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瘤体尿素注射联合手术切除治疗足部海绵状血管瘤62例临床分析

2017-04-01田笑绮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6期
关键词:海绵状瘤体尿素

田笑绮

(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瘤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瘤体尿素注射联合手术切除治疗足部海绵状血管瘤62例临床分析

田笑绮

(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瘤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 分析在患有足部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治疗当中,将手术切除与瘤体尿素注射相结合的具体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足部患有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需要接受瘤体尿素注射与手术联合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患者接受治疗后的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出现了明显下降,说明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得到了明显缓解,前后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足部患有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给予患者手术切除与瘤体尿素注射的效果较好,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值得推广。

海绵状血管瘤;足部;手术;尿素;瘤体;注射

海绵状血管瘤在临床中是一种较为隐匿的血管畸形疾病,患者的不同身体部位均有可能发病。患者足部若是出现海绵状血管瘤,就会造成患者的皮肤、皮下脂肪组织、骨膜甚至骨皮质等受到影响,患者的动静脉与神经等功能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如果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肌肉还会出现明显的挛缩、黏连等[1-2]。对于这种患者而言,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十分关键,我院在足部出现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治疗中将手术切除与尿素注射方式相结合,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足部患有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接受影像学检查及细胞穿刺等得以确诊。本次研究的患者排除标准为:精神功能障碍患者、其它部位发病患者、合并其它类型血液疾病患者、癌症患者、非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的患者。其中,男30例,女32例,年龄6~62岁,均是单侧肢体患病。其中,足底发病患者为26例,足背发病患者23例,足底与足背共同发病患者为13例,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疼痛、关节活动障碍等。

1.2 方法

所有患者都需要接受手术切除与瘤体尿素注射方式结合治疗,患者需要在手术前接受40%尿素的注射,医护人员在注射时需要抽到静脉血之后进行给药。患者在接受注射后1~2 d的时候需要接受手术切除治疗。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瘤体所处的位置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主要为纵弧形切口或者S形切口,这样可以避免患者的浅静脉受到较为严重的损伤。如果患者足底病变在肌内部位,医生需要将患者的足底腱膜切断,并且在瘤体切除之后进行修复,还要保护好患者足底内外侧的血管、神经等。如果患者的长屈肌与短屈肌均受到影响,医生需要尽量保留长屈肌腱膜,对于屈肌挛缩的患者,则可以同时进行肌腱延长治疗。

足背侧发病的患者手术切口应尽量为纵弧形切口,医生在手术中需要保护好患者的足背动脉等。如果患者的足趾两侧动脉、静脉均受到影响,医生需要至少保留一侧的血管,并且确保其末端血运状况良好。患者手术结束后,医生需要进行加压包扎处理,并且放置3~7 d左右的引流管,并且给予患者抗感染与止血处理[3]。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选择VAS评分进行对比观察,若患者的得分为0分则表示无痛感,1~3分表示患者轻微疼痛,4~6分表示患者中度疼痛,患者得分在7分以上则表示疼痛较难忍受。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患者接受治疗前的VAS评分为(7.1±0.9)分,接受治疗之后的VAS评分则为(2.3±0.6)分,患者治疗前后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942,P=0.000<0.05)。

3 讨 论

海绵状血管瘤在临床当中并不少见,一般认为其是在患者胚胎时期出现血管发育异常从而造成的先天性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的病变情况会随着患者自身的发育出现生长势态[4]。对于足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而言,患者发病后足部会出现肿块,皮肤表面会出现青紫色等,还会出现疼痛、肿胀等情况,部分重症患者甚至会出现足部功能障碍、畸形等。所以,针对此类患者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案极为关键。

在足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治疗中,手术切除是较为有效的方式,但是患者的瘤体质地相对较软,且瘤体内部存在较多的静脉血,如果直接对患者实施手术很有可能造成患者术中出血过多。这样一来,医生手术视野会受到影响,患者瘤体边界也无法被有效确认,可能会造成患者的瘤体切除不彻底等。我院在此类患者手术治疗之前对瘤体实施尿素注射,诱发患者瘤体内部出现无菌的炎性反应,进一步生成血栓,这样可以减少患者瘤体的活动性出血,也能确保瘤体与患者邻近组织之间的边界较为清楚。这样一来,患者的瘤体切除效果就会较好,且不会给患者的其它正常组织带来明显的损伤等,患者的手术难度与风险都会下降,这样可以有效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在此次研究当中,所有患者都接受了手术切除与瘤体尿素注射的治疗方式。患者术后的VAS评分明显下降,说明疼痛明显缓解,也印证了两种方法联用的优势。

针对临床中足部患有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治疗方式选择而言,患者同时接受手术切除与瘤体的尿素注射效果较好,患者的疼痛强度可以得到显著缓解,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可作为此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1] 葛 新.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海绵状血管瘤导致癫痫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9):98-99.

[2] 李昉晔,陈晓雷,许百男.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治疗进展[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3,39(04):254-256.

[3] 郭晓楠,董长宪,马玉春,朱晓爽.瘤体尿素注射联合手术切除治疗足部海绵状血管瘤62例临床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6,30(01):58-59.

[4] 张培峰,曹 勇,蔡楚伟,许海雄,王 硕.小脑海绵状血管瘤合并发育性静脉畸形的手术策略研究[J].中国卒中杂志,2015,10(10):849-854.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7.46.126.02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海绵状瘤体尿素
挖掘机尿素喷嘴散热改进
尿素涨价坐实的两个必要条件
纵隔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比分析(附4例报告)
显微手术在矢状窦镰旁脑膜瘤中的治疗效果
CT和核磁共振成像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效果观察
乱七八糟的“尿素”是该好好治一治了
尿素持续低迷 业内“赌”欲殆尽
《牛阴茎乳头状瘤的外科治疗》图版
体表软组织巨大神经纤维瘤的手术治疗
瘤体刮除骨水泥填充治疗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