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

2017-03-10李延红张文祥王子超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冠脉心绞痛心肌梗死

郝 毅,李延红,张文祥,王子超

(包头市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内蒙 古包头 014030)

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

郝 毅,李延红,张文祥,王子超*

(包头市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内蒙 古包头 014030)

目的 分析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冠脉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冠脉事件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数据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心绞痛等多种冠脉事件发生情况,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冠脉事件;急诊冠脉介入;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机体冠状动脉出现持续性、急性缺氧、缺血而导致的心肌坏死,患者常会并发休克、心律失常等多种并发症状,严重的情况下还会直接威胁到患者生命,因此,本文重点探讨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70例患者,遵循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5例患者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5.9±4.6)岁;观察组35例患者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36~77岁,平均年龄(56.3±5.4)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可将其进行对比(P>0.05)。

1.2 治疗方式

观察组患者给予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口服300 mg氯吡格雷、口服300 mg阿司匹林、静脉注射对应药物。对于低血压患者,静脉滴注多巴胺;对于伴有窦性心动迟缓、下壁梗死的患者,进行起搏电极[1],并行心脏临起搏器植入术。选择患者股动脉、经桡等途径行冠脉造影术,找准罪犯血管,再行急诊PCI。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时,操作人员只需要处理梗死的血管与组织,依据患者的血管情况,将金属裸支架置入,通常以血管直径为选择原则。术后,给患者口服100 mg阿司匹林,一天一次;口服75 mg氯吡格雷,一天一次,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变化情况,给予对应的β受体阻滞剂、ACEI类、他汀类等多种药物[2]。

对照组患者除没有给予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外,其他常规治疗方式与观察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冠脉事件出现情况,包括心绞痛、住院死亡、再次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

1.4 统计学方法

整理临床资料,借助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数据中所含的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数表示,并进行x2值的检验,利用P值判定数据的差异,P小于0.05时,说明数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反之,则不存在统计学的意义。

2 结 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住院死亡、再次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例数分别为1例(2.86%)、0例(0.00%)、0例(0.00%)、2例(5.71%),总冠脉事件发生率为8.57%,对照组分别为10例(28.57%)、3例(8.57%)、3例(8.57%)、5例(14.28%),总冠脉事件发生率为59.99%,明显高于观察组,高51.42%,说明观察组冠脉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当前发病率较高的急症,患者大多伴有休克等症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抢救,会有可能直接威胁到患者生命[3],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作用,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冠脉事件发生率为8.57%,比对照组低51.42%,说明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效果优于常规治疗方式。通过运用急诊冠脉介入治疗,能够快速恢复前向血流,重建患者机体血管[4],进而防止出现心血管等问题,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合理运用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方式,科学降低死亡率。同时,根据相关实践结果可知,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进而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5],有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限。

综上所述,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应用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方式,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心绞痛、心力衰竭等情况,有利于降低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1] 张继红,朱爱红.绿色通道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及护理[J].河北医药,2013,35(5):792-793.

[2] 黄翠娟,李 平,甘剑挺,等.减半剂量应用替罗非班在高龄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17):2833-2835.

[3] 李晓峰,徐 峰,李林等.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5,44(7):632-635.

[4] 阮爱兵,吕爱玲.青年与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临床疗效分析[J].安徽医学,2014,35(5):638-640.

[5] 杨晓仪,张晓坤,付玉梅,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ST段回落与术前血清NT-proBNP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4):1949-1952.

本文编辑:李 豆

R541.4

B

ISSN.2095-8242.2017.05.866.01

王子超

猜你喜欢

冠脉心绞痛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