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山西省直属国有林场财务管理的思考

2017-03-10山西省国有林管理局田富忠

绿色财会 2017年1期
关键词:财会人员林场资金

○山西省国有林管理局 田富忠

强化山西省直属国有林场财务管理的思考

○山西省国有林管理局 田富忠

随着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大发展战略,林业投资也逐年增加。但如何管好用好林业建设资金,对林业实施单位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山西省林业厅直属林场存在的“重业务、轻财务、重花钱、轻管理”等问题,提出了强化财务管理的措施,为扎实推进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有林场 财务管理

山西省林业厅直属9个林业局是山西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山西生态建设的重要阵地。省林业厅直属9个林业局现有国有林场146个,林地面积2248万亩,在职职工5900余人,离退休3650余人。财务管理是单位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为了扎实有效地贯彻落实山西省林业厅提出的“保护为先,发展为重,管理为本,文化为魂”的林场建设总体要求,着力于“管理为本”这一关键,以“慎用钱”为主线、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重点、以项目管理为突破、以规范核算为基础、以强化监督为手段、以队伍建设为保障,确保各林场资金安全有效运行。

一、林场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林业厅直属林场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其经费来源为国家项目投资资金和自营经济收入。国有林场大多执行《国有林场与苗圃会计制度(暂行)》,部分林场其财务管理以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主,同时兼顾企业单位会计制度。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存在组织领导不重视、业务技能不精专、预算管理不全面、会计核算不详细、资金管理不严格、项目管理不扎实,制度建设不健全等诸多问题。

二、提升财务管理的主要措施

林场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是:建立依法理财、依规用财的长效机制,确保资金安全、工程安全、干部安全。

林场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建立3个机制,强化3项管理,突出3项建设,从加强资金和资产管理入手,进一步促进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程序化,全面推进林场财务管理工作再创新高。

(一)建立三个机制

1. 建立预算约束机制,维护预算的严肃性

严格按照省财政厅经费预算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本单位上年度经济运行情况和自身发展规划,按照统一标准和格式,做好年度全面财务收支预算。

⑴从严编制预算。坚持积极稳妥、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不做赤字预算。将财政拨款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工程收入、产业收入统筹考虑,体现科学发展、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的要求。项目资金的预算和管理要结合林业工程项目的特点,综合平衡,合理安排。严格控制成本费用,重点抓好营造林成本、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产业项目成本的管理,从严控制间接费用,努力提高积累水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增加职工收入。

⑵强化预算约束。预算一经编制,必须严格执行,不得人为随意增加或调减预算,特殊情况需要调整须经集体会议研究决定。确保预算与实际收支的紧密衔接,维护其严肃性。年终对预算和实际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对比,对差距较大的要分析原因,逐步实现预算管理的规范化。财政专项资金年末结余应控制在全年预算总额的5%以下。

⑶严格预算审查。上级部门需对各林场在职人员经费、离退休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预算的编制进行审查,并进行横向与纵向对比,以反映职工收入、单位运行成本以及预算贯穿经济活动全过程的效益等情况。

2.建立核算制约机制,确保成本利润的真实性

⑴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规制度设置会计账簿,根据真实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使用相应的会计科目,及时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

⑵规范会计核算。一是完善原始凭证,确保手续齐全、票据规范,保证经济业务的真实性。二是不得虚列收支。严禁利用虚假凭据,套取国家资金,形成“小金库”或人为调整利润。三是规范成本核算。生产成本和营林成本项目要按照费用要素进行明细核算,遵守收入与成本相匹配原则,合理结转年末利润。苗圃生产成本应分年度根据生产特点、成本管理要求确定成本计算方法,按产品类别或按苗龄设置明细账。生产成本和营林成本年终要按照制度规定相应增加资产和资本,不得少转或不转。

⑶实行项目联签制度。项目管理是保障资金安全和工程安全的重点,要求项目申报、实施方案、作业设计、预算编制、合同、验收报告等文本所涉及的业务技术指标均由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财务经济指标由财务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以保障项目工作部署实施和项目资金安排使用的协调一致。

3.建立决算评价机制,客观评估经济运行效益

每年年末,按照决算报表口径和指标要求,根据账簿记录据实填列,保证表从账出,确保报表数据与会计账簿数据衔接一致,勾稽关系正确,项目齐全、说明全面、分析详实。上级部门要对各林场决算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以及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实际直接成本费用率与预算直接成本费用率之比,控制在±5%以内;产业项目货币收入和利润均要比上年增加8%以上。

(二)强化三项管理

1.强化资金管理

⑴健全现金内部控制制度。各项收入和有关款项均应纳入财务部门管理,严禁私设“小金库”,坐收坐支;严禁超限库存现金和违反规定大额使用现金,严禁账实不符、私存私放、白条抵库等现象。有条件的林场要积极推行公务卡制度,从源头和根本上堵住现金使用漏洞。

⑵严格按照规定使用资金。按照国家各项管理办法规定的开支范围使用资金,不得挤占、截留、挪用。

2.强化资产管理

⑴进行固定资产清查。年度内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固定资产实物、台账(含卡片)、财务账要进行相互核对。对于账实、账账不符的要查明原因,及时报批处理。发生的固定资产增减变动,严格履行相关报批程序,规范并完善采购手续,及时、准确登记财务账、台账和卡片。

⑵加强往来款项管理。对往来款项进行详细摸底,进行账龄分析,适当清理呆账死账。当年预付所属单位和职工的备用金,原则上要在当年进行清理结算,不得跨年挂账。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余额要逐年减少。不得有非正常往来(虚列收支挂往来)账款。

3.强化项目管理

项目实施过程中,严禁擅自调整建设地点和改变项目资金用途,因特殊原因需做调整的,应向原审批单位进行申报审批。要强化项目资金申报制度、项目资金使用制度,健全审查审批程序制度、检查验收制度、绩效考评制度。推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规范项目资金的统一管理、使用和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资金安全。

(三)加强三项建设

1.加强队伍建设

(1)从严管理财务人员上岗资格。选择德能兼备的人员,担任财务岗位工作,不得任用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人员从事财务会计工作。

(2)加强基础培训教育。结合工作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对单位负责人、财会人员进行培训,培训要突出考试制度并公布成绩,建立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确保培训质量。一要有针对性,因需施教。对单位领导要重点培训国家工程管理、资金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和规定;对财会人员要按照从业的基本要求,提升其业务执行能力,引导财会人员更新知识、拓展技能。二要突出重点,提高素质。进一步改善财会队伍的人才结构和知识结构,切实提高财会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强制度建设

各林场要结合内部管理,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账务处理程序制度、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财产清查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成本核算制度等,装订成册,保证单位负责人、财务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人手一册,随时学习。同时要强化单位负责人责任制度、会计岗位责任制度、出纳岗位责任制度,将制度贯彻落实为实际财务工作的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管理,杜绝主观随意操作。制度一经建立,重在严格执行,同时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修订、补充和完善,以保证财务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3.加强装备建设

改善财务办公条件,为会计人员配备必要的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及财务软件,提升财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四)高度重视,内外监督

1.加强组织领导

各林场要成立“财务管理活动”小组,高度重视并具体指导各项制度措施和政策要求的落实,切实加强对财务工作的领导和监督,定期对单位“财务管理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自我检验和剖析,对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以保证工作的全面推进。

2.严格检查监督

各林业局要组织内审机构或人员对所属林场的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经济效益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检查其真实性、正确性、合法性并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一是建立局级财会人员包场制度,定期检查制度;二是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每年内部审计单位不得低于30%;三是建立单位负责人任中、离任审计制度。审计、稽查等部门组织人员对林场会计人员任免、财会人员从业资格、预算执行、产业项目实效、资产清查、往来清理、资金管理以及年度存在的其他问题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作为林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责任编辑: 关宏锐

F326.2

猜你喜欢

财会人员林场资金
大数据时代下企业财会人员职业素质提升对策
林场起火了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对提高财会人员能力素质的几点思考
林场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