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胫骨后侧平台骨折创伤应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临床对照研究

2017-03-08余晓武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4期
关键词:关节镜胫骨膝关节

余晓武

(湖北省蕲春县人民医院,湖北 黄冈 435300)

胫骨后侧平台骨折创伤应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临床对照研究

余晓武

(湖北省蕲春县人民医院,湖北 黄冈 435300)

目的 对照胫骨后侧平台骨折创伤应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7月~2017年1月本院接收、治疗的67例胫骨后侧平台骨折创伤患者,根据随机法分成:研究组(34例,选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参照组(33例,选用常规后外侧手术治疗),对2组临床效果展开比对。结果 研究组骨折复位优良率94.12%,比参照组72.73%高,(P<0.05)。研究组膝关节功能评分(29.26±2.68)分,优于参照组(18.65±3.47)分,(P<0.05)。结论 临床选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创伤,效果显著,可在提升临床治疗优良率的基础上,促进关节活动。

胫骨后侧平台骨折创伤;关节镜下手术;临床效果

临床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创伤患者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随着手术方法增多,针对不同患者选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均存在显著差异,为此,此次抽取67例胫骨后侧平台骨折创伤患者作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关节镜下手术、常规后外侧手术治疗,现将研究结果作如下总结。

1 对象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选取67例胫骨后侧平台骨折创伤患者,以随机法分成:研究组34例,男女例数比:20例/14例,47岁~70岁,年龄均值(54±2.05)岁,选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参照组33例,男女例数比:20例/13例,46岁~73岁,年龄均值(55±3.65)岁,选常规后外侧手术治疗。观察2组病例信息,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临床对研究组34例患者选用关节镜手术治疗:(1)进入手术室后,医务人员对患者做硬膜外麻醉处理,替其置入关节镜,以充分了解创伤关节、结构,以准确评判患者半月板、韧带损伤情况;(2)如若患者为合并半月板撕裂伤,需在关节镜下进行部分或是全切术;若患者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则需选择等离子刀做相应的热疗紧缩,而后按照患者具体骨折分型进行针对性的复位[1];(3)待复位满意之后,选取自体骼骨精准地植入患者骨缺损区,选用钢板将其固定;(4)术后医务人员给予患者抗生素抗感染救治,将患肢调高,确保膝关节一直保持在伸直的状态,加压包扎在两日后将其解除,并指导患者做相应的康复训练。患者术后三个月,对其作X线检查,主要了解术后机体骨折愈合状况,针对完全治愈的患者,可告知其恢复负重行走;(5)临床对33例参照组行常规后外侧手术之力啊,术后处理方法和参照组一致。

1.3 疗效评估

术后,临床对2组展开3~6个月追踪随访,同时选用Rasmussen评分准则来评估2组膝关节功能,内容包括:膝伸直缺失度、疼痛、行走能力、关节功能活动度、稳定性等,总分30分,分数越高,表明关节功能恢复越好;选Rasmussen反射学标准评估2组骨折复位满意度,包括踝宽增加、膝内翻、膝外翻、踝塌陷等,总分30分,≥27分,即优;2 0分~2 6分,即良;1 0分~1 9分,即可;6分~9分,即差[2]。

1.4 数据处理

此次选SPSS 20.0型软件作数据处理,文中涉及的膝关节功能恢复其能够看、骨折复位满意度等统计结果,分别选择(±s)、(n/%)表示,若2组以上指标比对结果有差异,(P<0.05)。

2 结 果

2.1 比对2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术后,研究组34例膝关节功能评分(29.26±2.68)分,参照组33例膝关节功能评分(18.65±3.47)分,组间比对差异较显著,(P<0.05)。

2.2 比对2组骨折复位满意度

术后,研究组34例:例21优,11例良,1例可,1例差;参照组33例:15例优,9例良,5例可,4例差,比对可知,研究组骨折复位优良率94.12%,比参照组72.73%高,(P<0.05)。

3 讨 论

作为临床骨科较常见的骨折之一,胫骨后侧平台骨折创伤在临床上的发病率相对低,临床对其治疗时,因解剖位置相对靠后,和血管位置很接近,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则会有一定的难度。若未及时处理胫骨后侧平台骨折,则会伴发膝关节功能损伤、慢性塌陷等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会产生很大影响[3]。

此次临床选创伤关节镜手术治疗,优势较明显,主要表现在所提供的视野较清晰,可仔细观察半月板、交叉韧带,充分了解损伤区,便于术中清除关节积血、碎片;可帮助患者骨折复位,避免出现游离体,加之术后切口小,剥离软组织少;术中不同充分暴露关节腔,便于患者更快恢复。此次选67例胫骨后侧平台骨折创伤患者作研究对象,以关节镜下手术、常规后外侧手术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骨折复位优良率94.12%,比参照组72.73%高,(P<0.05);且2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对,差异明显,(P<0.05)。

综上所述,临床选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创伤患者,临床疗效确切,不仅能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还能提升骨折复位优良率,建议推荐。

[1] 赵 权,李治国,李宝忠,等.创伤关节镜与传统方式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关节功能评分、复位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比较[J].河北医药,2016,38(10):1521-1523.

[2] 邱军荣,陈 超,吴根发,等.膝关节后侧入路治疗累及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研究[J].当代医学,2016,22(34):106-107.

[3] 海 涛,何巧玲.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5,15(10):1231-1232.

本文编辑:吴 卫

R687.3

B

ISSN.2095-8242.2017.24.4564.01

猜你喜欢

关节镜胫骨膝关节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冬天来了,怎样保护膝关节?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关节镜术后电话回访的效果观察