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临床研究

2017-03-10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泻心汤症候半夏

于 杰

(宁阳县中医院,山东 泰安 271400)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临床研究

于 杰

(宁阳县中医院,山东 泰安 271400)

目的 研究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半夏泻心汤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半夏泻心汤;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症候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性临床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餐后腹胀、早饱、上腹灼热、上腹疼痛等症状,可伴有嗳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1],其发病与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内脏高敏感性、胃酸分泌异常及精神心理等因素有关,临床治疗以改变饮食结构、去除诱因、对症用药等综合治疗为主[2],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进行辩证治疗,疗效肯定。本文将以在我院接受诊治的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对、对象,研究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该病征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中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23~62岁,平均(46.2±9.6)岁,病程6个月~6年,平均(3.2±0.8)年;对照组中男性11例,女性14例,年龄22~60岁,平均(44.6±10.2)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3.5±1.3)年。所有患者中无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等系统严重疾病者,无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均无既往药物或酒精滥用史,无精神疾病患者。两组的一般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1110),每次5 mg,每天3次,于饭前口服。观察组采用半夏泻心汤进行治疗,取半夏、干姜、黄岑、炙甘草各10 g,黄连5 g,党参15 g,大枣4枚,辨证加减:腹胀、嗳气者加枳实、厚朴;抑郁者加郁金、合欢花;便秘者加大黄、郁李仁、火麻仁;腹痛者加玄胡、炒白芍;口干、尿黄、舌苔黄腻者加车前子、通草;胃寒欲呕、舌苔白腻者加附子、吴茱萸、苍术、陈皮;大便稀溏者加山药、白术、茯苓。水煎取汁300 mL,每天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两组患者均以10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出疗效指数=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之差/治疗前症状积分×100%。治疗后患者主症、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为痊愈;患者主症、体征明显改善,疗效指数在70%~95%之间为显效;患者主症、体征有所好转;疗效指数在30%~70%之间为有效;患者主症、体征无改善,疗效指数小于30%为无效[3]。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临床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中医症候积分采用t检验,用(±s)表示,总有效率采用x2检验,用百分率表示。若最后结果显示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分别为(23.43±4.70)分、(23.78±4.76)分,两组差异不明显,t=0.11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分别为(7.54±2.36)分、(11.70±2.79)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4.39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中痊愈19例(76.0%),显效3例(12.0%),有效2例(8.0%),无效1例(4.0%),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24/25);对照组中痊愈3例(12.0%),显效7例(28.0%),有效11例(44.0%),无效4例(16.0%),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0%(21/2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8.03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中医“痞满”、“胃脘痛”、“嗳气”等范畴,主要病机为脾胃升降失常,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可受纳运化水谷精微,升清降浊,斡旋全身气机,如果脾胃受纳运化不及,就会造成水谷精微留滞不行,形成食积、水湿痰饮之邪,侵及中焦,阻滞气机,痞满而生[4]。临床治疗以调理脾胃升降、疏通中焦气机为主。现代医学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与起居生活失调、饮食不畅、精神心理因素等有关,西医治疗以调节胃肠动力、保护胃黏膜、提高免疫力等为主[5]。

半夏泻心汤最早见于《伤寒论》[6],原组方主要用于治疗少阳证因误用下法而造成的脾胃受损生寒、外邪内陷生热的中焦寒热错杂型痞满,本次研究中所采用的组方为半夏、干姜、黄岑、炙甘草、黄连、党参、大枣随症加减,半夏为君药,可和胃降逆止呕;干姜辛温散寒止呕,与半夏合用,可达到标本兼顾、温中散寒止呕的功效;黄岑、黄连可散热开痞,苦寒降泄,与半夏、干姜合用可共奏开结散痞、和胃降逆、除寒热湿互结之邪气的功效,除邪则脾升胃降,运化自如;党参、大枣、炙甘草可健脾补中和胃,甘温调补,有助于气机正常升降;炙甘草也可调和诸药,发挥最大药效[7,8]。诸药合用可复中焦气机之升降,复中土阴阳之平衡,复脾胃体用之功能,消痞满、呕吐。现代药理学研究指出半夏泻心汤可调节胃肠功能,提高胃内Ghrelin水平,促进胃排空,改善胃肠动力。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说明半夏泻心汤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症状;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进一步证明了半夏泻心汤的疗效。综上所述,可知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1] 李艳平.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4):1507-1509.

[2] 刘 斐.雷贝拉唑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5,(22):53-55.

[3] 胡桂良.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12):1103-1104.

[4] 周正清,刘智霖.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5,(37):241.

[5] 秦治国.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寒热错杂型)80例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8(4):117-118.

[6] 罗将军.半夏泻心汤加减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5):33-34.

[7] 孙建丽,郭梅钦.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5例[J].光明中医,2015,(6):1255-1256.

[8] 刘 巍,周晓艳.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3,28(5):1001-1002.

本文编辑:李 豆

R243

B

ISSN.2095-8242.2017.05.929.02

猜你喜欢

泻心汤症候半夏
更正说明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不同温度对半夏倒苗的影响
辨证仍是中医之魂——从小泻心汤止血说起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花开半夏 Let the flower blooming anywhere
慢性胃炎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的临床观察
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治疗胃癌癌前病变30例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咳嗽4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