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外循环中鱼精蛋白不良反应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7-04-01廖云姝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6期
关键词:鱼精蛋白对症体外循环

廖云姝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南医院,重庆 400038)

体外循环中鱼精蛋白不良反应分析及护理对策

廖云姝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南医院,重庆 400038)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中发生鱼精蛋白不良反应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本院25例行体外循环术发生鱼精蛋白不良反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原因并采取护理对策。结果 25例患者中,14例出现一过性低血压、7例过敏、4例肺血管痉挛;20例经对症护理后症状逐渐减轻,另有3例发生室颤,2例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鱼精蛋白不良反应主要与给药途径、速度、剂量、患者体质等因素有关,临床用药时需做好预防护理和对症护理,从而减少不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

体外循环;鱼精蛋白不良反应;护理对策

心脏外科临床体外循环手术结束时采取鱼精蛋白中和肝素的抗凝治疗是一项必要措施,但作为异体蛋白,使用鱼精蛋白时患者通常会出现过敏和毒性反应,以心率异常、低血压等症状为主[1],严重者可致死,因此减少和避免鱼精蛋白不良反应是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次研究基于以上背景,对本院25例体外循环中鱼精蛋白不良反应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探讨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8月~2017年6月本院25例行体外循环术发生鱼精蛋白不良反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5~63岁,平均年龄30.47岁,病症:4例心脏粘液瘤、8例瓣膜病、13例先天性心脏病。所有患者均采取体外循环下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注射途径包括3例主动脉根部、6例外周静脉、16例中心静脉。

1.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5例患者中,出现14例一过性低血压,7例过敏反应,患者表现为给药后10 min内平均动脉压骤降、心缩乏力、皮肤荨麻疹、心率缓慢;4例肺血管痉挛,患者均在深静脉推注鱼精蛋白后发生,初始症状表现为心跳乏力、右室过胀,中心静脉压为23~25 cmH2O,气道阻力上升,随后5 min心率降低到60~140次/min,心表颜色发绀,肺动脉根部压力上升,呼吸道出现大量浆液样泡沫样分泌物。

2 结 果

25例患者中,20例经对症护理后症状逐渐减轻,且均在30 min内恢复正常,另5例经一般处理无效,其中3例发生室颤,立即采取重新肝素化后再转流后恢复正常,未再使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另2例治疗无效死亡。

3 讨 论

3.1 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鱼精蛋白属于异种蛋白,是从雄性大马哈鱼生殖细胞中提取的低分子多肽,使用中容易产生的不良反应包括以下几种:①一过性低血压,属于快速给药反应,通常应为静注过快(<3 min)所致,左心功能差 和低血容量的患者发生风险更高;②过敏性反应。主要分为三种亚型,一是过敏毒素反应,因抗原抗体反应所致,二是即刻过敏反应,因补体介导产生,三是迟发性过敏反应,以全身广泛组织器官数字红和非心源性肺水肿为主,术前缺乏特异性指征,且死亡风险极高;③肺动脉高压、痉挛,常因肺循环异常所致,表现为心动过缓、血压骤降、呼吸道阻力上升。

鱼精蛋白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与给药速度、给药途径、用量、患者体质和心功能状态有关,任青青[2]认为,快速静注可导致患者外周血管阻力和平均动脉压降低,心率增快,有时也会反见心率减缓,同时可导致气道阻力、肺血管阻力、中心静脉压升高,肺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并会出现肺不张、肺实质性出血、非心源性肺水肿等症状,这些症状均因肺实质性病变和支气管、肺血管强痉挛所致,与心肌受损也有一定关联。

3.2 护理对策

①低血压发生与外周血管扩张和心肌抑制有关,因此护理人员在缓慢推注后需密切观察患者心率、心表颜色、心脏充盈度以及中心静脉压,若出现这些反应,又可排除麻醉、体液急性丢失等影响后可判断为鱼精蛋白所致的不良反应,应立即中断给药,并采取血管活性药物和钙剂对症处理,及时补充血容量,遏制血压降低,必要时采取多巴胺输注。②术前需明确患者药物过敏史、是否为鱼类过敏体质,若存在过敏史则慎重用药,注射前使用激素和钙剂,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血压、心电图和皮肤等全身性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则立即停药,例如本次研究中出现荨麻疹的患者,可采取地塞米松、肾上腺素、氯化钙对症处理。此外,过敏体质的患者还可采取多次、少量的鱼精蛋白脱敏预防治疗。③由于右心注射鱼精蛋白可导致全身血管阻力下降、血浆组织胺上升,而左房注射后血压和组织胺可保持稳定,这可能与蛋白经过肺组织时可促进组织胺释放,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因此临床推荐经主动脉途径,分批次缓慢给药,从而绕开肺循环,避免鱼精蛋白对心肌产生直接抑制,从而减少肺动脉严重不良反应[3]。

综上所述,鱼精蛋白不良反应主要与给药途径、速度、剂量、患者体质等因素有关,临床用药时需做好预防护理和对症护理,从而减少不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

[1] 陈永福,罗业春,覃祖光.体外循环术后不同途径输注鱼精蛋白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5):103-104.

[2] 任青青.体外循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护理体会[J].心理医生,2016,22(17):158-159.

[3] 朱永平.室间隔缺损术后鱼精蛋白致气道反应的比较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2):6-7.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46.171.01

本文编辑:张 钰

猜你喜欢

鱼精蛋白对症体外循环
鱼精蛋白的抑菌特性及作为食品抑菌剂的应用
对症灸治,中耳炎不再犯
空心菜为什么烂根 找准原因对症防治
建立我国体外循环专业技术规范刻不容缓
菊黄东方鲀鱼精蛋白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是药三分毒乃药不对症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巡回护士护理配合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的术后护理
体外循环术后不同途径输注鱼精蛋白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高压氧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精神障碍的辅助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