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实践能力提升途径探索

2017-03-29王振锡潘存德王世伟陈虹王卫霞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期
关键词:实践能力培养实训基地课程设计

王振锡 潘存德 王世伟 陈虹 王卫霞

【摘要】本文以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水平为目标,深入探讨了林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指出林学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提升需要注重增设综合性“课程设计”和打造“自主管理实训基地”。而且“课程设计”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纽带”,自主管理实训基地是师资条件和校企平台的有效“桥梁”。

【关键词】实践能力培养 课程设计 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211-02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1],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地方高校需要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和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林学专业旨在培养从事林业生产和森林培育、经营、管理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具有显著的技术性和实践性。尤其是近十多年来,新疆林业陆续启动了防沙治沙、天山北坡谷地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农村防护林建设等十大工程,打造了新疆特色林果产业,启动了种苗花卉产业。新疆以防沙治沙为主的林业生态体系和以特色林果产业为主的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对林业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大幅提高。

为此,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专业开展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实践能力提升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尝试,梳理、分析了林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和实践环节,设计了林学本科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路线图,制定了林学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案,构建了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课程设计和自主管理的实训基地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以期为相关专业院校实践教学积累经验。

一、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目前大众教育的背景下,林学专业主要培养为基层和企事业提供农林业生产指导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社会人才需求的主导方向。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方式和支撑条件的影响,在具体实践教学环节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1.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行业需求符合度不高

传统的人才培养体系主要指在一定规模的师资(教师队伍、仪器设备等)和实训平台(实验室、实习基地、校企联合平台等)条件下,开展理论教学和实践育人,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如图1所示)。从总体结构上来看,教学过程中既有理论教学也包含了實践环节,应该能够培养出满足行业需求的人才。然而,却出现了学生感觉“学无所用”,用人单位反映“学生不好用”的现象,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培养标准不清楚、培养路径不明确,从而导致传统人才培养体系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社会行业需求符合度不高[2]。

2.实践环节中存在脱节

从课程实验角度来讲,实验内容多以验证、演示为主,尽管课程实验类型也常常包括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但涉及的知识多以点格局形式分布,很难从行业层面上展开;而从课程实习角度来看,实践内容主要以单一课程为体系,这种单一科目的实习体系割裂了有机联系的知识体系。学生缺乏系统性、综合性思维的学习和锻炼,在知识体系上缺少连贯性[3]。此外,目前单一课程的实习模式主要以验证和模仿为主,学生学习靠机械记忆,缺乏探索性和研究性空间,枯燥无趣,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

3.实践条件缺乏自主性

从专业、生产实习角度来看,大多数的专业、生产实习变成了“定岗实习”。由于校企实践教学基地是通过借助别单位的设施设备或场地环境,大多基地单位屈于情面与校方签订了联合协议,但企业终究不会因为本科实践教学内容而改变经营计划,更不会以损失效益为代价来开展某些不可恢复的实践项目,教学单位很难实现统筹实践教学与生产过程。由于自主管理的实践基地比较缺乏,使得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缺乏主动性,实践教学内容多以观摩式、劳动式为主,而且实践能力培养内容上尚会存在缺失或不完整,更谈不上探索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了。从而造成实践教学内容与现实生产技能需求相脱节,导致学生专业素养不高、实践能力不强、就业自信心和竞争力不够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当前“实践教学基地流于形式,难以发挥作用”是实践教学中关键问题之一。

二、实践能力培养提升途径

1.结合行业需求,制定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路线图和培养方案

通过认真调研,深入了解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林业产业发展对林学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能力培养的要求,准确定位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目标,构建专业实践能力框架,依据专业能力培养需求将所需要的实验课程和实习环节设置为实验项目和实习项目,确定各实验、实习环节之间的关系,明确各项能力培养任务定位,确定各项实践能力培养的时间进程,制定林学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路线图和培养方案。

2.充分发挥“课程设计”的桥梁纽带作用

根据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充分分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内在关系,以“课程设计”为纽带,构建课程实验、课程实习、课程设计、专业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六位一体实践教学的新模式。通过“课程设计”将课程实验、课程实习与专业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有机衔接起来(如图2所示)。例如结合林业生产技能需求,以《森林资源调查技术规程》、《森林资源采伐更新作业调查设计规程》等行业规程为技术标准,在林学专业三年级开设的森林经理学课程,结合二年级开设的遥感基础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测树学等课程增设综合性森林资源区划调查设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设计、森林资源采伐作业设计等课程设计内容。这些课程设计不再是理论知识和课程实验的简单验证和再现,而需要学生根据行业规程要求,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发挥自主能动性,开动脑经去思考、探索和设计。通过“课程设计”环节将林学专业不同时期所学专业课程综合在一起,与林业生产部门的公益林区划界定、林地保护利用与规划等正在开展的工程项目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是以机械模仿和被动接受为主,其中充满了探索性和实践性,学生得到了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良好锻炼,能够大幅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另一方面,学生经历了精心设计的“课程设计”环节,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综合技能能力,在進入到专业实习和生产实习环节时,已经完成了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身份蜕变,能够直接进入工作角色,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而不是在专业、生产实习过程中进行再“补课”、再“模仿”。

由此可见,“课程设计”是一类高度综合,能够自成体系的体量相对较小的实践环节,相当于林业行业的“单项设计”。它源于课程实验、课程实习,是衔接专业、生产实习的“纽带”。

3.建设自主管理的实践教学基地

为了避免“观摩式、劳动式”的本科实践教学实习,着力打造自主管理的实践教学实习基地是非常重要的。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专业具有三个自主管理的实践教学实习基地(三坪基地、阿克苏红旗坡基地和实习林场)。三个实习基地包含林木种质资源圃、苗圃、经济林栽植区和山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涵盖了绿洲、荒漠和山区的主要建群种,已经成为管理规范、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并具有一定推广示范作用的实践教学基地,能够满足林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实习和生产实习。

自主管理实训基地是师资条件和校企平台的有效“桥梁”。拥有自主管理的实习基地,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够统筹实践教学和生产过程;能够根据生产需求安排实践教学环节,不断充实新的实践教学内容;能够实现专业教师全过程指导,强化理论认识与生产实践过程互动。从而形成了“实践引领、学产互动”的实践教学模式。

三、结语

通过林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我们总结构建了一套改进型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一套层次分明、六位一体的“实践引领、学产互动”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增设“课程设计”实践环节,充分发挥“自主管理实习基地”的功能,大幅提高了林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效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夯实了基础。在今后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将不断优化实践内容的设置,确保切实提高人才实践能力培养质量,为地方林业发展培养更多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曹小玉,李际平,吕勇. 林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文教资料,2016,14(718):168-170.

[2]王志刚,申书兴,李存东等. 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路径分析——基于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视角[J].中国大学教学,2013,(5):82-85.

[3]施拥军,黄坚钦,徐华潮等. 林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8,(4):63-66.

猜你喜欢

实践能力培养实训基地课程设计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医学院校“双师型”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研究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会计实践教学调研报告
中俄联合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实施策略与路径研究
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高校物理教学改革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生产实习教育现状分析
基于材料科学基础的教学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