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侵蚀性葡萄胎化疗后重症口腔颌面感染1例

2017-04-01柳,杨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26期
关键词:侵蚀性葡萄胎颌面

杨 柳,杨 微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侵蚀性葡萄胎化疗后重症口腔颌面感染1例

杨 柳,杨 微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侵蚀性葡萄胎;骨髓抑制;口腔颌面感染

1 病例摘要

患者,女,37岁,孕2产1,于 2015年9月2日因“葡萄胎”外院行清宫术,术前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100000 mIU/mL,清宫病理回报:水肿变性的胎盘绒毛,部分绒毛伴中央池形成考虑水泡状胎块。术后2周后血β-HCG:18459 mIU/mL,彩超示:子宫增大并后壁结节性占位。术后3周血β-HCG:64000 mIU/mL,彩超:子宫增大并宫腔异常回声,考虑恶葡。患者出现胸闷、咳嗽、恶心症状,无咯血、呕吐、发热等,于当地医院行胸部CT示:右肺结节。血β-HCG:86550 mIU/mL。于9月2日患者以“侵蚀性葡萄胎”收入我院,妇检:外阴发育正常,阴道畅,粘膜略红,少量棕色分泌物,穹隆部光滑,宫颈常大,质中,宫颈举痛(-),摇摆痛(-),宫体增大如手拳,质软,轻压痛;双侧附件区未触及明显异常。入院诊断:侵蚀性葡萄胎。入院后于9月30日、10月20日给予5-FU 2100 mg连续8日化疗2疗程。11月11日予5-FU 1960 mg+放线菌素D(Act-D)0.4 mg联合化疗1疗程,化疗过程顺利。第1疗程血β-HCG下降不理想,彩超提示宫腔残留,10月8日行清宫术,术中吸出机化坏死组织约10 g,清宫病理:送检组织为蜕膜组织,仅见几个形态不规则的大绒毛伴水肿,小区滋养细胞增生,倾向于泡状胎块,侵蚀性葡萄胎。3疗程后复查血β-HCG:9569 mIU/mL,患者化疗过程中血HCG下降缓慢且血HCG未转阴,建议患者继续化疗、严密监测血HCG及警惕化疗毒副反应。患者于11月19日出院,院外未定期复查血常规及生化,出现间断发热、口腔黏膜严重破损、脸面部色素沉着、每日排稀便2-4次、四肢乏力、饮食睡眠欠佳等不适。于11月30返院后查:血β-HCG:114.7 mIU/mL,血常规:白细胞:1.74×109/L,红细胞:3.85×109/L;血小板:181×109/L;血红蛋白:123g/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24%,考虑化疗后致重度骨髓抑制,立即给予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症治疗。入院当天夜间患者出现心悸、胸闷、寒战、高热、血压急剧下降等,以“感染性休克”转入ICU治疗。3d后返回病房,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7.4×109/L,红细胞:4.5×109/L;血小板:140×109/L;血红蛋白:123 g/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8%。12月5日患者自诉上唇肿胀加重波及面部伴夜间牙痛。查体:右侧面颊部质硬,双侧眼眶下区及上唇弥漫性肿胀,皮温略高,触痛明显,张口轻度受限,上唇前牙区左上3至右上3唇侧前庭沟处黏膜见大量坏死白色假膜组织,触之出血。口腔黏膜散在白色斑块及多处溃疡。咽拭子检到少量G+球菌及真菌样孢子,真菌培养:无名假丝酵母菌,血培养:铜绿假单孢菌。请口腔科会诊后给予抗感染、补液、加强口腔护理、牙髓开髓引流、提高免疫力等对症治疗。约10d后面部红肿明显缓解,皮温正常,面部色素沉着较前减轻,上唇红肿消失,口腔黏膜散在斑块消失,复查咽拭子未见真菌样孢子及菌丝,血β-HCG:38 mIU/mL,血常规及生化正常,病情稳定后于12月24日出院,出院诊断:侵蚀性葡萄胎、化疗后重度骨髓抑制、感染性休克、急性牙周间隙感染、颌面间隙感染、双侧眶下间隙感染、急性根尖炎、唇黏膜外伤、间隙感染、败血症、真菌感染。出院后随访至今复查β-HCG均阴性。

2 讨 论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60%继发于葡萄胎妊娠,30%继发于流产,10%继发于足月妊娠或者异位妊娠,其中侵蚀性葡萄胎全部继发于葡萄胎妊娠。该患者葡萄胎妊娠,清宫术后血HCG仍呈高水平状态,持续时间长且复升,彩超示:子宫增大并宫腔异常回声,考虑恶葡。故侵蚀性葡萄胎诊断明确。治疗主要采用化疗为主,手术及放疗为辅助的综合治疗,由于肿瘤化疗的进步,侵葡属于根治性化疗可以治愈的疾病。目前国外大多数采用MTX单药、联合方案,国内则多采用宋鸿钊教授创立的单药5-FU,5-FU+Act-D的治疗方案[1]。但5-Fu及Act-D为周期特异性细胞毒药物,毒副作用常为静脉炎、口腔黏膜炎及溃疡、色素沉着、轻一中度骨髓抑制,大剂量连续使用亦可致重度腹泻、骨髓抑制、伪膜性肠炎等,如处理不及时可危及生命。颌面部间隙感染亦称颌周蜂窝织炎,是颌面和口咽区潜在间隙中化脓性炎症的总称。当机体抵抗力降低,细菌毒力增强时易于发生口腔颌面部各间隙感染,若不及时、正规治疗,化脓性炎症可波及相邻的几个间隙,形成弥散性蜂窝织炎或脓肿;甚至可沿血管、神经扩散,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脓肿、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2]。该患者化疗3疗程后出现严重的骨髓抑制、感染性休克及重症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情危重,较为少见。现将治疗经验分享如下:(1)重度骨髓抑制的治疗:①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7μg/kg 皮下注射。②胸腺五肽提高机体免疫力。③成分血纠正贫血及血小板减少。(2)感染性休克的治疗:①厄他培南控制感染。②多巴胺泵入维持血压。③补充血容量、纠正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④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3)口腔颌面间隙感染:①加强口腔护理,棉签沾生理盐水清洁牙齿牙龈。②盐水漱口、碘甘油局涂、康复新液日三次含漱,口腔霉菌感染用3%碳酸氢钠溶液漱口,并

含服氟康唑。③牙髓开髓引流、口腔黏膜脓肿切开引流、预防感染。④面部雷夫诺尔湿敷。(3)腹泻的治疗:①适量进食,避免胃肠道刺激加重腹泻,同时给予补充水、盐、电解质及能量,纠正电解质紊乱。②给予整肠生纠正胃肠道菌群紊乱。(4)护理:①病房定时紫外线消毒、隔离。②心里疏导、消除心中顾虑。

总之,此例患者化疗术后就出现了重度骨髓抑制,这与个体差异有一定关联,及早发现、积极有效治疗对于改善预后极其重要。针对重症口腔颌面感染,加强口腔卫生宣教及预防保健是降低间隙感染发病率的关键。多个学科的联合治疗对化疗后严重毒副反应的治愈有重要意义。

[1] 万希润,杨秀玉.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化疗方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7:398-400.

[2] 姜孟修.259例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保守治疗总结[J].口腔医学,1985,5(3):151-152.

R782.3

B

ISSN.2095-8803.2017.26.014.02

杨微(1966-),女,满族,黑龙江佳木斯人,硕士,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妇产科。

猜你喜欢

侵蚀性葡萄胎颌面
基于能量的坡面侵蚀性径流及其水沙传递关系
孕早期葡萄胎超声诊断的回顾性分析
2011—2017年苏北沿海侵蚀性降雨特征研究
黑龙江省降雨侵蚀力与其它气候因子的关系
郑建金:颌面外科专家的日常
山东省药乡小流域侵蚀性降雨分布特征
葡萄胎中E-cadherin和Lamini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早孕反应重 警惕葡萄胎
颌面软组织创伤160例急诊整形修复的护理观察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