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山西省省直国有林管理局内部审计工作探讨

2017-03-30山西省国有林管理局张改英

绿色财会 2017年12期
关键词:管理局审计工作林业

○山西省国有林管理局 张改英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的基础上,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的组成部分,提到了新的高度。“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思想认识基础。近年来,随着生态建设投入的加大,作为实施内部控制与自我监督的内部审计部门,提升内部审计质量,对保障资金安全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升林区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省直国有林管理局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

(一)促进林业目标的实现

省直国有林管理局是从事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维护全省生态安全、提供生态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独立核算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近年来,随着财政对资金使用监督力度的加强,对林局开展事业活动的事前任务下达、事中过程监督,事后绩效评价等经济管理活动均要进行严格监管。但林管局有着地域广,下属林场多,项目小、杂的特点,目前财政监管以对林管局一级监管为主,对林管局所属独立核算单位的经济活动监管存在一定程度的薄弱环节。在全社会围绕“源头严防、过程严控、后果严惩”监督形势下,林管局开展自我监督与防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林管局内部审计是内部一种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通过开展审查和评价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合规性、有效性审定以促进林局目标的实现。

(二)促进生态建设水平的提高

监督是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目前,省直林管局虽已列入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但在财政保障体制上,仍实行“全额算账、收支分开、差额补足、总额不减”的原则,经费保障尚不能完全适应林业建设的要求和林业基层单位正常运转的需要。内部审计的监督与服务职能寓于审计监督中,应深入生态建设的一线调查研究倾听意见,指导和帮助解决林业生态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促进林区在从事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维护全省生态安全、提供生态服务中能够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来执行,正确处理林业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的关系,提升生态建设的水平。

(三)促进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完善

内部控制制度是在对以往管理经验总结基础上制定的内部规则。随着林业体制改革以及社会环境等客体的变化,林管局的内部控制制度某些方面已经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对林业单位自身的运行模式、经营管理情况十分了解,在长期审计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履行内部审计职责的过程中,可以敏锐地发现问题,并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找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和方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促进林管局管理层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四)为领导管理层决策提供依据

内部审计充分利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对政策的理解把握,对领导层关注的林业工程建设中的焦点问题、林管局发展中的难点问题、职工反映的热点问题,通过审计的形式进行调查了解,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使林管局的管理决策层能够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为管理决策提供充分依据。

(五)起到“预警”和“免疫”作用

内部审计用第三只眼睛实事求是、审慎客观地看问题,能较好地预防和降低林管局面临的管理风险和财务风险,有效地发挥审计免疫系统的作用。

二、省直国有林管理局内部审计工作的局限性

随着林业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省直林管局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变化速度加快,对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要求在不断发生变化。但省直林管局内部审计工作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独立性不强

内部审计作为监督者必须独立于被监督者之外,且应具有权威性和一定的处罚权。而内部审计作为“内部人”,独立性较差,与外部审计无法相比,同时也没有处罚权,权威性也较弱,难以实施真正的监督,无法充分发挥“好管家”、“好帮手”、“好参谋”的作用。

(二)多局限于财务审计

内部审计主要将大部分精力用于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和生产经营的监督管理,多局限在常规审计上,在财政资金管理、事业单位内控制度流程的建设与完善等方面发挥作用有限,尚未成为林管局全面治理与发展的有机部分,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大潮下建立现代管理制度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三)审计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省直林管局现有的审计人员多是从财务岗位转过来的,知识单一,缺乏高技能、复合型的专门人才,对林业行业特点、现代管理等知识相对欠缺,内审经验和技巧不足;长期在审计内部单位轮岗,工作方式方法单一,惯性思维影响审计工作质量,且审计人员数量有限,为了完成繁多的审计任务,往往出现“疲于应付”的现象,无法充分发挥审计的职能作用。

三、完善和改进省直国有林管理局内部审计工作探讨

为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促进林管局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如何完善省直林管局内部审计工作建议如下。

(一)重视内部审计机构建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生态产品的需要越来越多,对林业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态建设的重视,林业的投资逐年增加,对资金使用管理以及使用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使审计的监督管理职能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必须增强林管局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将内部审计纳入纪检监督体系,充分发挥林管局内部审计机构的监督作用。

(二)提高国有林管理局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

结合林业行业特点以及现代管理要求,不断改进审计工作方法,是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确定审计目标既要善于从大局出发,紧紧围绕促进林业发展宏观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同时也要考虑有利于促进加强管理,完善制度,提高效益,从而更有效的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在审计过程中从“审计立项、审计方案制定、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和跟踪整改”这五个环节入手,把握审计项目的针对性,抓好审计立项环节;把握方案的可操作性,抓好审计方案制定环节;把握提高审计的准确性,抓好林业项目审计实施环节;把握提高报告的实用性,抓好审计报告环节;把握提高审计工作的有效性,抓好跟踪整改环节。同时,主管部门要在内部审计工作成果、业务质量等方面加大考核力度,切实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和水平。

(三)加强国有林管理局内部审计工作的创新意识

不断探索创新思路,内部审计工作才能有质的飞跃。审计目的不仅仅是查问题,更主要的是查出问题后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林管局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献计献策,为领导层决策提供依据。因此,省直林管局内部审计要从过去以查错纠弊为主,逐步转移到以评价、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为主,通过开展管理审计、环境审计、林地审计、森林资源审计、内部控制制度审计,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不断成为林局提升林业建设现代化水平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对林管局难点问题开展审计调查,帮助林管局对症下药,实现“一审、二帮、三促进”的审计宗旨。

(四)提高国有林管理局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市场经济下现代林业的发展对内部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对抵御审计风险意义重大。林管局应该注重造就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复合型的内部审计人才,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内部审计行列中来,使之成为高层次的审计专业人才。在知识的要求方面,内审人员仅仅掌握财务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参与评价经营决策,内部控制的能力,具备林业项目绩效评价与分析能力,同时还应该熟悉与林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能够在具体工作中熟练应用。内审人员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承担和完成林管局的内部审计工作,为国有林管理局管理水平的提高,乃至为全省林业生态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管理局审计工作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land produces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组建三江源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局的通知
中国目前开展公共政策绩效审计工作的几个难点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长江航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