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2017-03-10马兰芳苟彩霞林春梅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原发性血压护理人员

马兰芳,苟彩霞,林春梅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探析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马兰芳,苟彩霞,林春梅*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目的 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4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住院天数、血压控制率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理中有利于缓解患者病情,进而缩短患者住院天数,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临床护理路径;原发性高血压;护理效果

原发性高血压指的是不明因素所引起的血压升高,原发性高血压很容易导致患者器官衰竭,同时也使引发心脑血管等相关并发症的主要因素[1]。及时进行治疗以及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能够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所带来的危害,避免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2]。临床护理路径的运用范围十分广泛,是提升护理质量的有效方式,本论文主要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该类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4例,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其中采用常规护理的32例作为对照组,本组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范围为40-77岁,平均(53±1.34)岁。另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32例作为试验组,本组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为42-79岁,平均(54±1.93)岁。本次所选研究对象经诊断均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病症诊断标准,研究经我院审核批准,并与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且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对比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分析。

1.2 护理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护理人员都熟练掌握原发性高血压知识,了解相关健康康复护理方式,并且均经过严格的培训以及训练。本研究对照组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给于患者传统健康知识教育,并定期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同时,医护人员告知患者自行检测血压的方式,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告知患者饮食注意事项。而试验组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具体措施如下:

(1)在护理试验第1天,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自己以及相关医务人员,并让患者预留其联系方式,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人机关系。

(2)在护理试验开展的第2~4天,护理人员对患者实行一对一的护理指导方式,向患者讲解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包括其概念、临床表现以及血压的正常范围;同时,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测量血压的主要意义、目的以及具体的治疗措施,使患者在了解个人病情的情况下积极配合护理。

(3)在护理试验开展的第6~8天,护理人员应当首先告知患者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并详细讲解各危险因素的控制方法,同时,医护人员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使其了解原发性高血压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及其并发症预防的方式;其次,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并注意解说改善血脂、血糖、体重的有效手段,同时向患者讲解计算标准体重的正确方法,提醒其关注个人健康;最后,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解说药物引起不良反应时的解决措施,同时,护理人员引导患者正确饮食,并辅助患者饮食后进行有氧运动,通过教育短片的形式进行系统性讲解,并告知患者有任何疑问可进行实时解答。

1.3 评定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住院时间。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压控制情况,其中,半年内血压控制于90~140 mmHg为无效;一年中超过半年血压控制于90~140 mmHg为有效;患者血压能够长期控制于90~140 mmHg为显效。

采用本院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两组患者对于不同护理方式的满意度,总分100分,≥86分为基本满意,65≤满意<86分,<65分不满意;总满意率=基本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数据均用统计软件SPSS 19.0进行汇总并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中例数用(n)表示,组间率用(%)表示;当P<0.05时,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住院时间比较

护理后,试验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3±1.21)d,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为(20±1.42)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血压控制率比较

护理后,试验组患者血压控制显效14例、有效16例、无效3例,血压控制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患者血压控制显效8例、有效19例、无效6例,血压控制有效率为84.38%;试验组患者血压控制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比较

护理后,试验组患者19例基本满意、11例满意、2例不满意,总满意度为93.75%;对照组患者10例基本满意、15例满意、7例不满意,总满意度为78.13%;试验组患者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的主要方法。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不高,加之患者饮食用药不规律等因素,大大增加了患者血压的控制难度,因此,选择有效的护理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达到了医疗护理标准化、统一化的目标,不仅能够避免医务人员重复劳动的情况,有效提高护理服务水平,而且其高质量的服务方式符合我国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要求[4]。本次研究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试验组,其护理后患者住院时间以及血压控制率均显著低对照组,P<0.05;与王月平等[5]研究结果相符;提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进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此外,研究结果还显示了,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达93.75%,与对照组78.13%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张阿勤等[6-7]研究结果相符,提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理中有利于缓解患者病情,进而缩短患者住院天数,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黄 容,张贝贝.电子化临床护理路径在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08(01):10-13.

[2] 陈 曦,孙 菁.清晨血压临床护理路径在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07(15):252-253.

[3] 饶晓翠,邓仁奎.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5,12(25):166-167.

[4] 张锐芝,王静梅.临床护理路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01(10):86-89.

[5] 王月平.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应用后的护理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03(17):32-34.

[6] 张阿勤.系统化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09(17):16-18.

[7] 张宏梅.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12(30):158-159.

本文编辑:李 豆

R473.5

B

ISSN.2095-8242.2017.05.884.02

林春梅(1977年-),山东人,本科,中级,研究方向:全科护理;E-mail:5498009911@qq.com

猜你喜欢

原发性血压护理人员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