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思考

2017-03-12

关键词:融资金融企业

苑 梅

(辽东学院 经济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1)

【经济管理研究】

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思考

苑 梅

(辽东学院 经济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1)

依靠自身力量实现技术上的更大突破,促进区域及创新主体能够在创新中获得更大的利益是区域自主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自主创新可以形成相对的竞争优势以及广泛的产业关联,并且也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获得根本性转变和提高水平的有效方式。本文通过对我国金融供给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及问题分析,从积极推进金融创新、鼓励探索金融支持与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等方面,提出通过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对策。

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自主创新

引言

自主创新成为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资本则是自主创新供给侧的关键要素[1]。金融市场作为资本供给方的核心力量,其发展对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如何从金融供给侧的角度实现资本深化对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推动?如何从要素供给的角度促进资本要素对创新要素的推动?本文认为通过加快推动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方法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中国经济减速下的供给侧效率不高或供给结构扭曲,另一层是经济体结构调整依赖的行政体制结构改革。前者讲的是经济结构扭曲和资源配置扭曲的经济结构,后者讲的是结构性改革的体制结构。为了实现结构优化,改变经济增速下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金融改革迫在眉睫。虽然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已经取得预期效果,但在金融市场监管体系和利率的传导机制方面仍需要其他方面的改革配套才能消除当前过高的杠杆率,促进人们把资金投放到自主创新以及实体经济中去。

根据中国经济改革实施技术援助项目“以自主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的研究报告[2]显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是中国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其协调发展以及升级都需要有技术进步作为动力机制。从经济学的理论分析看,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主要依靠这几个途径。一是通过提高生产要素品质来提升自身竞争力。从生产函数来看,自主创新的技术内生增长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技术进步意味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不断提高,通过技术进步带来规模经济,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量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同时,从生产体系来看,通过提高生产要素品质,提升产品和企业竞争力,以及产业升级等,进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二是通过产学研结合推进技术内生增长。单纯的技术模仿较难形成创新驱动经济,自主创新才是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企业是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主体,其技术进步能够引起整个宏观经济的增长。技术进步可以对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产生影响,必然导致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进而导致产业分工加深、新兴产业兴起以及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发展,影响到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因此,必须更加重视通过科技研发、自主创新,通过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三是通过集约型发展提高科技投入。集约型发展方式在规模、数量、产值、速度和投入等方面,非常重视质量和效益,这种高质高效的增长特征极大地依赖于现有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而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主要依托技术进步、能源投入节约、劳动者素质和管理水平提高,其结果有利于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程度。

一、我国金融供给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分析

2007年,国家统计局对2004-2006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活动进行专项调查,其结果显示,企业自主创新的资金来源渠道中,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仅为3.7%[3]。另据《中国统计年鉴2015年》显示,我国2014年R&D经费支出中,政府资金为1 581亿元,企业资金62.9亿元,分别占全部资金支出的96.17%和3.83%。此外,根据数据显示,2008年科研和开发机构的科技经费筹资额为1 396.9亿元*科研和开发机构来源于企业和金融机构贷款的科技经费筹集额指标自2009年起废止。,其中,来源于企业的科技经费筹资额和金融机构贷款的科技经费筹资额分别为41.60亿元和4.7亿元,即占全部经费筹资额的2.98%和0.34%,这意味着企业自主创新的经费来源多数来自于政府的科技经费支持。但经济全球化、经济改革以及其他因素作用下,R&D经费支出中企业自主筹资逐渐代替了政府财政资金,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由于利益关系构建的内生关系正逐渐形成并完善。目前来看,金融机构支持自主创新存在以下问题尚待解决。

(一)自主创新项目的融资渠道较为单一

从融资渠道看,企业融资包括债务性融资和权益性融资。债务性融资主要来自于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和应付票据以及应付账款等,权益性融资主要来自于公开上市发行股票融资、企业债券融资等。从银行金融机构来看,大部分商业银行仍倾向于知名度和信誉度高的大企业,而对于具有自主创新这种前期投资较大且收益期较长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则会出现信贷配给现象。从股票融资市场来看,我国的主板市场主要针对大型成熟企业融资,创业板市场主要针对高成长的新兴创新公司特别是高科技公司筹资并进行资本运作,那些在短期内无法在主板市场上市的创新型企业、中小企业以及高科技企业则可以通过创业板市场进行融资,但是创业板市场的上市仍有诸多条件限制,如发行人是依法设立并持续经营三年以上、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一期末净资产不少于2 000万元且不存在未弥补亏损等,这些条件对于自主创新企业来讲仍存在一定困难。此外,新三板市场的挂牌企业在证券业协会备案后,可以通过定向增资实现企业的融资需求,但其同样对自主创新企业的存续期限以及盈利能力有规定。综上,自主创新项目的融资仍停留在争取银行贷款为主的单一渠道上。

自主创新项目的融资渠道单一由来已久,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权益性融资的股票市场下行压力较大,呈持续低迷状态,导致投资者尤其是风险厌恶者进入股票市场的愿望下降,其结果是企业失去了大量的直接融资渠道;二是企业债券市场萎缩,作为增长最快的廉价融资来源之一的企业债券市场,在经济新常态的大环境下,已经逐渐显现出信用风险和违约频率高的常态化上升,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去杠杆风险短期内和长期内将直接导致企业债券市场的萎缩;三是金融市场的违规操作,部分上市企业的审批程序不完善、法律法规控制不严格等造成资本市场的健康运作受阻,我国证券市场对于中小企业上市发展的要求实行了放宽的上市股本要求,较低的违法成本导致“老鼠仓”、内幕交易频发,难以保障企业经济效益和投资者权益。

(二)自主创新项目的融资成本较高

供给侧结构改革中的“降成本”政策指的是企业融资成本的降低。宏观经济走势低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银行信用结构性紧缩、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弱化等因素[4]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根据数据显示,大约85%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型企业能以基准利率或基准利率上浮5—10%获得银行贷款,大约不足20%的中小微企业中的“大”型企业能以贷款基准上浮5—10%获得贷款,小微企业则以上浮30%以上甚至在没有可变现抵押物和担保情况下甚至以上浮到200%才可获得贷款。根据上述信息可知,自主创新项目本身固有的属性导致其不仅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较大,而且其融资成本较高。同时,自主创新项目本身需要企业能够提供相应担保,但是企业除了通过担保公司进行担保外,并没有其他办法,加上支付给担保公司的担保费、资产评估费、抵押登记费等,又进一步提高了自主创新企业的融资成本。

就融资成本较高来看,其原因也较多:一是银行设定的准入门槛较高。在考虑借贷时,一些银行总行会考虑到地方财政的一般预算收入,如果没有达到总行的要求就不会发生借贷行为,同时,银行还会考虑环评、安评、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的资料准备,还会考虑是否具有土地、不动产、股票、股权等抵押物,上述这些条件对于自主创新项目而言较难达到,即便在银行资金充裕情况下,自主创新企业也较难获得银行贷款;二是金融机构资金来源成本上升,受利率市场化、金融监管以及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银行业内外部竞争加剧,商业银行实施了一系列业务创新举措,如表外业务和信托等理财产品业务,以银行理财产品为例,到2015年底,其平均收益率达到4.39%,接近贷款基准利率,加之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较高(成本收入比≤45%,资本利润率≥11%),以及各银行总行对地方分支机构的业绩考核与风险管控,资金内部转移价格被提高,最终导致企业融资成本提高。

(三)自主创新项目的融资环境有待优化

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效益亟待建立和营造一个崇尚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融资环境。中小企业是我国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力量,其自主创新项目的融资环境有待优化。从政策角度看,一是企业各类融资服务费较多。2014年、2015年以来央行连续降息降准的宽松货币政策,带来信贷利率和市场利率的持续下降,企业融资利息成本下降了,但是,与企业融资相关的各类服务收费并未出现大幅下降,原因是银行机构利差收窄,收入下滑,各类服务收费项目增多。二是企业上市的发行费率上升。资本市场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的各类服务收费等实行中介服务收费的市场调节机制,在政府没有适当干预情况下导致中小板企业的平均上市成本中的平均发行费率上升到10.88%和13.156%,平均发行上市费率明显高于大型企业。三是企业资金周转期限较长。此处以浙江省为例。在“十二五”期间,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年均增长11.3%,增幅高出主营业务收入4.9个百分点,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同2011年相比,由13%增加到16.6%,这种大幅增长导致企业现金收入大幅下降,造成企业短期流动资金需求压力。四是民间借贷市场混乱,小微企业的民间借贷虽快捷灵活,但成本普遍较高,例如,浙江省民间借贷2013、2014和2015年民间借贷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21.45%、19.4%和17.46%,明显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3.5—4倍。

融资环境不佳的原因也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三期叠加”导致的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在本轮经济下行期间[5],银行业对民营企业的抽贷、压贷现象较多,使本就较难获得银行贷款的民营企业投资发展雪上加霜,作为自主创新项目的民营企业,在缺少土地为主的抵押品下,更难获得贷款;二是自主创新企业引导方式问题较多,我国经济发展动力正在从传统资源和要素驱动转向未来创新和价值驱动,自主创新企业对发展方式和新的政府管理、支持方式等需求较强。因此,我国必须构建良好的创新环境、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以及制定各项政策等。

二、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对策

(一)积极推进金融创新以拓宽金融供给渠道

1.推进金融工具创新

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呈现明显的L型趋势,基于供给侧改革的政策框架,金融业供给结构的改革在服务于实体经济时,更多地是满足融资者对融资公平、融资多元化选择的需求。一方面,积极支持金融工具创新,我国金融结构比较传统,没有化解风险的能力,在现阶段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引导下,各地区科技部门可以联合金融部门积极推进支持自主创新的金融工具创新,如可以对重大科技专项资金实行证券化、发行可转换债券、实行票据贴现等低风险业务,这种融资方式既可以减低银行风险增加收益,又可以弥补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的资金缺口,实现自主创新和金融目标。另一方面,探索建立科技产业发展银行[6],通过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科技型企业设立专业化的科技发展银行,在银行具备足够的风险识别能力基础上,试行多种担保形式,开展税款返还担保、股票股权抵押、保单抵押、债券抵押、应收货款抵押、其他权益抵押等多种贷款形式。

2.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

针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结构失衡和“金融抑制”,金融产品多样化可以作为构建对各类需求“无缝覆盖”的现代金融体系的一个改革要点。积极发展证券、保险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允许券商、保险公司进行创新业务投资,给予自主创新型企业在国内主板和中小板市场的上市支持。首先是进行制度更新,加快自主创新型企业上市进程,缩短公开上市辅导期,对核准程序进行简化,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股份转让工作,逐步允许具备条件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未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进入代办系统进行股份转让,鼓励有条件地区的地方政府以财政扶持方式发展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其次,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通过政府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强化科技金融政策,加强创新项目与资本对接,培育创业风险投资人才队伍,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完善创业风险投资服务体系,拓宽创业风险投资退出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自主创新型企业发行公司债券。再次,探索产权交易、股权交易,加强同各证券中介机构联系,巩固与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天津股权交易所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发挥交易所优势,加强与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新的合作,对新三板、天交所上市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探索产权交易与股权交易等有效方式,扩大直接融资的途径和措施。

(二)鼓励探索金融支持以降低金融供给成本

1.发挥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作用

一方面,结合自主创新具有的自身发展特点,依托不同金融政策如政策性金融政策、商业银行政策、创业风险投资政策、资本市场政策、保险政策和外汇政策等共同促进本地区的自主创新发展。同时,积极运用国家政策性银行如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以及中国农业银行等对自主创新的支持政策,以政府性资金的贴息、担保等带动金融资金进入自主创新产业。另一方面,设立以政府为主导的自主创新风险基金,依托创新基金统一向银行申请贷款,将资金提供给自主创新单位,并且积极推动自主创新与集成科技资源对接。此外,还可以通过贷款贴息等解决风险与收益不对称问题,银行贷款利息上浮部分由财政资金补贴,利息基本部分由企业自行承担。

2.建立企业信用担保制度

一方面,建立政策性担保机构和财政出资的担保机构,通过为自主创新型企业的融资提供担保服务以增强其融资能力,最终实现经济转型与结构优化。同时,也可以建立由财政出资的担保机构,利用财政资金来源稳定与依托政府优势等特点,进行市场博弈后可将财政直接投入转变为向金融机构提供担保以激励金融放贷。另一方面,设立贷款担保制度,可以借鉴国外浮动担保制度,浮动担保包括项目账户质押、项目文件权益质押并转让、保险权益质押并转让和兜底担保,但是我国的《担保法》和《商业银行法》尚未规定项目账户、项目文件权益、保险权益可以作为担保的财产,也未规定兜底担保的形式,这对于国内贷款银行来说实行浮动担保尚无法律依据,但其优点不容忽视,如果我国设立浮动担保法律制度,贷款人必然会增强其放款信心并且大大降低借款人融资难度。

3.降低金融业有关自主创新企业的税收

从金融供给侧角度看,降低金融业有关自主创新企业的税收是减轻金融业负担进而减轻自主创新企业负担的有效途径之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一是增加贷款利息增值税税额进项抵扣,根据银行不同业务适用不同抵扣规定,作为银行利润主要来源的贷款业务,其贷款利息支出不可进项抵扣,但是,银行使用有关自主创新企业的贷款利息在进行支出时,应适当增加增值税税额进项抵扣。二是针对自主创新企业的所得税优惠,为体现国家的政策导向,对于将资金贷给自主创新型企业的银行,在所得税征收时,利息收入作企业所得税免征处理。三是减免交易印花税,对买卖自主创新企业发行的有价证券的印花税实行减免征收,其目的为降低自主创新企业发行有价证券的交易成本,增强自主创新企业发行有价证券的市场流动性。

(三)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以优化金融供给环境

1.建立自主可控的金融基础设施

金融基础设施是指金融运行的硬件设施和制度安排,主要包括支付体系、法律环境、公司治理、会计准则、信用环境、反洗钱以及由金融监管、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职能、投资者保护制度组成的金融安全网等。一是要建立健康的社会信用环境,依托信用体系和评级体系建立发达的征信市场和多元化的评级机构,降低银行判断风险的难度,打造政府、企业和金融系统相互衔接的诚信体系。二是搭建稳健的支付清算系统,在金融科技浪潮兴起和互联网发展背景下,在原有支付清算基础上,结合当前移动互联网支付特点,及时更新、稳定支付清算体系。三是建立金融云服务平台,以应用为导向,建立面向各类金融机构的国家金融云服务平台,加强对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支撑基于互联网的各类金融创新,降低金融服务成本。

2.构建金融市场现行监管框架

在构建现代金融体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指引下,构建激励相容的体制机制,支持和鼓励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创新,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一是完善宏观监管的顶层设计,在宏观层面上,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货币政策体系和金融监管框架,消除监管空白和监管套利,对可能引发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因素及时纳入宏观审慎管理的框架。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参与设立民营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加大对自主创新的中小企业的监管力度。二是加强金融法律体系建设,我国已制定多部有关金融业的法律法规,但部分法律仍缺位,一些监管以部门形式出现,不能作为司法解决金融争端的依据,因此,进一步弥补法律空白、完善现有法律内容,尤其是针对开展自主创新企业的金融法律法规应随着内外部环境变化而不断调整。三是强化市场行为监督,在金融市场交易过程中,自主创新企业最容易因信息不透明、市场操作等原因而难以获得有效贷款,因此需要强化市场行为监督和建立金融立法与监管体系,更加有针对性和倾向性对自主创新企业给予保护安排。

[1]何安妮,唐文琳.以金融体制改革推动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J].经济纵横,2016(4):97-99.

[2]课题组.以自主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J].改革内参,2016(9):39-42.

[3]秦军.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1(1):81.

[4]中国财科院.东部三省企业融资成本调查[J].改革内参,2016(3):21.

[5]罗松山.重庆、山东民间投资下滑问题调查[J].改革内参,2016(36):29-32.

[6]张安忠.改善金融支持自主创新机制的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22):133.

(责任编辑:游媛媛)

How to Promote Enterpris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by Financial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YUAN Mei

(School of Economics, Eastern Liaoning University, Dandong 118001, China)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reg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for a region or an innovative subject to benefit more from technical breakthrough relying on its own strength. Through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 enterprise can establish its relative competitive edge and more extensive industrial relationship. It is also an effective way to fundamentally transform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 In this study,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promotion of enterpris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chieved by financial supply is analyzed. Furthermore, some measures to promote enterpris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by advancing financial innovation, encouraging to exploring financial support and perfecting financial market system are proposed.

financial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independent innovation

10.14168/j.issn.1672-8572.2017.02.07

2017-02-25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1JZD050);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JG16DB160)

苑梅(1976—),女,辽宁丹东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财政理论与政策、国民经济学、高等教育等。

F114.4

A

1672-8572(2017)02-0042-05

猜你喜欢

融资金融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融资
融资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7月重要融资事件
5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