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正处在一个“快”时代

2017-04-01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快车平衡点成才

我们正处在一个“快”时代,吃快餐、乘快车、收快递、住快捷酒店,穿衣也流行“快时尚”。在这种一味“求快”的思维支配下,一切都和速度直接挂钩。

成才要快。自从做了妈妈,北京某出版社员工李菁将全部心思放在孩子的学习上:1岁开始学认字,3岁内开始学外语,还有钢琴、国学、绘画、游泳……尚未上学,孩子就被送上“成才”快车,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调查显示,城市里3至6岁的孩子七成以上都参加过各种培训班,育儿支出已占中国家庭平均收入的23%,近六成的家长把孩子教育投资放在首位。

出名要快。自制视频、社交互动、平台直播……某互联网机构一项调查发现,作为跟随互联网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95后”普遍愿意从事由互联网催生的各种新职业,而他们最向往的是主播、网红、声优、化妆师等。年轻人都想早出名、快出名。

挣钱要快。大学毕业后,在一个单位没干多久,就想通过跳槽寻找新机会;辞职炒房,举家炒股,一夜暴富、一步到位的心态十分常见。“别人一场直播能赚几万元的打赏,我忙碌一月只有几千元的工资;别人毕业几年就买房、结婚,我是手里空空,怎么能不着急?”在南京某职业技术学校任职的于珊珊说。

还有,爱情变速配,工作要拼命,晋升最好连级跳……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郭勇认为,“快”成了当今国人的标志,“快文化”越来越吃香。

那么,“快心态”“快状态”的深层次原因何在?为什么有人总嫌自己不够“快”?有专家认为,这与转型期带来的阵痛密切相关。未来前景的不确定性,让很多人“心里长草”,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每天遇到海量信息,面对各种诱惑,很多人担心顾此失彼,害怕被时代拉下、被别人超越,“别人往前跑,你就停不下来”。加班!加班!快节奏生活给现代人带来了物质回报,也带来了精神的疲惫和健康的损害。一味求快,特别是不切实际、不顾一切地求快,容易心生浮躁、产生焦虑感或挫折感;而近些年,过劳死、抑郁症、急躁病等屡见不鲜,都与这种过于图快的价值追求有关。

所以,在“快”与“慢”之间,我们怎样把握好平衡?这是一个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媒体评点: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快”本身不是问题。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很多方面不能跟发达国家比,确实需要加快发展、早日富强,但并不意味着人们的压力就該这么大。政府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创造更畅通更多元的发展通道,减轻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同时,个人也要积极调整心态,特别是年轻人初涉职场,要学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和平衡点。不透支健康去拼人生,不眼高手低去追幻想,努力在这个无所不快的“快时代”,实现有滋有味的“慢生活”。(《人民日报》)

◎话题拓展:快时代和慢生活;多元与理性;压力与心态;心理健康;清理掉不必要的杂念和空想;找准生活的平衡点;警醒与反思……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等)

猜你喜欢

快车平衡点成才
牢记“三心育人”嘱托,坚守“育残成才”使命
为更多农民工读书成才创造条件
健康快车
健康快车
探寻中国苹果产业的产销平衡点
电视庭审报道,如何找到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平衡点
健康快车
在给专车服务正名之前最好找到Uber和出租车的平衡点
成才先成人 雷锋好榜样
迷途知返,奋发成才的汤佩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