(3)气管食管瘘的预防和护理:气管食管瘘引起的主要原因为其他疾病诱发的,对于无法进食者,需采用鼻饲进食,对此需实施加强护理:①选择合适的胃管:缓慢放置气管插管,且尽可能选择质地柔软的气管套管,在操作过程中,还需加强患者面部变化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②合理选择体位:为了避免气管套管遭受压迫,需尽可能采取头高足低位,且在帮助患者翻身时,需加强颈部的固定,以免左右摆动引起损伤;③为了防止患者局部出血,需加强局部伤口的压力,且及时更换药物[3]。

(4)气管套管脱落的预防和护理:为了避免窒息、呼吸不畅现象的发生,需加强气管套管脱落的预防,且尽可能将气管套管固定于切口之上位置,且使用纱布覆盖伤口。

(5)其他护理措施:将气管切开后,需要加强患者呼吸道护理,且保持气管湿化状态,严密监测患者呼吸频率、心率等,避免发生三凹征,同时在术后加强叩背处理,加强湿化、雾化操作。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在护理中,发生出血1例,感染1例,气管食管瘘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00%(3/60)。

对照组在护理中,发生出血5例,感染7例,气管食管瘘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15/60)。

观察组安全性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气管切开手术主要是从颈部正中切开气管前壁,且置入气管套管,从而保证呼吸道通畅。常用于抢救患者生命、建立呼吸通道、解除上呼吸道梗阻患者中,能够帮助其重新建立新的呼吸道,降低患者死亡率,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虽然效果显著,但容易出现并发症,加大治疗风险性[4]。

对此我院加强了气管切开手术后的护理干预,其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本次实验通过加强患者出血预防和护理、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气管食管瘘的预防和护理、气管套管脱落的预防和护理,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解除呼吸道梗阻现象,避免出血、感染、气管食管瘘等事件的发生,保证气管切开的安全性,挽救患者生命[5]。

总而言之,预防性护理干预具有针对性、全面性、个性化等特点,将其用于气管切开手术后患者中,能够保证患者治疗安全性。

[1] 汪卫萍.气管切开病人的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防治[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02(10):268,271.

[2] 颜丽君.ICU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J].黑龙江医药,2014,44(3):694-696.

[3] 刘天华,李玉芹.防治气管切开术后切口感染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3,34(22):4568-4569.

[4] 李 焕.气管切开术后防治并发症中循证护理的实践研究[J].心理医生,2015,21(11):254-255.

[5] 彭 敏.系统化护理干预对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防治效果[J].养生保健指南,2017,85(8):172.

R472

B

ISSN.2096-2479.2017.39.47.02

本文编辑:张 钰

邓 芹

猜你喜欢

预防性套管气管
大宇弃置井ø244.5mm套管切割打捞作业实践与认识
民用建筑给排水预埋套管施工
具有腐蚀坑缺陷的套管强度评估
新型多功能气管切开堵管器的制作与应用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
微表处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跟管钻进用套管技术研究
馆藏唐卡保管与预防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