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用设备的整体管理分析

2017-04-01沈海英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26期
关键词:医用整体医院

沈海英

(湖州市妇幼保健院设备科,浙江 湖州 313000)

医用设备的整体管理分析

沈海英

(湖州市妇幼保健院设备科,浙江 湖州 313000)

医用设备一直是我国极其重要的一类卫生资源,它在解决医疗领域民生问题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近些年来新医改政策的推行,医疗设备的整体管理一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又面临着管理方面的种种问题,本文结合我国医疗发展现状较为详细的分析了医疗设备的整体管理所面临的形势与挑战,指明了医疗设备整体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更是据此对医用设备的整体管理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以供相关人士参考借鉴。

医用设备;整体管理;分析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医疗技术一直在迅速发展,高技术医用设备也应运而生。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医院的规模在逐渐扩大,医院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医疗设备逐步改善,这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提高了医院的诊疗水平,相当程度上的降低了医生的误诊率,但是也带了很多的问题,其中医用设备的整体管理就是其中不容小觑的问题,其更是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1]。因此,积极寻求高效率的医用设备整体管理方式,已成为国家有关部门重点关注和要去解决的问题。

1 医用设备的整体管理面对的形势与挑战

1.1 医用设备的整体管理面临的政策问题

国家相当重视医用设备的整体管理,从1985年至今,已经下发了众多文件与指令,只是为了更加科学有效的进行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与管理。

1.2 医用设备的整体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医用设备的配置量增长速度过快,但是整体的使用效率并不高,同时存在着利用不足和利用过度的问题。第二,医用设备的地区分布不均衡,地区间差异极大,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第三,医用设备的管理力度不足,资源配置较为盲目,多年来我国对于大型医用设备一直秉持着“三有”,“三不”的原则,这使得续断地方的管理人员不从实际出发,盲目决策,造成一定程度上医疗资源的浪费。

1.3 医用设备管理面临的挑战

长期以来,随着医疗机构的发展,设备管理制度体系也在日趋完善,有效避免了重复配置、过度配置等问题,可期待大型的医用设备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与此同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违规装备的处罚力度日趋严厉,显示出了我国加大监督和处罚力度、坚决维护安全稳定的医疗秩序、彻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心,但是仍存在地区差异,宽严有别。在医用设备的配置规划方面,也面临着增加数量的控制与实际需求量大之间的压力。

2 医用设备的整体管理分析

2.1 医用设备的购置方面

设备购置是设备管理的基础,因为所购置的医用设备的性能、质量等都将直接关系到日后的使用情况,更将直接对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产生极大的影响。设备购置时主要要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申请购置医用设备的科室的选择。不同的医院有着不同的科室和专业,设备的购置一般由科室提出申请,然后管理部门对此进行审批,确保设备的购置不会造成资源和资金的浪费才会审批合格。二是,对购置的设备进行选择。是否选择购置某一设备,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此设备的价格和质量。首先,医院要成立专门的小组,对该设备在全国医院中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确保其安全性,其次要成立小组对该设备的厂方进行调查,确保其技术人员的能力合格,售后服务及时周到,然后货比三家,选出最佳方案和最佳设备型号。

2.2 医用设备的维修管理方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用设备的换代速度也在逐渐加快,旧式的机器逐渐被计算机化、自动化、结构复杂的先进医用设备所取代。为了紧跟发展潮流,医院必须要做好医用设备的维修管理。医院主要可从两个方面下手。一是培养设备使用和维修的专业技术人才。随着医院医用设备的不断购入,使用和维修人员也面临着知识转型、专业技术提高等问题。设备只有保证良好的使用率才能确保其正常工作,因此在医用设备购入的过程中对使用和维修的技术人员的要求也要逐渐提高,同时也要多组织学习,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二是仔细阅读维修说明书和元器件。医用设备数量多、种类繁杂,因此在购置医用设备时一定要多多留意其说明书等资料,建立相应的资料库,为以后相关资料的调用做好充分的准备。而在维修过程中,元器件将对整个维修工作的进度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在购入医用设备时一定要做好元器件的购置工作,并且做好记录,分门别类的入库。

2.3 宏观政策中关于医用设备管理的调节与控制

对于医院的医用设备,尤其是大型的医用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就显得尤为重要。宏观政策是指政府通过综合运用的各种手段对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和管理进行调节和控制,这将极大地影响到医院对于医用设备的规划方向和执行力度。主要由三种实施措施:一是建立针对大型医用设备规划实施的核心制度,卫生筹资制度是影响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最重要的因素,若是政府投放的资金不到位,医院就要依靠市场来生存,那么关于的大型医用设备的一切问题都将不复存在,因此,资金筹集是宏观调控中最重要的一环,而宏观调控却只是解决微观问题中最基础的一部分;二是,积极建立行之有效的医用设备规划政策的执行机制,若是想有效地对大型医用设备进行管理,就必须要有一个利益整合机制,通过整合,可以有效地规避决策者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因为利益而出现的事物,同时也鼓励大众对医用设备进行监督和评价,不断完善医院的问责机制;三是,要将强制手段与引导方法相结合,实践表明单纯的引导并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因此要想解决制度变迁中的利益共容和信息冲突问题,就必须要将政府的强制手段与引导机制相结合。

2.4 微观政策中关于医用设备管理相关规定的制定

微观政策是针对医用设备整体管理中的具体实施工作进行必要的建议和监督,主要是从微观的角度上,但是也要与宏观政策的调节与控制保持一致,不断加大政府对医用设备的政策投入,加大执行力度,确保落实情况。具体可分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不断完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的组织管理机构。医院应该积极地建立由卫生行政部门、发展与改革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一同组成的医用设备管理委员会,制定完备的设备配置计划,做好行政管理的监督工作。二是,制定并贯彻落实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管理相关配套制度。比如,医院可以制定实施医用设备准入评审制度,医用设备使用检测、监督制度,不良应用事件报告制度等。三是不断完善医用设备配置的技术标准和评价办法。比如,医院可以充分的利用医院当中的专家资源,不定时的听取专家们的指导意见和建议,从而不断地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使用。四是,不断明确医用设备的配置工作流程。确保医用设备的及时更新,不断淘汰过时的设备和控制指标,评审结果要定时公示,确保医用设备的透明性和安全性。五是,不断建立健全医用设备的投入保障制度,财政部门要加大投资,真正落实起安排资金的责任[2]。

3 总 结

综上所述,医用设备的整体管理仍是当前医院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之一,尽管国家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并出台了许多相应的政策,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的仍然遇到了许多问题,发展现状并不乐观[3]。医疗设备的管理人员应积极地探讨确立医用设备的管理细则和方案,并尽快的投入实践,从而能够最大力度的提高医用设备的使用效率,实现资源共享、协作共用,真正的实现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最优化。

[1] 卢建龙,吕力琅,曹志刚,等.我国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现状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7,33(5):377-380.

[2] 徐富芹,洪学智,都恩环,等.公立医院大型医用设备财政补偿现状与路径完善[J].中国卫生经济,2016,35(11):39-41.

[3] 耿劲松,陈英耀,吴博生,等.省级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管理政策的定性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6,36(1):28-30.

R197.324

B

ISSN.2095-8803.2017.26.126.02

猜你喜欢

医用整体医院
75%医用酒精
75%医用酒精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医用酒精如何配制
萌萌兔医院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