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

2017-03-11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36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数学知识创设

张 影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六十九中学,黑龙江大庆 163311)

初中数学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因为,初中数学正是使学生由具体的形象性思维向逻辑抽象性思维转变的一个过程,而初中数学具有的抽象性、逻辑性与应用性都是对这个阶段学生的身心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所以,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就要以问题创设来带动学生学习思考,积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进行思维训练的参与热情,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学生真正的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无穷乐趣和魅力,并且进一步的达到一种掌握数学知识、启发思维训练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和状态。所谓情境,在词海中的具体含义是人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下所进行的某种特定的行为而产生的一些具体的条件和因素。那么,数学中的问题情境的定义就应该是指学生在数学的学习环境下所进行的数学学习而专门设定的一些具体条件。当然,还有人这样认为,数学情境就是一生中以树立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原则的价值观念,而提出的一些数据材料与背景信息,具体是所进行的数学活动的特定环境和具体条件因素。

那么,所谓的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的定义具体讲是什么呢?根据以上的阐述,我们也可以对定义做这样一种归纳:学生在数学有关的问题学习当中,教师预设一些问题和难点,用这样一种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当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难题,只有进一步的激发他们去解决问题的动力和想法,克服一切阻力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从而自主的排除各种困难和障碍,从而获得心理和实践中的成功。所以,创设数学上的问题的情境,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提高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最终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和方法,提高数学运用的综合能力素质。

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是一种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学习的过程。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能极大的提升学生在数学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应用,而且能让学生在一种生动的情感环境下进行数学学习活动,使原本比较枯燥、单调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情,最终使苦学化为趣学,使被动变为主动。所以,这就要求我们从事数学教育的一线教育工作者们对数学的情境式问题的创设要积极进行思考,因为初中数学的教学实践已经表明,良好的数学情境问题可以有效地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快速提高,使学生能够尽快的掌握学习上的技能和本领,促进学习数理思维的进一步形成和发展,从而达到数学学习研究的最终目的和目标。

1 初中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1 创设数学教学问题情境的思路

创设的数学问题情境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这是需要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导向深入的一个过程。把提问的有关过程逐步转向阶梯式发展,使一个比较难的问题由于区分层次等原因变为若干个简单的问题和步骤,使学生们由易入难的进行学习和研究。这种使问题由浅入深的引入方式,能让学生们对数学有关的抽象性很强的问题而不感到茫然,而是欣然接受这种数学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方式。

1.2 数学教学问题情境的直观效果

众所周知,数学教学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学科,但是如果要把数学问题情境引入数学教学体系之中,那么,问题情境的本身是一个具体事物,可以使学生有很直观的一种感受,各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知识是完全不同的理解,而且这种直观的感受可以在学生的意识当中,形成一种对于事物情感的记忆。所以,这种直观的问题情境非常适用于初中学生对抽象性数学思维概念的转化理解,也非常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愉悦学生的思想情趣,使学生易于集中注意力和吸引力。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方面增强信心和决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也有较好的作用。比如说,在讲数学基础的概念性问题时,引用一些数学教学模型或创设一引起教学情境,都能够使学生更直观的理解抽象的数学问题,对模型和图片等教具产生形象的思维,会使学生对数学问题理解的更全面、更深入,也能多方位、多角度和多种形式的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更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再比如:在学习空间方向时,可以引入一些影片的特定镜头,从不同角度对影片的画面进行采录,使学生能够更直观的感受到三维空间的形象感,更深入的体会空间创造力的重要性,采取这种情境又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力,使学生对此种数学问题有了更深入和更全面的理解和把握。

1.3 数学教学问题情境的丰富内涵

数学在世界范围和领域内都是一项重要的学习研究学科,纵观人类的历史发展,从来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的发展和积累,可以说,数学的历史源远流长。所以,初中数学知识和历史学知识是紧密相连的。那么,要学生很好的去学习研究数学知识,就离不开对数学历史发展进程的了解,了解了数学发展历史进程也会使学生很好的数学文化交流的魅力所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修养和品质内涵。例如:我们在了解和学习一些数学公式概念时,会发现它的发现者都要一段数学研究的历史,比如说:勾股定律就是我国历史上古代数学的精典知识,而此公式的古典知识的情境学习,既能拓展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能使学生更全面的把握该公式的内涵实质。同时,还能更好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研究热情,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2 创设数学教学问题情境的意义

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教学的问题情境与学生在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事物相结合进行,也只有这样才能创设出适宜而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具体和主动的探求数学知识,真正掌握这门学科的学习方法和理念,提高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问题情境的创设其实就是学生对于数学理论知识学习的一个重要而又有效的手段。但是,在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方面,教师要客观的总结和归纳所必要的条件。如提供学习资料、研究解决数学问题的实际方法和动手操作能力等,这种有意识的设定学习目标的,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去主动的探究数学问题,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研究兴趣。

3 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的策略

3.1 故事引入

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探索新知识。因为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有时反映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时反映了知识点的本质,用这样的故事来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其数学的审美能力。

3.2 实验观察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的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识的交汇,使学生处于一种心灵感知的状态,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提供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的条件,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的猜想与验证中得到促进和发展。

3.3 疑问性提问

创设的数学问题情境能使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对问题的质疑和思考,促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新知识领域和状态的最佳心理认知。数学问题情境,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它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生活、更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基本数学知识的技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1]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赵国忠.透视名师课堂管理——名师课堂管理的66个经典细节[J].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03).

[3]杨慧,张维忠.呼唤“求真”的数学教学情境[J].中小学数学,2014(17).

[4]张奠宙,赵小平.当心“去数学化” [J].数学教学,2015(06).

[5]金妹奇.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景的创设策略和方法[J].中学考研,2015(02).

[6]龙启锦.关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思考[J].教育与出版,2014(16)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数学知识创设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