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晒出堂堂正正的高收入,让医生挺直腰杆

2017-04-01任然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羽绒服黎明医患

任然

成都醫生秀万元羽绒服,高调“炫富”引热议

在所谓的“富二代”和明星大腕“炫富”花样层出的当下,一条医生“炫富”的微博火了。日前,成都某三甲医院泌尿外科医生任黎明,在网上晒出新买的一万多元的羽绒服,引来一片热议。没想到,他不知“收敛”,次日还更加“高调”地交代了自己的全部身家:医院坐诊、多点执业、线上咨询、外出讲学,“年收入加起来100万以上,花得也痛快,每年光买衣服就超过20万,正准备买第四套房……”

对于自己的初衷,他直言不讳地表示,就是想来正一正这种“医生哭穷往往能获得掌声一片,医生是中产通常惹来口诛笔伐的风气”,对“为啥医生必须是穷,才符合社会伦理”表示不服。从这个层面上来看,这次炫富的医生无疑是个“异端”。

对此,有人认为用真本事换干净钱,让阳光收入更丰厚,是对医疗行业、医生职业的正向激励。也有人质疑此种炫耀行为,认为这样炫富可能会加重医患矛盾,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资料来源:《成都商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新闻周刊》等)

这些年,受益于网络交流平台的普及,微博上涌现出不少“麻辣医生”,他们打破了长期以来社会对于医生群体的刻板印象。无论在公共舆论中,还是医疗科普上,包括任黎明在内的医生大V的出现,展现了医疗界立体而丰富的形象,这对于增进医患互信显然是好事。具体到“炫富”,这种方式虽然未必值得提倡,但医生敢于亮出自己的阳光收入,未尝不是一种自我正名。

在现实医患关系中,医生和患者往往容易陷入“弱者”的自我想象。任黎明也感叹,有一些医疗大V喜欢天天哭穷,帮医疗圈哭穷。一个行业的从业者,到了要“哭穷”的地步,显然难言是正常的。从客观效果看,总是自我悲情化,也只会适得其反,反而加剧社会对他们的误解与偏见。在一些医患纠纷中,医生动辄得咎,患者家属“无理闹三分”,不得不说与医生自身的腰杆没挺直有关系。任黎明敢于突破医生群体某种被动的“不敢言”状态,可以视为是对医生职业被扭曲的一种“拨乱反正”。

医者有仁心,但医生也是正常的社会人,也有喜怒哀乐和正常的物欲。与其说任黎明是在刻意炫富,不如说他主动采取了职业祛魅。正常社会中,人们期待的医生群体不必讳言收入,遵守必要的职业伦理边界,又不总是陷入失语沉默状态。医生成为“弱者”,甚至不敢谈收入,只能被动地接受社会的“定义”,并非社会之幸。

任黎明的另类表达,或许恰恰是一种正常。正如他借此告诉想成为医生的年轻人的话:“你只要认真干,一定能熬出来。”一个正常社会,其实就应该如此:所有的付出都能有回报,而合法收入都应得到尊重。

(本文原载2016年12月8日《中国青年报》,本刊有删节)

■观点运用:真本事换干净钱,需正向激励;让人们过上有尊严有品质的生活,是对生命最切实的尊重和关怀;人世间一切幸福都要靠辛勤劳动创造;个性与观念;反常与正常……

猜你喜欢

羽绒服黎明医患
新年新衣羽绒服穿搭指南
黎明之光
羽绒服究竟怎么选
黎明之子
美若黎明
黎明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