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鸡呼吸道病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2017-03-29李中习

河北农业 2017年1期
关键词:尘粒纤毛粘膜

李中习

浅谈鸡呼吸道病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李中习

鸡呼吸道病是临床上以喷嚏、咳嗽、气喘、呼噜、肿脸、流泪、流鼻液等为特征的鸡病的总称,鸡呼吸道病的剖检病变主要有呼吸道出血、内含粘液或凝乳块以及气囊壁浑浊。

一、空气质量

1、有害气体

鸡舍内空气应新鲜、无异味,当空气中氨气、硫化氢、一氧化碳等不良气体长时间超标时鸡呼吸道粘膜及其纤毛遭到相应的损伤使纤毛的清除能力下降,而且损伤的粘膜为病原微生物提供入侵通道。

2、微小尘粒

空气中的微小尘粒进入呼吸道后粘附在呼吸道粘膜表面,随着尘粒的增多不仅降低粘膜纤毛的清除能力而且还可为病原微生物提供积聚场所,积聚到一定程度后便可引起呼吸道性疫病。

二、环境温度

1、温度过低

环境温度与相应日龄鸡的生理需求相同是内分泌正常的重要条件,低温作用下鸡呼吸道粘膜的分泌机能亢奋、粘液分泌量增大,粘膜纤毛的排异能力降低,进而使粘液和病原微生物在呼吸道内积聚。

2、高温高湿

高温高湿环境中鸡呼吸频率和深度增加的同时气流呼吸道粘膜及其纤毛的摩擦作用也增大,进而对呼吸道粘膜及其纤毛造成相应的破坏作用,从而为呼吸道疫病的发生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3、湿度过低

鸡舍内湿度应不低于40%,处于干燥环境中的鸡因呼吸道粘膜的分泌机能极度下降而使粘膜上纤毛的清除机能和粘膜的防御能力降低,进而使鸡群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和发病程度增大。

三、管理因素

1、饲养密度

鸡的最佳饲养密度受其品种和日龄的影响,饲养密度太大时极易出现发育不齐和空气质量差的现象,发育较差的鸡因呼吸道粘膜免疫力低而易发生呼吸道疾病,进而传播、扩展到全群。

2、混群饲养

不同批次、来源的鸡混群饲养时因育雏前和出栏后不能彻底消毒而使鸡舍内积聚较多的病原微生物,再加上活疫苗毒株和工作人员的传播使相应的呼吸道疫病在鸡群中迅速传开。

3、建筑设计

不仅不同批次、来源的鸡应分开饲养,而且饲养区和生活区应分开。否则,因进入生活区的人员和车辆直接可对饲养区造成污染,从而增大了鸡舍内呼吸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4、通风换气

为了确保鸡舍内空气的清洁度和含氧量每天应通风换气2小时以上,若达不到相应的通风效果或通风换气时短时间内鸡舍内温度大幅下降易引起功能性或感冒性呼吸道疾病。

5、消毒情况

为了控制鸡舍内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除空舍时彻底消毒外饲养期间还应及时对进场人员和车辆消毒和定期带鸡消毒,所有环节消毒时都应严格选药、规范操作、不留死角,达到相应的效果。

6、饲料营养

鸡饲料应在保证新鲜的基础上保持营养丰富、平衡,这样的饲料可以在促使鸡体良好的生长和发育的基础上保持较高的器官功能和免疫力,否则包括呼吸道病在内的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将会增大。

四、免疫失败

用相应的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是控制呼吸道疾病的有效措施,可是在免疫接种相应呼吸道病疫苗时因药物或疫苗的干扰以及应激、疾病或营养不良等作用下引起免疫失败,使呼吸道病的发病率升高。

五、疾病因素

当鸡患有某些病毒病(如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等)、细菌病(如鸡支原体病、鸡霍乱、鸡传染性鼻炎等)以及某些真菌病和寄生虫病时易引起相应的呼吸道症状。

六、对策

1、清洁环境

鸡场和鸡舍内环境、墙壁、房顶、地面、笼具等应定时清扫,并保持与鸡日龄相适应的湿度环境,使空气浑浊度在规定标准以下。

2、温度适宜

不同日龄鸡对环境的温度要求不同。一般情况下雏鸡需要的环境温度较高,随着日龄的增加、体温调节能力的增强环境温度可以适当降低,开产以后鸡的最佳环境温度在18~25℃之间。

3、定期消毒

消毒可以有效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是预防、控制包括鸡呼吸道病在内的鸡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为此每周应坚持严格消毒两次以上。

4、科学免疫

饲养鸡前应由技术人员或执业兽医师根据鸡的用途和本场及附近区域呼吸道病的发生规律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

5、及时诊治

当鸡群发生传染病时应及时到正规的动物诊疗机构进行诊治,确定呼吸道疫病的种类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作者单位:大名县畜牧水产局)

猜你喜欢

尘粒纤毛粘膜
内耳毛细胞静纤毛高度调控分子机制
初级纤毛与自噬的关系研究进展
初级纤毛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初级纤毛在常见皮肤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人为什么会眨眼
空间尘粒微损收集新技术的探讨
流星是如何产生的?
基于严重烧伤抗休克时胃肠粘膜内缺血的研究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矫正阴道松弛的护理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手术治疗阴道松弛患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