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2017-03-14张彩玲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干栏题目核心

张彩玲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核心素养的解读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国情国策教育等方面,根据国家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要求,要充分地挖掘地理教育的内容,而地理课程也不只是传授地理知识,而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重视能力培养,特别是创新意识的培养,包括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观念及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高中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地理课程的教育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课程标准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与课程的发展融为一体,更是学生和老师在学习生活中的指挥棒。

一、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

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素养培养存在较多问题:将教材内容机械化、大量超标扩展知识内容、对一些自然地理内容无谓加深、对一些人文地理内容僵化处理、缺乏对逻辑思维的培养、答题模板限制学生的独立思考、只关注对教材内容的考查、设问无针对性等。

而新课程标准倡导评价的基本途径是:提供新材料、新情境甚至新知识,让学生能够联系、迁移旧知,对应分析或推理、判斷,关注技能、方法、行为等能力要求,最后落实到课标的具体要求;而高考命题注重能力的立意,真实的情景,小切点、大纵深的串联式的设问方式,而作答方面特别重视具有逻辑思维能力的表达。

二、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

笔者提出的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主要从上课、选题等环节入手,贯穿整个地理课堂教学的始末。

1.创设真实有趣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尝试用地理思维解释或分析生活现象。

比如在讲必修1的相关内容时,知识点是零散的,缺乏温度的,但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们拿西红柿鸡蛋汤来作为引子,将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不断地提醒学生思考问题,最终分析解决问题,也是不错的做法。如观察鸡蛋的结构,思考地球的结构;喝汤时,观察热气的运动方向,引出热力环流相关内容;观察小吃碟上出现的小水珠,引出下雨形成的条件;喝汤太热了,让它凉凉吧,观察汤的运动,引导出海水的运动;味道淡了,要加盐,当然要搅拌均匀啊,这像哪种天气系统啊?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上或国际上的热点问题,带着地理的眼光去思考和分析。

如近几年比较热的“一带一路”问题,可以让学生思考:(1)“一带一路”是指哪里?(2)沿途通过哪些地形区?主要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怎样?(3)经过西北地区可能会面临哪些生态环境问题?让学生自己找材料解决问题。

3.改变传统重视知识的教学设问,采用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促使生成性课堂教学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传统地理素养评价以大量的地理知识为依托,关注对“学过的”内容的再现和运用能力。这种思路导致老师以“掌握多少”来评价学生的地理素养,而学生以“学过多少”来衡量自己的地理素养。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地理素养的提高。根据现在高考题的命题方向,老师在讲课时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要体现人地关系,体现人地协调。比如在讲干栏式建筑时,传统的地理教学重点是:(1)干栏式建筑具有哪些特点?(2)干栏式建筑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而根据要提高学生地理素养的理念来看,设计的问题可改为:(1)干栏式建筑具有哪些特点?(2)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些地区具有怎样的环境特点?(3)为什么要采取下层架空的建筑形式?(4)你在其他地区见过类似干栏式的建筑形式吗?通过解决以上题目,学生不但掌握了干栏式建筑的特点,而且学会如何去分析它为什么要这样建筑。通过平时训练,让学生能够养成思考的习惯。

4.对区域地理知识进行构建重组,引导学生用地理环境整体性思维去思考问题。

现在全国高考卷的区域地理出题原则一般都是聚焦某区域中的一个探究主题,然后通过具有思维链的题目进行考查。针对此情况,老师在上课时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比如对区域地理进行复习时,老师不能再采用以往“地理八股”的形式进行授课,而是可以有针对性地将地理问题落实到每一个典型的区域。比如:西北干旱地区重点掌握存在的生态环境及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青藏高原地区重点掌握垂直地带性的分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场的退化和治理;黑、吉、辽、蒙农牧交错带重点掌握大兴安岭两侧的气候、自然带的差异,分析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存在的生态问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如讲西北内陆地区时:出示了图示区域,让学生根据经纬度位置,确定是西北内陆地区,推测当地的气候条件,根据水系分布推导当地的地形特征,进一步分析出当地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农业发展可能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5.高三复习练习试题选择以地理核心素养为指导,练习中渗透地理核心素养。

高三考试很多,试题能起到导向性的作用。鉴于现在高考命题的改变,老师在选题时一定要符合现在高考的方向,比如现在的高考综合题,其情境通常是在区域常态中挖掘特有的或特殊的地理事物,以此制造认知“冲突”。问题的设置是围绕某一主题展开,层层推进,设置链式追问,还适时地从集中思维向最后的开放性试题延伸,并且题目的提问要体现人文情怀,树立正能量。

在高三练习的选题中要选择这种有主题、有联系、层层递进的题目进行考查,并且平时给学生练习的题目,尽可能地选择高考题或者符合现在高考命题方向的一些题目。

猜你喜欢

干栏题目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干栏悟境”:青山游廊建筑及景观设计
论干栏式建筑及其墙体形式★
德昂族传统干栏民居研究
论毛南族干栏民居建筑形态及其生态特点
追根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