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历史学习素养角度认识孔子的“礼”“仁”思想

2017-03-14田野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儒家孔子内涵

田野

从我国古代历史来看,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一生自學不辍,周游列国,见多识广,博闻强记,最后成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思想核心即为“礼”“仁”。孔子认为“仁”为政治、道德中最高理想,而“仁”是通过“礼”体现出来。孔子认为,“仁”就是反思推行礼乐实践的结果,“礼”不但是个体表现于外在的道德范畴,还是协调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的礼仪形式。因此,从历史学习素养角度认识孔子的“礼”“仁”思想具有重要价值。

一、“礼”“仁”思想的基本内涵及价值取向

1. “礼”“仁”思想的基本内涵。

事实上,“礼”“仁”思想就是孔子提出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孔子把人际关系划分成君臣、父子、兄弟及朋友几个方面,处理人际关系时采用了仁、义、忠、恕、孝、信、智等多种概念,其中“礼”“仁”即为其纲要。

所谓“礼”即为对人际关系行为的规范,属于一种礼仪对等级秩序、社会生活准则的规范,同时也是一种礼制、制度,属于政治生活中国家制度对社会秩序的规范,是一种宗法等级制度。正如郭沫若所说,在一个时代中通过礼来规范社会各种生活,所规范的东西应该是每个人理应遵守的。在这种规范下,不放纵自己而侵犯他人,并且宁愿牺牲个人增强他人的幸福,这样才能够确保社会安宁。就是这种牺牲个人提高他人幸福的精神,即为处理人际关系的精神,也就是“仁”。“仁”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仁德,在《论语·为政》中就表明:“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句子中的礼是仁德的实际表现。孔子认为缺失了仁德,礼也就不能够称之为礼。从这些分析来看,“礼”“仁”应该属于表里关系,其中仁为礼的指导与本质。

而“仁”不仅属于一种道德意识,还是人际关系中的精神指导。最初含义即为亲子间的血缘关系,即爱亲。到了后来“仁”的对象范围逐渐扩大,即除开自己以外的所有人,可以是王公贵族、卿士大夫、庶人,也可以是奴隶。虽然孔子出身贵族后代,“仁爱”是一种有等级的爱。

2. “礼”“仁”思想的价值取向。

所谓价值取向,就是当人在处理、面对各种矛盾、冲突及关系时所处的基本立场,一般情况下表现为对美好事情追求的态度、价值取向。而价值观则是人们评判事物的标准。儒家属于伦理价值观,就是以处理宗族等级秩序为主,所以“礼”“仁”思想就体现为判断宗法人伦所选择的主要价值观。在“仁”内涵中涉及的“亲亲”及“爱人”,对应了一种概念的强调,更上一个层次即为社会价值观。“仁”比较重视个人品质修养,也就是君子,和君子相对应的因素为个人价值观。“仁”把社会、家庭及个人有机联系。“礼”的内涵涉及了“礼仪”“礼义”及“礼制”,这些都是用来维护家族等级和社会等级的工具,而本质上就是为实现和谐的人际交往。

二、“礼”“仁”思想对人们的影响

儒家的“礼”“仁”思想是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一部分,深深烙到人们的思想中,对我国经济、政治以及社会均有影响。总体而言,“礼”“仁”思想对人们意识造成的影响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加强社会公德意识。

公德包含助人为乐、文明礼貌、保护环境以及遵纪守法等各种内容,是社会生活中各个成员必须要遵守的基本标准。自古以来“礼”“仁”思想就是社会准则及道德规范。注重经过教化培养人们的恻隐之心及羞耻之心,提高人们应具备的道德境界。在培养人们的公德意识时,可以从“礼”“仁”思想中去探寻思想资源。

2.提高爱国主义意识。

近代批判儒家强调忠君爱国,成为封建皇权工具。推究其本,由于先秦时国家的产生与君主密不可分,儒家出于天下为公,爱国,稳定国家秩序的理想求助于君主,强调尊君,其实本质是爱国,假如取出仁家“礼”“仁”中的忠君个人依附,强调对国家整体利益的重视,对当代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应有重要意义。

3.加强履行义务意识。

在“礼”“仁”思想影响下,我国人们具有极强义务意识。因“礼”“仁”思想强调人们要无条件遵从统治者,这种思想对人们具有深远影响。虽说人们具有极强义务意识,但是在各种权利、金钱诱惑下发生了质变,比如“注水肉”“毒奶粉”“毒大米”等各种现象。因此通过“礼”“仁”思想唤醒人们的义务意识,是现阶段迫切所需。

猜你喜欢

儒家孔子内涵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挖掘习题的内涵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