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管理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2017-03-10孙蔚雯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监查临床试验研究者

孙蔚雯,龚 岚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上海 200031)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管理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孙蔚雯,龚 岚*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上海 200031)

在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建设中,管理者需思考如何提高质量控制及管理措施,使机构管理工作步入规范的良性循环轨道,有效保证临床试验过程的规范性和质量的可控性,切实保护受试者的安全和权益。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控制;质控体系

2003年9月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CFDA)颁布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Practice , GCP)[1]正式实施,2004 CFDA《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办法》[2]的实施对完善我国临床试验的管理和提高临床试验的质量起到推动作用。如何在临床试验实施过程中,加强对临床试验的组织管理和质量控制,严格规范临床试验的各个环节,以保障受试者权益,提升科研水平和学术地位,是每个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长期目标。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对药物临床试验的严格监管、药品注册和审评政策的改革,在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建设中,管理者需思考如何提高质量控制及管理措施,使机构管理工作步入规范的良性循环轨道。

1 提高临床试验质量的措施

坚持制度落实的原则

随着CFDA对药物临床试验提出的更多细则上的要求,机构的管理文件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因此需要定期检查执行情况并定期更新修订。我院针对项目实施中发现的具体问题及质量检查的反馈内容,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设计规范、管理制度、标准操作规程、应急预案进行修订与增补,以保证文件法规的可操作性,保证临床试验每一环均有据可依。

1.2 加强临床试验技术队伍建设和培训

1.2.1 健全培训体系加强培训效果

我院分批派遣专业人员参加GCP的学习,目前机构办公室和各申报专业约80人获得了国家GCP证书。我们每年组织1次全院的GCP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近一年的工作总结以及GCP法规的更新。我们配备了相应的培训证明和人员培训记录表等, 并由专人对培训情况进行统计和记录。另外我们会邀请药物临床试验的专家以及同行进行经验分享。通过在临床试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案例和问题,使与会者更加直观地从细节中了解了目前CFDA对于临床试验质量控制和数据管理工作提出的更加专业化和规范化的要求。

1.2.2 加强启动会培训

在每个临床试验项目开始之前,对要求对主要研究者、参与试验人员、试验药物管理人员进行项目培训。包括临床试验方案、标准操作规程、原始病历及病例报告表填写、试验药物管理及使用注意事项、预期不良事件及处理方案、严重不良事件的处理、报告和记录、合并及禁忌用药、访视要求等,使研究者团队熟悉掌握方案的具体操作,在临床试验开始之前就对方案中的难点和可能发生的情况有预先的准备和评估,以次确保试验项目高质量的完成。

1.3 试验用药的规范化管理

安全高效的试验用药物管理是保证药物临床试验结果科学可靠的有效措施。每一个临床试验项目应配有药物管理员,由专人负责药物的接收、登记、发放以及回收。药物管理员在接收药物时要确认药物是否在有效期内,药物的名称和批号是否与药检报告一致,药物的剂型、包装和标签等是否与试验方案一致。在确认无误后,药物管理员要填写试验药物登记表,包括登记交接的日期、编号、数量、批号、有效期、储藏条件等。同时确保药物的运货单的保存以备核查。剩余的药物在临床试验结束后需返还申办方,中间过程中药物的去处都应该有详实的记录。试验药物管理是一项繁琐而细致的工作,每个环节都应该严格遵守相关制度及试验方案。

2 完善质控体系,加强过程监管

2.1 研究团队的三级质控体系

由于整个临床试验项目实施过程往往涉及到多方的参与,为了做好项目质量管理,在整个项目的组织架构中,要建立对项目质量管理负责的团队及其相关的工作流程,明确职责。我院机构内部建立三级质量控制体系[3]。一级质控由专业科室的研究者实施,研究者对该病例的全过程负责,把好临床试验质量第一关;二级质控是临床专业科室对项目质量的控制和检查,由研究者指派的科室质控员进行;三级质控是机构办公室对试验项目进行的质量控制,由机构办质控员进行,督促试验研究人员及专业科室质控员开展工作并及时纠正质量偏差。每一级质控人员职责范围明确,按照各自的SOP进行工作,分别受上一级质控人员的监督。通过实行三级质控,层层把关,强化过程管理,及时地发现和解决试验中存在的问题。

2.2 项目的整体稽查

机构对当年进行中的所有试验项目参照CFDA检查的要求进行全面的核查。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对个别试验项目进行不定期的抽查。机构负责督促申办方在试验初期及时安排监查,以便及早发现问题;配合监查员的监查工作,及时听取监查员的汇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在每个临床试验关闭中心以后,由申办方聘请第三方的稽查人员对该项目的所有资料,包括检验科,心电图,专业科室检查项目等相关数据在信息系统内溯源。根据稽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从而保证临床试验数据的可靠性、可溯源性及规范性。

2.3 调动监察员的作用

临床研究协调员(clinical research coordinator,CRC)是临床试验整体协调的重要角色,对于保持研究者与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伦理委员会的沟通顺畅,协调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与申办者的联络往来,保证临床试验符合伦理要求和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CRC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在研究者的指导下,进行非医学性判断的事务性工作,如参与协调临床试验前培训、文件管理、协助研究者进行受试者招募及随访、协助严重不良事件的报告等[4]。机构办公室需要督促监察员进行项目的监察,充分调动监察员的积极性,使监查员与研究者保持跟进与督促。明确监察员的监察频率和监查职责,对质量问题进行整改,核实研究者的答疑,提交监查报告。有效的监察一方面保证了研受试者对临床试验的依从性;另一方面也可了解研究人员对该临床试验方案的熟悉程度、筛选受试者的数量、研究完成的进度、知情同意书签署情况、受试者对研究药物的反应,研究药物是否在有效期内,提前更换过期药品,确保研究者的依从性,达到从外部质控去保证药物临床试验的质量。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建设和管理是医院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我们已经在药物临床试验建设和管理模式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但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随着国家鼓励创新药物临床试验发展的利好政策的出台,机构未来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泛。各机构只有在实践中对临床试验管理进行不断地探索完善、总结经验,逐渐形成有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模式,切实提高新药临床试验水平,才能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提升我国药物临床试验在国际合作中的影响力,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局令第3号).2003.

[2]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办法(试行)[EB /OL].2015.

[3] 洪明晃.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建设的初步探索[J].中国处方药,2010,99(6):10-11.

[4] 邹 冲,蒋 萌,刘 芳,等.浅谈新药临床试验项目的管理[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3,32(11):915-917.

本文编辑:李 豆

R95

B

ISSN.2095-8242.2017.05.979.02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临床科技创新项目,临床管理优化项目 (SHDC2016605)药物临床试验“3+1”质量控制模式的探究

龚 岚,女,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监查临床试验研究者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抗疫中第一个获批临床试验的中药——说说化湿败毒方
制造品质的保障:重要工程监察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简论有效开展核电项目质量保证监查的措施的方法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浅谈质保监查中的若干问题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
如何提高对核电设备供方质保监查的有效性
肿瘤治疗药物Tosedostat的Ⅱ期临床试验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