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性的融合:公共艺术的新媒体转向①

2017-03-18张炯炯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关键词:公共性雕塑公众

张炯炯(淮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多元性的融合:公共艺术的新媒体转向①

张炯炯(淮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当代社会价值系统日趋多元化,公共空间的对话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势态,符号性表达的多元化需要也对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当代艺术与科学的结晶,新媒体艺术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交互性、开放性和跨界协作模式,不断地融入公共空间,使诸多公共艺术的历史遗留问题迎刃而解,为公共艺术的范式转型提供了新方向。

公共艺术;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媒介拓展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价值系统日趋多元化,符号性表达的需要在公共领域也呈现出日益复杂的差异性,而艺术家作为公众审美代言人的传统角色亦变得越来越疑窦丛生。事实上,20世纪末的公共空间中,创作者个人艺术风格与公众趣味之间的冲突有增无减,公共艺术作品被拆移事件层出不穷。例如:理查德•塞拉为纽约联邦广场设计的雕塑作品《倾斜之弧》、约翰•哈恩受纽约文化事务部委托创作的雕塑作品《布朗克斯公园》,都是因为不拆不足以平民愤而分别于1989年、1991年先后被拆迁。这些事件在艺术界、政界、法律界与公众之间引发了旷日持久的公开争论,其关键问题包括:公共艺术如何才能有效实现艺术家与公众的互动?公共艺术如何才能保持艺术性与功能性的最佳平衡?公共艺术如何才能获得足够的开放性?公共艺术如何才能变成大众真实生活的有机部分?质言之,公共艺术如何在表达多元价值方面达成符号性共识,已成为公共领域纠结日久、亟待解决的议题。

一、陷入悖论的公共艺术及其转向

一般说来,公共艺术的概念是从创作目标、接受对象和作品所属空间的公共性来界定的,其表现形式不受任何艺术门类的限制,可以自由使用任何技艺与媒材。

图1 墨尔本第二届M展馆公共装置(全景)

因此,从理论上说,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应该呈现多样性才符合逻辑。然而,我们却不难发现,公共艺术史上最普遍的表现形式似乎只有雕塑。无论在早期的赞助性公共艺术阶段,抑或晚近的“百分比公共艺术”阶段,情况大都如此。雕塑之所以在公共空间盛极一时,与其说是因为这种艺术门类本身具有无与伦比的“公共性”,不如说是这种艺术门类所具有的形式语言曾经适应和满足了某种社会价值观或意识形态的符号性表达与传播的需要——例如纪念碑式的具象雕塑对于英雄主义价值观的体现,抽象雕塑对于现代主义价值观的表现,都是例证。更值得注意到是,在雕塑作为“最普遍的公共艺术表现形式”的表象背后,隐藏着一元性的符号逻辑:以社会名义介入公共空间的艺术家,尽管摆脱了美术馆、画廊等机构的限制,但创作主体的个人性与艺术语言的专业界限却往往将公众隔绝于空间意义的建构过程之外。于是,越来越多的雕塑被摆设在城市公共空间里,却欠缺对自身角色的社会性反思。即使在艺术家与政府合作的方式下,某种既定的封闭性的审美图式仍有可能强加给公众。正是这种一元性的符号逻辑,最终导致某些“公共雕塑”走向了公共性的反面,使公共艺术陷入悖论之中。如果我们仍旧简单地把公共空间仅仅视为一种公众可以自由活动的物理性空间,那么这种反公共性的出现将不可避免地动摇公共艺术的根基。

既然公共空间的内涵并不是不辩自明的,我们就有必要透过公共领域理论重新审视其社会属性。德国社会学家、公共领域理论家哈贝马斯认为,公共空间是由发生在特定文化和政治空间里的对话来定义的。公共空间的对话不是政令法规的产物,而某种建设性的社会协作过程。一旦公共空间的对话方式发生变化,其象征性需要及其表现形式必然会随之改变。随着当代社会价值系统日趋多元化,公共空间的对话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势态,一元性的符号逻辑也不再适应符号性表达的多元化需要。换言之,公共艺术的既定表现形式已日渐捉襟见肘,越来越难以承载公共空间的复杂对话。

正是由于符号性表达的多元化需要已对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应运而生的新媒体艺术才会以如此惊人的速度融合到多元化的公共领域中,扩张着21世纪的公共艺术版图。新媒体艺术在狭义上通常是指计算机、互联网与视频创造出来的网络艺术、虚拟现实艺术、影像艺术以及多媒体互动装置,但从广义上看,任何与数字技术相关的艺术表现形式,都可以视之为新媒体艺术。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网络技术、远程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新材料技术等新兴科技的疾速发展,新媒体艺术逐渐兴盛起来,并呈现出席卷全球之势。在数字化时代,这就意味着传统艺术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新媒体艺术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出现新媒体转向的可能。

图2 墨尔本第二届M展馆公共装置(局部)

作为当代艺术与科学的结晶,新媒体艺术通过计算机编程技术与互动媒介来处理信息的双向传递,涉及心理学、传播学、生物学、物理学、数学等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了雕塑、绘画、音乐、舞蹈、摄影、电影、电视等手段。其中,互动媒介一般包括光敏传感器、力敏传感器、弯曲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震动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磁力传感器、红外线感应器等信息输入载体,以及投影、分屏仪、声音输出设备、视频输出设备等信息输出载体。凭借着得天独厚的交互性、开放性和跨界协作模式,新媒体艺术近年来不断地融入公共空间,对艺术作品的公共功能重新进行了发掘,使诸多公共艺术的疑难杂症迎刃而解,为公共艺术的范式转型提供了新方向。

二、公共艺术的媒介拓展

图3 耶路撒冷市瓦莱罗广场

图4 当装置下面无人时,花瓣会自动闭合

图5 当夜幕降临后,花朵变成了自动点亮的街灯

虽然我们在宽泛的意义上仍然可将新兴的光雕塑、互动装置当做公共雕塑,但严格说来,传统意义上的公共雕塑过于注重雕塑本身的艺术性,往往忽略了公共艺术作为公共媒体的功能。相比之下,集声、光、影像和互联网技术于一身的新媒体艺术对公共艺术的巨大影响则已经远远超越了公共雕塑的范畴,并使公共艺术的传统疆域在整体上大为拓展。

实际上,近年来多媒体装置对公共空间的大规模介入,与其说是公共雕塑的脱胎换骨,还不如说是公共艺术凭借新媒体对艺术性与功能性的重新融合而获得了新生。尽管从纯粹物理学层面看,多媒体装置所具有的空间性与雕塑并没有本质区别,但其初衷并非为了树立那种供人瞻仰的纪念碑,而是要创造一种场景,让公众从崭新的视野回眸他们共同相处的世界。它不以体量、质感、节律、形态等雕塑语言为依归,也不再以塑造实体为目的,或者说不再指向实体本身。为了恰当地呈现某种公共艺术观念,多媒体装置在媒介运用方面通常结合当代科技手段,形式多种多样。例如,美国艺术家里卡多•卡内多•蒙德拉贡创作的声音雕塑作品,看似雕塑出来的抽象作品,其实却是通过数字化声音处理软件建模后,再以3D打印技术打印成形的。

图6 公共装置《艾克》远景

图7 公共装置《艾克》内部结构

图8 公众与装置发生互动

图9 互动装置作品《桥墩光廊》

多媒体装置作为公共艺术的新形态,不再是艺术家单独创作的产物,而是艺术家、设计师、科学家、工程师通过某种协作模式共同完成的作品,其艺术性与功能性需要之间有着水乳交融的关系。2015年英国建筑师阿曼达•勒威特为墨尔本第二届M展馆设计的临时性公共装置就是一个绝佳的例证。该作品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的维多利亚女皇花园,是一座对公众完全开放的人工“森林树冠”。公众在这里可以驻足观光,可以小憩遐思,可以聚会交流。“森林树冠”上超薄透明的花瓣由航天复合材料制成,直径达5米,厚度却只有几毫米。每一片花瓣中都有LED灯,黄昏时会自动打开,并且能与音乐同步互动。花瓣下的支柱则由碳纤维材料制成,纤细高挑而富有弹性。有机外形与复杂材料的巧妙结合,使“森林树冠”能像树木一样随风摇曳,产生梦幻般的斑驳光影,让自然也成为展示的一部分。显而易见,如果没有航天科技中的一项革命性技术——合成技术,“森林树冠”不可能如此轻巧而又具有强大的承载力。正是高新技术与公共艺术精神的完美融合,成就了这座令人叹为观止的“森林树冠”,而这一切无疑得益于阿曼达建筑事务所的复合型人才结构及其设计力量与技术力量的高效协作模式。

多媒体装置不再是剥离了功能性的审美对象,而是艺术性与功能性的高度统一,其审美形态融合了人性化设计的要素,包含了对公众基本需要的普遍关切。下面我们不妨以HQ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的公共艺术作品《盛开的花朵》为例来展开分析。

《盛开的花朵》位于耶路撒冷市中心的瓦莱罗广场,邻近大型露天集市与有轨电车站。这个区域曾以混乱的涂鸦和丑陋的街头设施闻名,广场边上分布着垃圾堆肥和电力配电站等设施,电车轨道则将城市分割成了两个部分。瓦莱罗广场公共艺术项目是2015年当地政府为改善城市空间而设立的公共项目之一。HQ建筑设计事务所接受项目后,决定通过非对抗的方式增强空间联系的紧密度,以改善瓦莱罗广场杂乱无章的状况。他们设计了4个的巨型装置,并将其精心地树立在醒目的位置上,试图借助公众的视线将广场、有轨电车站和露天集市重新连接成一个完整的公共空间。每一装置高达9米,呈花朵形态,花瓣颜色鲜红,是瓦莱罗广场引人注目并富有魔幻色彩的景观雕塑。公众无论在广场上,还是在附近的有轨电车站或露天集市,都能一览它们的曼妙风姿。这个昔日混乱不堪的公共空间,仿佛因这些巨型花朵的出现而重新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不同于传统公共雕塑的是,《盛开的花朵》不同寻常的感染力并非仅仅来源于巨大的体量感、视觉张力或地标性的纪念意义。实际上,这些巨型装置不仅是赏心悦目的景观雕塑,也是具有智能感应功能的遮阳伞和路灯。装置上的花瓣没有采用司空见惯的刚性材质,而是别出心裁地使用了软性材料,通过充气与放气来实现开合。花蕊处的感应器会自动探测周围的交通流量和光线变化,使装置能够针对各种状况做出不同的反应:当装置下方人流增加时,巨大的花朵会在半空中徐徐绽开,为行经的路人遮阳挡雨;当花下无人时,花瓣则自动闭合,静静地含苞待放;当夜幕降临后,花朵变成了自动点亮的街灯,彻夜照射着曾经一片黑暗的广场。

图10 公共艺术作品《充气式城市教室》外观

图11 充气式城市教室对公众开放

《盛开的花朵》还具有交通信号提示功能。其内置的智能交通定位处理器能够精确计算有轨电车的到站时间,并自动调节自身形态。每当有轨电车即将到站,所有装置上的花瓣就会立刻同时展开,向正在赶车的消费者及时地发出信号。可以说,《盛开的花朵》成功地将艺术、功能性基础设施与公共景观融为一体,为公共艺术如何实现艺术性与功能性的高度统一提供了几近完美的注脚。

三、新媒体艺术对公共性的当代诠释

如何在构建空间意义的过程中彰显艺术作品的公共性,一直是公共艺术的核心问题。如果说传统公共艺术大多是借助公共空间的开放性来诠释公共性,那么公共艺术的新媒体形态则是通过作品本身的开放性以及作品与公众之间的交互性重新诠释了当代意义上的公共性。

图12 公共艺术作品《光之声》

图13 充气袋底端装有扬声器

新媒体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对外敞开的符号性表征系统,它与公众之间的互动不仅是双向性的,而且是动态性的。这种开放性与交互性,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公共艺术封闭性的静态结构。其交互性通过开放性得以激活,其开放性又通过交互性得以呈现,二者构成了公共性的两个基本维度。通过高度的开放性与交互性,公共艺术的新媒体形态让公众重新发现了自我,将无数碎片化的个体意识聚合成某种虚拟的精神共同体,使公共空间真正成为情感交流与思想碰撞的现实场域。

在特定的公共空间里,公众的介入和参与是新媒体艺术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是因为公众的介入和参与,公共艺术的新媒体形态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公众在互动过程也会产生全新的感受与体验。因此,公众与作品之间的双向互动是新媒体艺术构建空间意义的必然过程,也是其诠释公共性的重要路径。

下面我们结合近年来的若干实例来予以说明。

2012年德国艺术家蒂洛•弗兰克设计的永久性公共装置《艾克》是探讨新媒体公共性的一个范例。这件作品安装在丹麦亚勒鲁普,由119条原木框架沿着一条混凝土路径围成一个3米高、60米长的环形廊道,整体直径达20米。公众步入廊道,不仅可以探索和感知旋转模式的空间形态以及颇有节奏的光影律动,而且能够听到奇妙变幻的混音。这种特殊的音效是由计算机控制的音响系统将公众发出的声音进行过滤混合后,再传送到内置的电动谐振器上制造出来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个装置就是用木材、不锈钢丝、镀锌钢板、铝材、混凝土、麦克风和扩音设备制成巨型乐器,公众游走其中,步移影动,影动音随,产生出妙趣无穷的互动体验。公众在这里既是作品的观赏者,也是公共性意义的创造者。

互动装置作品《桥墩光廊》是台北2015年的一个公共艺术项目,其目的是结合老街文化庆典来改善都市公共空间的品质。作品位于台北士林老街区捷运站桥下,文林路、旧街、神农宫、糕饼市环绕周边。此处是当地人日常的步行通道,也是百年饼艺文化的发源地。《桥墩光廊》由1000根180厘米高的彩色气柱组成,绵延于200米长的桥墩长廊中。当地人徜徉其间,可以与作品进行多种方式的互动:可观可游,还能听到百年老街故事与街区日常声音。通过利用新媒体数字技术,《桥墩光廊》给公众带来多维度的感官体验,增强了公共空间的文化认同感,提升了都市空间的生活品质。

《充气式城市教室》属于2014年纽约城市垃圾箱改造项目,由美国艺术家杰姬卡•拉多尼设计。作品位于纽约曼哈顿区阿姆斯特丹大道第109号街道,远远望去就好像一个落在城市道路旁的大气球。由于这是一个临时性的公共项目,不宜使用钢筋水泥等常规建筑用料,设计师便巧妙地选择了可充气的聚乙烯复合塑料薄膜。这种材料是一种轻薄通透、价廉物美的可降解型塑料,其应用范围较广,在户外用品和航天飞行器中经常使用。教室使用面积大约15平方米,完全对公众开放,可提供纪录片放映、音乐表演等服务,公众可以免费到此学习知识和欣赏艺术。

公共艺术作品《光之声》是由德国艺术家马可•巴罗迪和普拉斯蒂克为2014年德国鲁尔河城市灯光展创作的现场特别项目。这件作品在外观上似乎只是相貌平平的充气建筑,其实却是不同凡响的巨型互动装置。建筑顶部的光眼借助高清数码相机将天光分为六种色相,并把不同振幅的光波输入到建筑内的六个透明的发光柱。这些光柱分别代表主要颜色模式(红、绿、蓝)和次要颜色模式(橙、紫、黄),各自有独特的频率和属性,不仅能产生出奇特的视觉效果,而且能将具有不同色相、饱和度的光线转换为不同的音频信号。安装在悬挂充气袋底端的一连串的低音扬声器则将音频信号播放出来,使光线既可视,又可听。在颜色、形状、声音、振动的相互叠加中,整个建筑变成了一个巨型的声光交融的体验馆,而身处其中的公众则体验到了视听联动的奇妙幻境。

作为交互性与开放性的媒介,公共艺术的新媒体形态构建了当代城市文化的对话界面,具有引导环境感知与情感效应的作用。公共空间中的多元化主体由此获得新的体验,并生发出情感与思想的交流,共同创造着公共艺术的当代意义。

(责任编辑:吕少卿)

J022

A

1008-9675(2017)01-0176-05

2016-12-23

张炯炯(1967-),男,安徽五河人,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

2016年度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SK2016A0822)。

猜你喜欢

公共性雕塑公众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巨型雕塑
间隙、公共性与能主之人:楠园小记
公众号3月热榜
我的破烂雕塑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写实雕塑
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性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