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部控制评估及其完善方法探析

2017-03-10吉林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刘丽萍

绿色财会 2017年1期
关键词:框架评估体系

○吉林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刘丽萍

○吉林省林业厅财务处 衣晓雨

内部控制评估及其完善方法探析

○吉林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刘丽萍

○吉林省林业厅财务处 衣晓雨

内部控制作为由管理当局为履行管理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规则、政策和程序,与公司治理及公司管理密不可分。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而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评估,则是现代企业实现其经营管理目标的有力保证。

现代企业 内部控制评估

一、企业为什么要开展内部控制评估

1.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然需要

内部控制建设和评估已经成为国际上公认的规避企业风险的有效措施。国际国内一些有影响的事件,如法国第二大银行兴业银行遭遇法国史上最大的金融诈骗案,触发了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金融动荡。国内长江干堤国债项目3680万元工程中有270万元工程项目根本不存在的虚假事件,都引起强烈的反响,引起国家和各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评估的充分重视。国家要求企业建立和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对内部控制制度开展评估和自我评估,今后外部审计机构在审查企业决算,出具审计报告时,也必须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方面开展评估,做出评价。

2.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的现实需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内部控制是维护股东权益,从传统企业向现代化企业迈进的必然要求,是企业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财政部门制定科学的内部控制规范,是我国企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资本纽带关系日趋紧密,经济一体化趋势促使企业对内部控制建设予以高度重视。加强内部控制是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促进发展,加强内部管理的现实需要。

二、内部控制评估及其完善方法

1.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框架

内部控制体系框架应由三部分组成: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和内部控制执行体系。这三部分体系建立的时间顺序为:①建立内部控制的各项制度,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②建立内部控制评估体系。③在企业的各项制度完善,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和评价体系之后,再建立第三部分即内部控制的执行体系。内部控制评估方法属于第二部分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方面的内容。

2.确立内部控制评估的制定依据

内部控制评估依据可以根据四个方面来制定:一是法律法规和规范的要求;二是依据美国COSO框架的内部控制评估理论;三是参照国内大型企业已有的经验和具体做法;四是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业务情况来制定评估方法。

(1)符合法律法规和规范的要求。内部控制评估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要求。

(2)依据COSO框架的内部控制评估理论。目前COSO框架是国际上指导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评估的最权威的理论。我国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也是在起草过程中合理借鉴了以美国COSO报告为代表的国外内部控制框架,并根据我国的国情进行了调整和改进。

(3)借鉴国内大型企业的经验和做法。 可以参照国内已有的一些开展内部控制评估比较早、做得比较好的企业的经验和做法,从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出发制定评估依据,开展评估。以最佳实践为基础,满足企业战略管理和经营管理的需要,提高评估对企业的价值,避免评估仅仅成为一种法规的遵循。

(4)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制定评估依据。企业内部控制评估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包括资产规模,子公司和控股公司的类型,产品类型等。不能采取拿来主义,完全照搬,应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和平时容易出现风险或者漏洞的地方,开展评估。

3.确立内部控制评估的目标

通过对内部控制的评估,企业可以促使各单位及全体员工认真贯彻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的具体要求,确保依法经营,有效防范经营风险,扎实有效地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框架,经济有效地利用企业资源。

4.内部控制评估的具体方法

(1)跟单作业法。采用跟单作业法首先要按照业务需要和业务环节的类别设置分表,然后设计一张汇总表,表中涵盖公司规定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

跟单作业是进行内控体系检查测试的基础。目的是对内控的规范性进行检查,检查流程图、风险控制文档和程序文件等是否完整和准确地反映了业务执行情况,控制实施证据和规章制度是否完善。

(2)关键测试方法

关键控制测试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跟单作业的基础上,采用抽样测试方法和穿行测试法对业务流程的规范性进行检查;二是对业务关键控制点进行检查,即实际业务处理过程是否执行关键制度,是否有效地规避风险。样本从财务资料中选取。

采取的方法:通过询问、观察、分析,确定采取抽样的样本。按照样本的业务流程从业务开始再执行一次,看是否执行了关键控制。在实际操作时,针对不同的重要流程和关键点,测试方法的选择会有所不同。具体标准需在评估工作底稿中说明。

5.形成评估结果报告

评估报告是企业在采用跟单作业法和关键法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估以后测试,将评估结果与已经建立的标准进行对照,并对其进行分析,对内部控制系统应该如何运作以及实际中应如何操作,按照报告的格式和内容出具的评估审计报告。

责任编辑: 姜洪云

F239

猜你喜欢

框架评估体系
框架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关于原点对称的不规则Gabor框架的构造
评估依据
基于Hadoop的DDoS检测框架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EMA完成对尼美舒利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