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中低体温对普外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时间的影响

2017-04-01娟,洪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6期
关键词:体温保温麻醉

李 娟,洪 花

(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手术室,江苏 泰州 225300)

术中低体温对普外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时间的影响

李 娟,洪 花

(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手术室,江苏 泰州 225300)

目的 探讨术中低体温对普外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时间的影响。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为2015年9月~2017年2月在我院进行普外手术的12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温措施,观察组给予综合保温措施,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对照组术中低温的发生率(11.7%)对比,观察组低温发生率(1.7%)明显更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气管拔管时间与完全清醒时间也明显较短(P<0.05)。结论 采用综合保温措施可减少普外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从而缩短麻醉复苏时间。

低体温;普外手术;麻醉复苏时间;综合保温措施

低体温是普外手术患者术中常见的情况之一,可使得患者代谢速度减慢,增加麻醉药物的作用时间,从而使麻醉药物在患者体内代谢的时间延长,导致麻醉复苏时间延长,不利于患者康复[1]。现代研究表明,患者术中低体温除了与患者自身因素有关外,也可能与手术时间、手术室温度,皮肤消毒等多因素有关[2]。本文具体探讨术中低体温对普外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时间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为2015年9月~2017年2月在我院进行普外手术的120例患者。纳入标准:患者知情同意本研究;年龄20~80岁;预计手术时间2~6 h;麻醉术式均采用全身麻醉;术前患者无发热、感染,核心体温正常;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术前体温异常(体温≥37.5℃或≤36.0℃);存在手术禁忌症者;有心肺及精神、神经疾病的患者;不愿进入本研究。其中男67例,女53例;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53.29±3.07)岁,平均体重指数为(25.09±2.32)kg/m2;手术类型:胃肠手术60例,胆道手术50例,乳腺手术10例。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保温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温措施,手术室预先调至湿度40~60%,温度22℃~25℃,让患者吸入加温、加湿的氧气。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保温措施,患者入室后手术床铺设38℃循环水毯,采用40℃的消毒剂对皮肤进行消毒;术中所需冲洗液于37℃恒温箱内。适当增加盖被厚度,气管导管上接湿热交换器以保持呼吸道内恒定温度与湿度,促进静脉回流和保暖,双下肢绑血液循环泵加压带和套脚套。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手术情况,将温度探头放入患者鼻咽部,记录鼻咽温度作为患者中心体温,判定术中低体温状况;同时记录两组气管拔除时间、完全清醒时间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低温情况对比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分别为1.7%(1/60)和11.7%(7/60),观察组低体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2 麻醉复苏时间对比

观察组气管拔管时间与完全清醒时间分别为(23.42±7.28)min和(45.66±10.42)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4.98±8.14)min和(74.29±11.8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体温是人体主要生命体征之一,也是维持人体各项功能的基本保证。37℃是人体的最佳体温,体温每降低1℃,可使得脑血流量下降6%~7%,血液粘滞度增加2%[3]。手术过程中的低体温可对患者的循环系统等造成影响,直接抑制免疫功能,导致代谢紊乱和低氧血症和酸中毒的发生,降低术后伤口愈合率[4]。

综合保温是应用多种方法从多方面对患者进行的全面保温,加热冲洗液、人工鼻的使用都减少了患者热量的散失。下肢覆盖充气式控温毯,降低对核心温度的影响,可在局部为患者营造热环境,减少皮肤热量的散失,减少皮肤表面热量丧失[5]。本研究显示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分别为1.7%和11.7%,观察组低体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麻醉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率受体温影响,低体温可使麻醉药物的药物代谢环境发生改变,导致患者的拔管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延长[6]。在保温措施中,加温冲洗液可以让患者适时的苏醒并进行拔管,不会使腹腔温度下降,能提高手术周转率。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的气管拔管时间与完全清醒时间分别为(23.42±7.28)min和(45.66±10.42)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4.98±8.14)min和(74.29±11.8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术中低体温在普外手术患者中比较常见,采用综合保温措施可减少术中低体温的发生,从而缩短麻醉复苏时间。

[1] 陈 玲,陶坤明,王嘉锋,等.输液加温在胸腔镜下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7,38(3):238-242.

[2] 曹义静.探讨手术患者预防术中低体温的措施与方法[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164,166.

[3] 朱素洁,古力帕日·克力木,张 蕾.综合保温措施对小儿全身麻醉后的体温及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3):247-249.

[4] 陈熙乔,黄 杰,陈小梅,等.低体温预见性护理用于择期手术对患者围术期体温的动态影响[J].吉林医学,2017,38(2):395-396.

[5] 吕倩茹,聂 玲,罗晓敏,等.麻醉前保温干预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低体温与寒战的效果[J].海南医学,2017,28(9):1547-1548.

[6] 吕 胜.麻醉患者体温变化对麻醉后苏醒效果和拔管时间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25):67-70.

R726.1

B

ISSN.2096-2479.2017.46.72.02

本文编辑:张 钰

猜你喜欢

体温保温麻醉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门窗是外围护保温中的难点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能“保温”的雪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保温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