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脑胶质瘤术后的应用及护理

2017-04-01谢冠玲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6期
关键词:监护仪胶质瘤神经外科

谢冠玲,赵 静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广东 广州 510080)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脑胶质瘤术后的应用及护理

谢冠玲,赵 静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广东 广州 510080)

目的 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测在脑胶质瘤术后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对58例脑胶质瘤术后患者进行持续颅内压监测。结果 58例脑胶质瘤患者术后持续颅内压监测72~168 h,监测结果显示,其中ICP<15 mmHg的患者有45例,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ICP15~20 mmHg的患者有7例,ICP>20 mmHg的患者有6例,依照CT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出现继发性颅内出血,需要进行颅内血肿清除做二次手术。结论 对脑胶质瘤术后患者进行持续颅内压监测,可以科学准确的估计预后效果,对临床诊断有指导性意义,还有助于后期的治疗与护理,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

脑胶质瘤;术后;颅内压监测;护理

相关研究表明,对脑部手术患者实施连续性颅内压监测,有利于对高颅压症的早期发现,并可以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进行处理。在本研究中,将我院收治的58例脑胶质瘤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测在脑胶质瘤术后的应用及护理,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脑胶质瘤术后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5例,女23例,年龄3~72岁,平均年龄(37.5±6.45)岁。

1.2 方法

子本研中所采用的颅内压监测ICP监护仪产自美国强生公司,仪器的主要构成部位是主机和光电感应器。对患者采取开颅手术,将感应器放置于患者硬脑膜下或脑室内,从而起到对颅内压持续监测的作用。监护仪在进行实施监护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性能测试,确保仪器没有存在机械性误差,各部件工作运行正常,每次进行监测之前,都必须进行调零,并出现参考值。对ICP监护仪进行设置适当的报警值,在连续性颅内压监测过程中,进行密切的观察,并将监测期间的ICP指数变化做好详细的记录,此外,还需要对患者的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的关注,在必要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头颅CT复查。

1.3 评定标准

<15 mmHg正常;15~20 mmHg轻度增高;20~40 mmHg中度增高;>40 mmHg重度增高。

2 结 果

脑胶质瘤术后患者采用ICP监护仪进行72~168 h的持续颅内压监测,其监测结果显示,其中ICP<15 mmHg的患者有45例,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ICP15~20 mmHg的患者有7例,ICP>20 mmHg的患者有6例,依照CT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出现继发性颅内出血,需要进行颅内血肿清除做二次手术。

3 护 理

3.1 导致ICP变化的颅外因素的观察和护理

在实际的临床中,引起ICP增高的颅外因素有很多,其主要包括因持续监测所引发的引流管的阻塞、呼吸道阻塞、发热、躁动、尿潴留等。在持续监测期间,护理人员必须要密切的观察呼吸道及各种管道的状况,对发热的患者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降温,对颅外因素引起的ICP增高,需要加强护理力度,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对于术后ICP>20 mmHg的患者,及时的明确引起ICP增高的真正因素。

3.1.1 呼吸道阻塞。如果在持续颅内压监测期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痰鸣音、SpO2降低,且ICP值呈现缓慢升高的趋势,但是,瞳孔、意识无改变,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是由于呼吸道阻塞引起的ICP增高。

这种情况下,只要及时的将分泌物进行清除,提高氧流量吸氧,应用口咽通气管来对出现舌后坠患者应用口咽通气管,必要时采取气管切开术。加强对术后病人的护理工作,遵医嘱给予患者雾化吸入,定时对患者进行协助翻身、拍背,以此来帮助患者进行痰液排出。

3.1.2 尿潴留或排便困难。ICP升高还与导尿管堵塞,排便困难用力过大的外在因素有关,在护理过程中,需要保障患者导尿管通畅,排便困难时,需要服用药物来进行缓解,预防ICP升高。

3.1.3 高热。ICP升高也会受到患者体温的影响,患者出现高热现象,就会引起ICP升高,因此,在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的关注患者术后的体温变化,并做好记录,术后三日内,出现体温>38.5℃时,就要查明发热原因,给予相应的降温处理。

3.2 体位

对于术后意识清醒患者,为了可以减轻术后患者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将病床床头摇高15°~30°。对于肿瘤体积过大,术后颅腔内空隙较大的患者,最好采取健侧卧位。对于后颅窝手术的患者来讲,为了防止脑干受压或移位,患者的骨窗不能用力压迫,头颈部不能扭曲,头和身体在翻身时要保持平行。

3.3 引流管的护理

手术的部位以及瘤体的大小,决定了术后引流袋的摆放位置,需要依照患者的实际状况,进行妥善固定,病预留好足够的长度,以方便患者进行翻身、适当的活动,防止出现脱出、受压等状况。引流液颜色、量及性质是判断是否并发颅内血肿的重要依据,需要护理人员进行密切的观察。

3.4 饮食护理

对患者进行科学的饮食指导,术后当天需要禁食,待患者意识清醒,无其他病症反映时,可以食用流食,依照患者的状态,逐步过渡为半流食、软食、普食。对于肠胃功能没有完全恢复的患者,牛奶、糖类等食物尽量不要食用,避免出现肠胀气,对于有吞咽障碍以及术后24 h持续昏迷的患者,需要对其进行鼻饲流质。

4 讨 论

4.1 脑胶质瘤患者持续ICP监测的意义

4.1.1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通常情况下,创伤和术后1~4 d为脑水肿高峰期,ICP会在此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对脑胶质瘤术后患者进行持续颅内压监测,可以密切的观察到每一个瞬间ICP变化,对颅脑手术后病理分析提供及时、准确的参考依据,有重要参考价值。

4.1.2 正确指导脱水剂的应用。对ICP增高的主要控制药物就是甘露醇,但是,长时间或者累计使用量过大,会对患者的肾脏功能损害严重。在本研究中,通过对患者采用持续ICP监测后,对不同程度ICP身高患者的甘露醇用量与时间,进行了有效的控制,有效的预防了因甘露醇用量不准确而造成的肾脏损害。

5 结 论

针对于脑胶质瘤来讲,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但是,手术后很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对患者采取持续颅内压监测,进行严密的术后病情观察,可以及时准确地反映ICP变化,及早发现、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加快患者病情的恢复,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史玉泉.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神经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60-62.

[2] 杨 勇,杨 义,王任直.颅内压监测技术的进展[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8,13(6):284.

[3] 林树楷,隋建美,韩 锋,徐 源,杨 明.颅内压监测在幕上良恶性脑肿瘤术后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6,(01):135-137.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7.46.130.02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监护仪胶质瘤神经外科
适用于航空救援的除颤监护仪设计
胎心监护仪的多发故障解析与日常维护
多参数监护仪检定相关问题分析及建议
医用多参数监护仪计量检定中常见问题与质量控制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TGIF2调控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DCE-MRI在高、低级别脑胶质瘤及脑膜瘤中的鉴别诊断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Sox2和Oct4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