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进行23 G玻璃体切割术的患者实施全程精准护理的效果探讨

2017-03-14阮耐笑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3期
关键词:正性玻璃体医嘱

阮耐笑

(江门新会爱尔新希望眼科医院,广东 江门 529100)

23 G玻璃体切割手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眼部疾病的常用术式。此手术的优点是:1)不需要对术眼的巩膜进行缝合;2)手术的切口较小;3)进行手术的时间较短;4)患者在手术后发生的炎症反应较轻微;5)患者在手术后恢复的速度较快[1]。进行23 G玻璃体切割手术的操作非常复杂,难度较高,因此需要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2]。为了探讨对进行23 G玻璃体切割术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的效果,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江门新会爱尔新希望眼科医院进行23 G玻璃体切割手术的54例眼部疾病患者。这些患者均为单眼发病。在这些患者中,有女性患者24例,男性患者30例;其年龄为41~76岁,平均年龄为(58.34±1.64)岁;其中,有单纯玻璃体积血患者9例,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继发玻璃体积血患者28例,有孔源性视网膜脱落患者10例,有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7例。

1.2 护理方法

在围手术期,对这54例患者均进行全程精准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

1.2.1 术前护理 1)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接待患者,为其介绍病区的环境和主管医生的情况,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病情,安排其进行手术前的各项常规检查。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评估其身体对进行局部麻醉手术的承受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护理人员应严密监测患者血压水平的变化情况。患者的血压水平若较高,应遵医嘱对其进行降压治疗。护理人员为患者讲解进行23 G玻璃体切割手术的具体步骤,帮助其了解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进行23 G玻璃体切割手术的必要性,从而提高其对治疗的配合度。2)在进行手术前,护理人员使用妥布霉素和生理盐水调配成结膜囊冲洗液。遵医嘱为患者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进行滴眼。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的用法是:每次滴1滴,每隔5~10min滴1次,共滴3次。用生理盐水和聚维酮碘调配成术眼冲洗消毒液。准备好曲安奈德注射液(在术中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在术后使用)等药物。将手术室的湿度控制为50%~60%,将手术室的温度控制为20℃~22℃。准备玻璃体切割仪和显微镜,并将上述仪器和设备放在手术床旁。将氮气发生器的阀门打开,完成手术仪器、设备的连接与检查工作。

1.2.2 术中护理 护理人员使用结膜囊冲洗液对患者的术眼进行冲洗。帮助患者取平卧位。固定好患者的头部,将其上肢固定在身体的两侧。对于年龄较大、合并有多种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护理人员为其建立静脉通道,连接好心电监护仪,戴上血压袖带,以便术中对其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在进行手术时,护理人员为手术医生传递手术器械,并注意安抚患者的情绪。根据手术的进展适当地调整玻璃体切割机的工作参数,及时更换灌注液、调整光源。

1.2.3 术后护理 1)手术后,护理人员仔细观察患者术眼的情况,了解其切口是否出现渗血,其切口处的敷料是否干燥、清洁。患者的切口若出现渗血、渗液的情况,护理人员应及时为其更换敷料。在术后早期,患者的术眼会出现轻微的疼痛感,其术眼的眼睑可出现肿胀、瘙痒的症状。当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护理人员应告知其出现这些症状都属于正常现象,这些症状在短时间之内即可自行消退。患者的上述症状若长时间没有消退,护理人员应通知主管医生进行处理。护理人员重点监测患者眼压水平的变化情况。眼压过低会导致患者术眼的脉络膜发生脱落。患者的眼压若较低,护理人员应及时通知主治医生进行处理。了解患者是否出现眼痛、眼胀、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患者若出现上述症状,护理人员应及时遵医嘱对其进行对症治疗。2)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为其选择合适的体位。由于患者术眼的玻璃体腔内填充了硅油或气体,护理人员应按医嘱告知其取俯卧位进行休息。这是由于取俯卧位可以促使硅油及气泡对裂孔造成顶压感,从而帮助患者术眼的视网膜复位。长时间取俯卧位极易导致患者的情绪烦躁,护理人员应为其讲解取俯卧位进行休息的必要性,同时在其骨突部位的下面垫上软垫,以增加患者的舒适感。3)护理人员遵医嘱对患者进行穴位按摩,从而缓解其手术后的不适感。具体的方法是:(1)以百会穴作为中心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按摩。先从患者头部的左侧后方逐渐按到其头部的右侧,再向前按摩其头前部,向后推按其头后部。在此期间,对患者的太阳穴、百会穴及风池穴进行按摩,按摩的力度应轻柔。(2)先从患者颈部正中处的风府穴开始按摩,逐渐按摩至其胸椎的陶道穴,再从天柱穴逐渐向下按摩到风门穴,然后从双侧的风池穴逐渐按摩到肩井穴前端的肩骼穴。(3)以腰背部的背俞穴作为中心进行按摩,逐渐向两侧的膀胱经进行按摩。每次按摩10min,按摩的力度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宜。4)进行23 G玻璃体切割手术的患者由于担心手术的效果易出现烦躁、抑郁的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的出现易降低其对治疗的配合度,进而影响其进行手术的效果。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对其进行正性暗示。在对患者进行正性暗示前,眼科的医护人员组成正性暗示干预小组。在对患者进行正性暗示时,故意让患者听到医护人员可对其治疗效果的肯定,以消除其顾虑,使其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此外,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查房的过程中,可通过轻握其双手或轻拍其肩部等方式让患者感受到来自于医护人员的关心,为其传递正能量。5)在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告知其在一段时间之内要尽量少用眼,要严格遵医嘱服药,坚持在规定的时间内每周返院复查一次[3]。并告知患者当其术眼出现发痒、疼痛的症状时,不能用手揉眼。告知其在术后的3~6个月内不能进行剧烈的运动或重体力劳动,以免使其术眼的视网膜发生脱落。

2 结果

这5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进行手术的时间为28~39min,其进行手术的平均时间为(31.34±1.54)min。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这些患者均无任何不适反应。在进行手术后,有2例患者术眼的眼压降低,经加压、包扎处理后,这2例患者术眼的眼压恢复正常。有1例患者术眼的眼压升高,经降眼压处理后,该例患者术眼的眼压恢复正常。其余51例患者在手术后未出现眼压异常的并发症。

3 讨论

23 G玻璃体切割手术是一种精细、复杂的眼科手术。在对眼部疾病患者进行23 G玻璃体切割手术期间,护理人员要做好精准的护理配合工作。这对保证本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4]。在本次研究中,江门新会爱尔新希望眼科医院在对54例眼部疾病患者进行23 G玻璃体切割术期间,对其实施了全程精准护理。在进行手术前,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做好术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手术时,护理人员密切配合手术医生的操作。在进行手术后,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精准护理。在此期间,护理人员遵医嘱对患者进行穴位按摩和正性暗示。对患者进行穴位按摩,可有效地缓解其因长时间取俯卧位造成的不适感。对患者进行正性暗示,可提高其对治疗的配合度,对手术治疗良好的预后有促进的作用。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对进行23 G玻璃体切割术的患者实施全程精准护理的效果理想。

[1]栾彦梅,刘艺红,王运红.玻璃体切割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与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6):240-241.

[2]胡爱梅,刘维峰.23 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学,2014,15(9):103-104.

[3]黄沁园,周俊.23 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的治疗和护理[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4,42(4):425-427.

[4]金勤,郑伟军,刘欣,等.外伤性眼内炎的临床治疗与围手术期护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7):4185-4187.

猜你喜欢

正性玻璃体医嘱
自我管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正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高频超声在玻璃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国学教育理念带给临床护理实习生的正性导向作用的研究
来自乙肝病友的困惑:我那么遵医嘱用药,怎么还得肝癌?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正性情绪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应用研究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高校辅导员正性道德情感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