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的预防性护理

2017-04-01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6期
关键词:消化道针对性脑出血

朱 溧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0)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的预防性护理

朱 溧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0)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预防性护理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24.0%,对照组为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

高血压脑出血;消化道出血;护理

根据卫生部的抽样统计显示,我国近年来的高血压患者数量不断增多。在高血压疾病中脑出血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其病发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遗症以及威胁患者生命[1]。及时进行血肿清除是当前主要的治疗方式,但是,术后患者极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其中,消化道出血是较为常见且治疗难度较大的一种,除给予必要的临床治疗外,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也是预防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收集我院10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患者,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的预防性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排除存在药物过敏,恶性肿瘤,患有免疫性疾病,神经功能缺陷疾病等情况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男37例,女13例,年龄50~78岁,平均(62.56±1.24)岁,从发病到进入手术治疗时间为0.5~4 h,平均(2.30±0.40)h;对照组男35例,女15例,年龄50~76岁,平均年龄(61.41±1.20)岁,从发病到进入手术治疗的时间为0.5~4 h,平均年龄(2.25±0.40)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干预:术后遵照医嘱给予患者用药治疗指导,对患者饮食结构进行指导,保持患者病房良好的通风条件,对患者进行定期检查、结果记录并将相关信息上报给主治医师。

观察组采用术后消化道出血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措施:首先,需对患者的鼻饲管进行观察,若观察到咖啡色液体,提示有消化道出血,应当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针对性的早期治疗措施。其次,全天候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对于可能提示出现消化道出血的体征进行密切关注,如患者血压骤降等。再次,优化患者住院病区的环境,适度引入自然太阳光、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此外,对患者进行行为、饮食的指导。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形成既有手术因素也有术后饮食与行为的影响;不合理的行为方式与饮食均有可能导致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因此,有必要对患者进行生活行为、饮食的指导;为此,护理人员应当结合治疗医师的建议,引导患者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2]。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其中,消化道出血的对比时间分别为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进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分别发生了术后消化道出血7例、3例、2例,术后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24.0%(12/50),对照组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分别发生了术后消化道出血11例、6例、4例,术后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42.0%(2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67,P<0.05)。

3 讨 论

高血压脑出血会在患者脑内形成血肿,从而破坏患者脑组织以及压迫脑神经,由此极易造成脑水肿和脑缺血[3]。因此,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是临床上较为常规的选择。但是,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术后患者容易出现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并由此最终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4]。加强对患者术后的护理干预措施,是提高消化道出血预防效果的重要方式。

在护理中护理人员不但要具备扎实的护理知识,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观察和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对发生的病情做出正确的评估和有效的防治,这样才能有效的预防和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消化道出血,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在本文中所提出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以监测患者是否出现消化道出血为基础,并采取积极的预防干预与出血后的及时止血护理[5]。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24.0%,对照组患者术后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42.0%;由此可知,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手术治疗后,采用消化道出血的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能够降低术后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董斌等指出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6]。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引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治疗意义。

综上所述,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

[1] 张巧玫,王 宁.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急性脑梗死30例护理干预[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11):217-218.

[2] 董学霞.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7):170-171.

[3] 朱凤军.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120例临床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03):25-27.

[4] 宗 慧.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06):224-225.

[5] 剧东博.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01):212-213.

[6] 董 斌.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住院期间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0):581-582.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46.57.01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消化道针对性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驴常见消化道疾病的特点及治疗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猪的消化道营养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