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饮食结合心理护理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后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

2017-04-01刘晓庆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6期
关键词:营养状况胃肠道饮食

刘晓庆

(陕西省康复医院,陕西 西安 710065)

饮食结合心理护理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后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

刘晓庆

(陕西省康复医院,陕西 西安 710065)

目的 探究饮食结合心理护理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后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 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2~8月收治的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50例,将其分为研究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饮食结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营养状况。结果 研究组的营养状况明显比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饮食结合心理护理可有效的改善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后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值得借鉴和推广。

饮食;心理护理;胃肠道肿瘤;化疗;营养状况

化疗是当前临床治疗胃肠道肿瘤的主要方法,化疗期间,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患者的吸收功能以及消化功能明显减退,进而出现了营养不良的情况,患者只有在营养状况良好的情况下,才能顺利的完成化疗。据调查显示: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后进行饮食结合心理护理,营养状况明显提高,机体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效果显著提高,效果确切[1]。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我院自2017年2~8月收治的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50例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2~8月收治的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50例,将其分为研究组(n=25)和对照组(n=25)。研究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52~66岁,平均年龄(59.06±7.11)岁;其中9例直肠癌、6例食管癌、10例胃癌。研究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53~64岁,平均年龄(58.52±5.26)岁;其中8例直肠癌、8例食管癌、9例胃癌。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监测生命体征,遵医嘱进行治疗计划,针对性的解决化疗后的不良反应。

1.2.2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饮食结合心理护理。(1)饮食护理:初次化疗后,延长饮食间隔时间,使得胃肠道反应的发生情况降至最低,早饭提前1小时,主要以清淡的流质饮食为主,食用量为平常饮食量的一半。晚饭延长1 h,饮食条件与早餐相同。如果患者出现呕吐以及恶心等情况,在第二次化疗的2 h后不可进食,2 h后进食一些无刺激、温性的食物,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避免增加胃肠道的负荷。化疗结束后,应该多吃一些高纤维、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满足机体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2]。(2)心理护理:胃肠道肿瘤的患者被疾病缠身,饱受疾病的折磨,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护士应该主动与患者取得联系,掌握其心理状况,及时的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最大限度的消除患者心中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多向患者讲述治疗成功的案例,给予一定的心理安慰和精神鼓励,促使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增强其治疗疾病的信心和依从性[3]。

1.3 评价指标

营养状况:采用微型营养评估法(MHA)对营养状况进行评定。24分以上表示营养状况良好,17~23.5分表示营养不良,17分以下表示营养状况低下,营养状况低下又分为重度、中度与轻度三个等级[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11例营养良好,占44%(11/25),12例营养不良,占48%(12/25),3例营养低下,占12%(3/25),其中2例轻度、1例中度;对照组4例营养良好,占16%(4/25),5例营养不良,占20%(5/25),16例营养低下,占64%(16/25),其中5例轻度、6例中度、5例重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2=4.6667、4.3762、14.3463,P=0.0307、0.0366、0.0001)。

3 讨 论

化疗不仅可以杀死癌细胞,同时也可将正常细胞杀死,损伤了患者对食物的消化功能以及吸收功能,胃肠道肿瘤患者在化疗后会普遍存在腹泻、呕吐、恶心以及食欲减退等症状,免疫力以及抗癌能力明显降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与营养状况,加重了患者的病情,降低了化疗的依从性和积极性[5]。由此可知,寻找一种积极的、有效的护理措施纠正患者的营养状况,可显著的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

本组研究数据表明,研究组的营养状况明显比对照组优(P<0.05),其主要原因为:饮食结合心理护理有效的改善了胃肠道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对患者初次化疗后,饮食时间延长,有效的避免了患者在化疗后即可饮食而出现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增强了机体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效率,一定程度上可改善胃肠道肿瘤患者的食欲。营养状况得以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均自然可见明显的好转,同时再进行心理疏导,促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无形中提高了患者治疗疾病的积极性和依从性,促进了病情的恢复,有助于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综上所述,胃肠道肿瘤患者进行饮食结合心理护理,有效的消除患者负性情绪,改善了营养状况,值得信赖和推广。

[1] 崔科薇.饮食结合心理护理改善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后营养状况的临床观察[J].饮食保健,2016,3(2):89-90.

[2] 王 蕾,卢爱金,狄华君,等.胃肠道肿瘤88例使用化疗泵联合PICC持续化疗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3,12(1):31-32.

[3] 邹红霞.饮食结合心理护理改善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后营养状况的临床观察[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10(9):225.

[4] 王丽娥.饮食结合心理护理改善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后营养状况的临床观察[J].饮食保健,2017,4(6):201.

[5] 陈彩霞.心理与饮食护理干预改善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后营养状况的研究[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7,29(1):66-68.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7.46.120.01

本文编辑:张 钰

猜你喜欢

营养状况胃肠道饮食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云南省老年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春节饮食有“三要”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北京市房山区532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何为清淡饮食
健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