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完善措施研究

2017-03-11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36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育人思政

任 琳

(西安体育学院,陕西西安 710068)

前言

在高校育人教育中,思想政治教学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从全局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与意识,能促使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针对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的内涵,在学术界存在着很多不同的看法,高校思政教育属于育人模式中的关键环节,能够促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始终站在正确的位置上,确保高校育人工作的有效性与时效性。

1 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概述

1.1 内涵

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属于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这类教学方式实现了思政课堂教学改革,强化了理论与实践两者之间的结合。将思政教育融入日常高校教学中,必须要实现理论与实践两者之间的有效结合。这也使得我国教育体系实现了创新,依据思政教学改革需求,可以促使高校思政教育中校内外实训与理论课程两者之间的有效结合,采取以实训为主、社会实践为辅的教学方式,全面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实现显性与隐性教育两者间的有效结合,确保育人教育工作的有效性。通过实践证明,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能够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促使高校输送的人才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建设。

1.2 意义

1.2.1 在高校思政教学的大改革背景下,必须要构建完善的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不断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整合各项教学资源。同时还需要全方位的将高校、社会两者间的育人功能凸显出来,不断扩展高校思政教育空间,确保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的持续性,促使教育目标的多元化,切实丰富高校思政教育内容。

1.2.2 我国高校在开展思政教学活动时,需要确保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实现各项教学资源的整合,杜绝教学资源浪费的现象存在,同时还需要构建完善的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增加实践与理论教学两者之间的高效融合,提升高校思政教育质量,更好的满足高校思政教育目的。

2 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构建

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主要是实现学校、社会、自我三者之间的融合,构建一体化、全新的育人模式。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主要是在“大思政”的角度上,将教学活动设置为不同的模块,并借助具体的运作手段,实现教学目标的三回归,构建一体三面的实践教学育人模式。

一体三面实践教学模式,能够从三板块中将教学划分为思政理论教学、校内实训教学、校外实践教学三部分,促使三方面的有机融合。不管是在校内实训还是校外实训,思政理论教学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属于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先导部分,能够促使学生从学校迈入社会,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实践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实现教师、学校、学生三者间的相互协调与有效互动,促使课内、课外构建一体化的整体,将教学环境的优势凸显出来,采取多种模式的教学方式,构建良好的互动氛围。

3 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完善措施

3.1 转变教学方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只有不断激发学生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兴趣,才能够促使学生更好的学习高校思政知识。基于高校思政教育中“中理论、轻实践”的教学问题,必须要及时转变避免,以此影响学生对高校思政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在进行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构建与完善中,必须要采取基于各类问题的基础上,不断改进高校思政教育方式,全面提升思政教育质量。同时还需要融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比如:探究式教学、有效提问、微课教学等,不断提升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效果。

例如:针对大学生高消费、盲目消费的情况,教师应该从审视父母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去体验父母的不易。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强化这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比如,可以经常开展“我为父母做的事”、“我眼中的父母”等主题班会。可以播放一些歌颂父爱的电影,比如:《当幸福来敲门》、《父子》、《失孤》等电影,促使学生在电影的氛围中回忆起父亲的好与不易,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自身,是否满足了父母的期望,是否为父母减轻了负担等,只有教师与学生搭建良好的情感桥梁,才能够更好的开展思政教育,以此促使学生健康发展。

3.2 重视学生发展

在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的完善中,必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全面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促使教学理念与思政教育两者之间的高效融合,确保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的完善,全面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的构建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精神需求、情感需求、思想需求,不但提升学生的精神层次,更好的满足学生的价值需求,以此确保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的针对性与科学性。

3.3 明确教学内容

完善高校思政教育内容,以此确保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的完善性,切实提升思政教育在高校教学工作中的影响。首先,需要明确高校思政教育内容,在理论教育中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通过开展合理引导,结合学生的理想,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发展空间。同时,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明确在高校育人教育中高校思政教育发挥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完善的教学计划,以此促进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的完善。

3.4 丰富教学内容

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是基于“大思政”基础上构建,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能够避免传统思政教育中是各类问题,激发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兴趣。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内的“三贴近”能够确保高校思政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校内、校外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为学生构建体验式的实践氛围,确保实践与理论两者间的高效融合,充分发挥出学校的环境优势、不断扩展高校思政教育空间与时间,构建开放性、包容性的思政教育内容,确保高校育人效果的整合与优化。

3.5 构建教学环境

优质的教育环境,属于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基础条件,能够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高校领导应该明确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性与重要性,不断转变教育观念,进而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模式工作的高效开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我国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中的各类问题,在多元化时代背景下,只有构建完善的高校思政教育内容,整合各项教学资源,转变传统教学中的弊端,才能够实现教学问题与理念的有机结合,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切实解决各类。想要切实发挥高校思政教育作用,就必须要明确高校思政教育内容,以此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1]沈伟.网上网下互动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调育人模式的构建[J].智库时代,2017,20(16):103-104.

[2]郑俊玲.高校大思政育人模式分析——兼论专业教师与思政工作者协同育人问题[J].宏观经济管理,2017,10(S1):157-158.

[3]帕提古丽·艾尔肯.分析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的构建及完善策略[J].经贸实践,2017,18(10):247+252.

[4]曹迎春,刘伟.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的建构[J].改革与开放,2016,22(24):43-44.

[5]林海燕.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10(22):47-48.

[6]田传信.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3(02):106-110.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